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陈天华在《猛回头》中痛斥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其写作背景是( )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B、甲午战争惨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 D、武昌起义爆发,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
2、周恩来总理曾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B、鼓舞了人民反侵略的斗志 C、成为中国革命的起点 D、是第一场反侵略斗争
-
3、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谕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
4、梁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戊戌变法( )A、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B、宣告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C、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D、开创了中国民主与科学的先河
-
5、清朝末年某科举考试之前,书商大规模出版“考前冲刺卷”,将大量的西学书目、报刊时文、策论文章编排在一起,帮助学生“考前突击”。与该现象的出现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
6、戊戌变法时期,维新志士在谋求国家变制的过程中不仅提出“国地”“国权”“国民”的理念,还发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的呐喊。这表明当时维新志士( )A、缺乏对西方制度的正确认识 B、秉承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对近代国家概念有一定认识 D、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
7、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政府朝野上下极度震惊,战后一系列接踵而来的狂潮使得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危机之中。“接踵而来的狂潮”是指( )A、列强共同瓜分中国 B、外国军队进驻华北 C、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D、鸦片贸易合法经营
-
8、历史学习中要关注书籍的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与下面书籍目录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9、战争失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激发了民族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潮兴起,推动了戊戌变法等一系列政治变革运动的开展。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0、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知识、技术,在军事和民用工业领域及文化教育、思想变革等方面掀起了近代化浪潮,但由于受当时清政府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侵略等内外忧患的影响、洋务运动在自我保护、自治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限制。该学者( )A、认为洋务运动实现了工业化 B、客观地评价了洋务运动 C、分析了洋务运动发生的必然 D、强调洋务派主张的弊端
-
11、阅读分析下面的历史示意图,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A、近代化早期探索 B、近代追求独立的过程 C、近代边疆危机 D、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
1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很多民间地理学者,涌现出大批边疆史的著作,如曹廷杰的《东北边防辑要》,姚文栋的《云南勘界筹边记》,薛福成的《滇缅划界图说》等等。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政府积极筹备边防 B、地理学研究兴起 C、边疆危机引发关注 D、热衷于学习西方
-
13、下面材料信息表明清政府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是( )
1875年,左宗棠受命督办西北军务;他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式和美式枪炮,还命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仿制和改造了一批先进武器;前敌总指挥刘锦棠执行先阿后俄、缓进急战、剿抚兼施的收复策略,仅一年半就消灭了阿古柏政权。
A、洋务运动获得蓬勃发展 B、军队装备更新与战术得当 C、新疆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D、左宗棠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
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 )A、“中体西用”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三民主义”
-
15、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洋务派购买、试造船炮的根本目的是( )A、引进机器生产 B、发展民用企业 C、建成新式海军 D、保障国家安全
-
16、同学们以“近代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的英雄人物”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1)、探究一 【仁人志士分类】
请你对下表仁人志士进行分类(写序号即可),并说明分类理由。
①
邓世昌
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②
聂士成
在天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
③
秋瑾
在安庆、绍兴起义中被捕遇难
④
林祥谦
组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捕就义
⑤
杨靖宇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⑥
董存瑞
在隆化战斗中,托起炸药包炸毁暗堡,壮烈牺牲
(2)、探究二 【英雄事迹解说】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探究二中任选一位英雄人物,撰写人物介绍词。
(3)、探究三 【人物精神阐述】·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根据探究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革命领袖的精神永放光芒”这一观点。(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7、枣宜会战中,张自忠将军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这体现出张自忠将军 ( )A、为理想而献身的品质 B、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 C、抗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D、刚正不阿的处事原则
-
18、老师让同学们围绕下图所示英雄人物撰写评语,下列最准确的是 ( )A、西安振臂惊寰宇,渭水挥戈震九州 B、长城血战驱倭寇,七七惊变铸忠魂 C、白山黑水铸忠魂,豪情壮志破寒烟 D、淞沪风云战火狂,孤城喋血护家邦
-
19、某一历史人物接受采访谈及1936年的某事件时说:“那时我不想和共产党军队作战”“为什么中国人之间要流血呢?”他说,“我是反对内战的,我对牺牲自己毫不顾虑。”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 )A、谢晋元 B、李宗仁 C、蔡廷错 D、张学良
-
20、下图是李大钊烈士墓碑,碑额刻有一个红五角星。背面碑文评价李大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最忠实、最坚决的信徒,是无产阶级战士最有力、最好的榜样。这样评价李大钊是因为他 ( )A、系统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 B、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C、领导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 D、猛烈抨击封建道德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