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 “更多的好处” 是指(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获取清政府大量赔款
-
2、规定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勘分西北界约记》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
3、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赔款
-
4、 1854 年,英、美、法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提出:“准英人随意往内地各处并海滨各城邑”,自由贸易,“往来无碍”,“ 俱不得在内地津关,重行征税”“ 内地完全开放” 等。这些要求旨在( )A、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
5、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谋求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等特权,使其利益 “最大化”,强迫清政府签订(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
6、 2023 年是香港回归祖国 26 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我国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7、“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 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8、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 “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掘,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维护民族利益 ④坚决抗击英国侵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9、每年的 6 月 26 日是 “世界禁毒日”,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国近代史上,被誉为 “中国禁毒第一人” 的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陈化成 D、邓世昌
-
10、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保护鸦片贸易
-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为英国制造业提供一个销量庞大而又迅速扩张的市场中国输出茶叶和生丝,生丝价值在一百万镑以上,没有生丝,我们这一门极重要的、迅速增长着的制造业便将大大地瘫痪了。(因此,备忘录提呈人)以最迫切的心情呈请不列颠政府施展保护(英商的)威力,(我们认为)如果直接和中国最高政府接触,将会比通过广州那批低级官吏之迂回而又腐化的中介更有效得多。
—曼彻斯特商会上首相迈尔本与外交大臣巴麦尊备忘录(1836年)
【材料二】
鸦片战争海战 《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前英国曼彻斯特商会对英国政府的建议及其理由。(2)、点燃材料二中所示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南京条约》中中国割让了什么地方给英国?(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影响。 -
13、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他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1854年2月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激烈的禁烟运动”指哪一事件?这个事件是在谁的主持下完成?(2)、图中“A”区域是什么地方?被哪个国家侵占?(3)、依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上述中英贸易状况是否满意?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英国采取了什么行动?(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
14、一艘船、一座城、一首歌都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一艘船】它是历史的见证者。
图一亚罗号 图二致远舰
【一座城】它是历史的亲历者。
材料:南京,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兴衰,1842年,英国军舰驶入长江,清政府被迫求和,中国的苦难接踵而来。
【一首歌】它是社会状况的缩影。
歌谣一:“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
歌谣二:“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1)、请举例写出图一船只见证的战争中列强犯下的两大罪行。图二船只见证了日本对中国发动的哪一次战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再次对中国发动的战争是?(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842年南京城发生的使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的条款内容是什么?南京既是六朝古都,也见证了近代历史的风风雨雨,列举近代史上发生在南京的两件大事?(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领导人、并指出该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5、2024年,中国农历甲辰龙年。据报道,国家一级文物、圆明园十二兽首的龙首(如图所示),已于2022年12月回归祖国,现已鉴定完毕,为原尊。龙首计划于2023年10月圆明园百年庆典回归原址原位,并将登陆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国宝回家”节目的主角。这一文物是在下列哪次战争中流失的圆明园十二兽首的龙首(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16、某同学绘制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坐标图。下列关于图中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 B、②定都天京,颁布《资政新篇》 C、③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D、④攻破北京,清朝灭亡
-
17、如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序列第一的浮雕。这幅作品描绘了一箱又一箱的烟土被倾倒入销烟池中,在浓烟滚滚的混沌背景下是销烟志士们清晰而坚毅的神情。由此表明( )A、农民阶级要求得到土地的愿望强烈 B、近代中国开启了近代化的探索之路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D、中华民族展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18、历史信息是社会发展变迁的缩影,人们在时空的流变中,感受家国情怀。下表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展览中福州马尾船政局的部分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866年
左宗棠在福州城郊选址建设船政,同年求是堂艺局开始招生,后改称船政学堂,聘请欧洲教习执教,培养出詹天佑、邓世昌等名人志士。
1869—1871年
以船政所造“万年清”号蒸汽动力军舰为基础,编练第一支近代化舰队。
1877年
船政向欧洲派遣首批留学生包括严复、刘步蟾等,学习海军、制造以及矿务、国际法等专业,成为我国近代首个全面实施的留学计划。
1912年
船政制造和教育部门分离。船政制造部门被命名为福州船政局。
1941—1944 年
福州船政局多次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日军两次占领工厂,大肆洗劫破坏。
1949年
马尾解放,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福州接管组接管马尾造船所厂区。
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勤工、商船、高航学校 (原船政艺圃)师生分别并入集美大学航海学院、福建理工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
1958年
成功自行研制两辆履带式拖拉机。
(1)、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表格中1866——1877年福州马尾船政局的创办与发展得益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有什么历史地位?(2)、福州马尾船政局的展览厅拟设立“工业制造”“近代教育”“近代海军建设”三个分展厅,如果你是布展人员,请为展览厅拟定一个合适的会展主题。(3)、如果邀请你作为博物馆讲解员,请你从“工业制造”“近代教育”“近代海军建设”三个分展厅中选择一个分展厅,结合表格中任意两则以上素材,撰写一份讲解词,介绍福州马尾船政局发展的史实和意义。(撰写讲解词时,需结合对应的时代背景,不得照抄原文。 -
19、1900年底,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材料充分体现了( )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清政府捍卫了民族利益 D、列强与清政府关系的友好
-
20、法国媒体曾刊登一个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道士们跟着我们同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记述:“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上述材料陈述的“战争”(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使清朝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