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下图,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辉煌 D、两河流域的统一
  • 2、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具有侵略性质 B、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 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3、“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遵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信条。材料反映的是(     )
    A、种姓等级制度 B、教阶等级制度 C、封建庄园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 4、“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远行中国的史实告诉我们应该具有(     )
    A、开放和交流意识 B、爱国意识 C、民主和法治意识 D、革命斗争意识
  • 5、在中国汉代史籍中,日本被称为“倭”。唐朝时其汉名变为“日本”。646年,日本进行了一次改革,效仿中国,那么,这次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 6、下面关于庄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 B、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 C、直领地可供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D、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 7、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荷马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8、被公认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的是(     )
    A、陶片放逐法 B、《十二铜表法》 C、《古兰经》 D、《权利法案》
  • 9、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是在(     )
    A、公元前8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前4世纪
  • 10、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下面哪个王朝统治时期(     )
    A、孔雀王朝 B、笈多王朝 C、后笈多王朝 D、贵霜王朝
  • 11、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灿若群星,他们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史料分析与问题探究。

    【先民智慧】

    材料一 “至于神农,因灭之时,分地之利,制来都,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 黄帝陵(如下图)。

    【民主政治】

    材料三 尧知子开来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开来病;授丹来,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摘自《史记·五帝本纪》

    【杰出首领】

    材料四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

    图一 历山的舜王坪

    图二 芮城的大禹渡

    图三 临汾的尧庙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其关联人物担任联盟首领的时间先后排列。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们的优点。
  • 12、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两枚门齿化石,还有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并且发现大量的炭质和两块烧骨。

    材料二 经过漫长的自然变化,中国境内的古猿从体质上完成了向球人的演进过程。该人与古猿的区别是猿人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日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布中国南北,最具代表性的有元谋人、北京人等。他们过着采集和温措的生活,如道使用火。

    材料三 贵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形或台阶式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器,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四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五 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中的“踪踪”,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踪,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诸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装整纹”。

    (1)、说出材料一描述的远古人类的历史地位。并从材料一中找出远古人类已经会使用火的证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猿人与古猿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两个流域原始居民住房分别是什么样式的?这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优点?
    (4)、阅读材料五,“琮琮”融入了良渚文化哪些方面的信息?人们想要了解更多良渚文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 13、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    )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陶寺都城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 14、 绘制思维导图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比较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处应填的内容是(    )

    A、禅让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5、 在远古传说中,黄帝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这说明(    )
    A、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 C、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 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
  • 16、 小刚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场战役的传说: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         (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 17、 在这个遗址中出土了小件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很有可能是观测天象、确定节气的现象台。此遗址是        (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良渚遗址 D、陶寺都城遗址
  • 18、 良渚遗址考古发现,古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看数量众多的玉琼、玉壁和玉钺等制作精美的玉器,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些考古发现(    )
    A、说明玉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品 B、反映当时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C、印证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D、体现中国古代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 19、 半坡遗址中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由此判断,半坡人已经会简单的(    )
    A、农业生产 B、陶器烧制 C、乐器制作 D、纺织、制衣
  • 20、 考古挖掘发现,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的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粮食的客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这可用于印证半坡居民(    )
    A、已经开始农耕定居 B、种植水稻 C、会建造干栏式建筑 D、制作精美的彩陶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