• 1、同学们在进行学习时,收集整理了如下两幅地图。“通商口岸”和“民族工业”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 B、散布在了全国各地 C、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 D、没有涉及北方地区
  • 2、课堂上老师展示了如下战争形势图,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下列对图上所示英法联军两次入侵路线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次入侵均占领了京师 B、两次入侵深入了中国内地 C、两次入侵均在上海停留 D、两次入侵方向均从南向北
  • 3、小敏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历史文化展览时,在一块展板上看到了如下地图,与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符的诗句是(   )

    A、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B、扫除帝制建丰功,革命仍愁阻万重 C、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D、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 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走的是一条特殊的道路⋯⋯洋务派本身是当时封建统治集团中的当权派和实力派,他们首先创办近代企业,提供近代生产方式,事实上大大减少了封建传统势力的阻碍,替后起的民族资本起着开路作用。

    ——摘编自赵寅芬《洋务运动与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

    材料二 1895——1911年,国内共创办了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462家,开办资本共约89693千元。这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多的是以缫丝为主的出口商品加工工业。

    ——摘编自董少辉《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

    1912—1922年中国近代棉纺织业发展

    纱锭数量(枚)

    布机数(台)

    1912年

    509564

    2 616

    1918年

    647 570

    2736

    1921年

    -

    6675

    1922年

    1598074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哪些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12—1922年中国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
  • 5、 下面两幅数据图反映了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的实力。

    (1)、阅读数据图可知,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实际情况是(   )
    A、敌强我弱 B、占领地广 C、处境顺遂 D、发展较快
    (2)、根据数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面临的实际情况,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斗争策略是什么?
  • 6、下图反映了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抗击日军数量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这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D、中国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
  • 7、下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相关术语在中国刊物中出现的次数,1920年开始次数突然增多是由于(   )

    年份

    (年)

    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其他相关术语(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

    1919

    约20次

    约8次

    约15次

    1920

    约150次

    约50次

    约80次

    1921

    约300次

    约120次

    约200次

    A、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D、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 8、如下是小唯同学搜集资料后绘制的近代中国工业产业工人数量占比情况图。据此推断,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B、轻重工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C、发展过程充满艰辛 D、有效抵制了外国经济扩张
  • 9、下表为洋务运动中所取得的部分建设成就。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

    时间

    铁路建成里程

    (公里)

    电报商线线路(里)

    1881年

    99

    3000

    时间

    铁路建成里程

    (公里)

    电报商线线路(里)

    1884年

    8 340

    1886年

    33

    1887年

    5 000

    1888年

    112

    1 800

    A、推动了近代化建设 B、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C、维护了清政府统治 D、加强了边疆地区管辖
  • 10、下图呈现了近代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的赔款金额,这可用来研究(   )

    A、近代经济的发展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自然经济的解体 D、领土主权被破坏
  • 11、小历同学整理了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双方的武器情况。由此可知,清政府战败的原因是(   )

    鸦片战争中英双方武器对比表

    项目

    清军

    英军

    舰船载炮(门)

    2~4门,至多为10余门

    20~40门,多的有74门

    火炮射程(米)

    岸炮射程在2000米以内

    舰载火炮最大射程超过2500米

    步兵武器

    枪的射程大约在160~240米

    枪的射程可达380米

    A、清王朝的腐败无能 B、英军战争准备充分 C、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D、清军将领指挥不当
  • 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电影中的历史”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环节一 搜集影片

    小王同学:在《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林则徐虎门销烟,陈化成英勇抵抗、力竭而亡以及外国商人在南京经商居住等历史场景

    小何同学:在《甲午风云》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左宝贵英勇牺牲、平壤陷落,邓世昌率致远舰官兵冲向敌舰等历史画面

    第一组同学搜集了两部影片,并根据电影名称推测了其中的内容,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2)、环节二观看电影

    上面是同学们罗列的观影片单,请你帮助他们按照时间确定观影顺序,并仿照示例任选一部电影撰写影评。(要求:影评包含电影所展现的时代背景、具体史事、时代精神等。

    【示例】影片:《我的1919》。影评:该影片讲述了1919年初,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就中国问题在巴黎和会上进行外交斡旋的故事,再现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历史史事,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的坚定意志。

    (3)、环节三 观影认识

    请你综合上述活动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电影与历史之间关系的认识。

  • 13、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通过“看电影·学历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创新学习,在观影中整理摘录了如下所示电影台词。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知识是(   )

    ◇划小船,冒炮火,我送亲人过大江!

    ◇解放军没来时,我们没过上好日子,这次非要送大军过江!

    ◇告诉江北的同志,南京城头,我们插上了红旗!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渡江战役 D、平津战役
  • 14、纪录片《中国远征军》中缅甸盟军统帅部决定以曼德勒为依托,集中中英优势兵力与日军决战。英缅联军陷入重围,中国远征军前去救援。800名中国勇士对阵七千名敌人,在曼德勒会战中彰显英雄本色。中国远征军把日本人赶下印度洋⋯⋯该史实可以用来佐证(   )
    A、正面战场始终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 15、同学们观看《血战台儿庄》后整理了如下台词,这体现了(   )

    士兵:长官,现在咱们连命都不要了,还要大洋干嘛?等抗战胜利了,别忘了给我们立块碑就行了。

    孙连仲:本总司令以成仁之决心,誓与台儿庄共存亡。

    A、坚定信念的开创精神 B、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C、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 D、万众一心的拼搏精神
  • 16、电视剧《辛亥革命》第1~25集中,出现的大多数人物头顶清朝发辫,身穿长袍大褂,人们见面、下级见到上级后行跪拜礼,而25集辛亥革命后,路上的行人开始逐渐剪除发辫,身穿西装,人们见面后只需鞠躬或者握手。这说明辛亥革命(   )
    A、维护了封建社会的旧习俗 B、体现了民主科学的新思想 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D、推动了君主立宪思想传播
  • 17、下表为电视剧《走向共和》的部分情节。这些情节取材于(   )

    剧集

    内容概述

    第13集

    《马关条约》的内容传回国内,群情激愤。康有为带着万言书《上今上皇帝书》,来到举子中,要求清廷立即实行变法

    剧集

    内容概述

    第14集

    康有为来到京城,成立强学会,广招弟子,鼓动变法

    第18集

    光绪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林旭等人参与军机,处理朝政

    第21集

    谭嗣同不听梁启超的劝阻,执意以死唤醒世人,慨然入狱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 18、纪录片《血色浪漫》介绍道: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派遣留学生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开办新式学堂 D、筹建新式陆海军
  • 19、电视剧《太平天国》中展现了:太平军千军万马,攻下永安。洪秀全在大校场举行盛大的“封王大典礼”,正式册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典礼时万人空巷,军民欢腾的景象。这一场景可用于了解太平天国(   )
    A、政权组织的初步建立 B、由盛转衰的全部过程 C、为抵抗淮军作出努力 D、全盛时期的军队建制
  • 20、如下是某一历史剧的剧情简介,下列与该历史剧密切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广开言路,举行士子观风势;功用民心,创办民间禁毒局。放眼世界,首译洋文洋法;亡羊补牢,严惩鸦片走私。……托付《海国图志》,谋求富国强兵。

    A、李鸿章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邓世昌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