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 下面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某单元的日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
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20|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驱潮⋯⋯⋯⋯⋯⋯⋯⋯⋯⋯⋯⋯⋯⋯-26
第6课 戊戌变法-⋯⋯⋯⋯⋯⋯⋯⋯⋯⋯⋯⋯⋯⋯⋯⋯⋯⋯-30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34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清朝政府对国家机关的改革 D、各阶级反抗西方侵略与探索国家出路 -
2、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小王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小张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小李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小孙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四个人中谁的话不符合现实( )A、小王 B、小张 C、小李 D、小孙
-
3、 下面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首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
随意杀人、无敌放火等事,为数极属不少,亦为增加居民痛苦之原因。
————[德]瓦德西《瓦德西举乱笔记》
美军在天津抢劫的白铁
A、八国联军的侵略暴行 B、人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C、侵略者开始资本输出 D、外国侵略者首次攻陷北京 -
4、 史学家胡绳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至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这里的“现代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C、起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5、 近代中国,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图片所示报刊主要宣传了哪种新思想(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扶清灭洋 D、师夷长技
-
6、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
7、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虽错疑来迟,却是最大赢家,主要因为美国提出了( )A、开埠通商 B、开设工厂 C、门户开放 D、贸易自由
-
8、 “此次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新亚洲霸主产生,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国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因此具有世界意义。”这场战争( )A、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B、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使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思潮 D、使清政府丧失了海关关税自主权
-
9、 右图是某战争形势图,对此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丰岛海战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 B、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山东半岛战役发生能顺大屠杀 D、日本陆海军进攻山东的威海卫
-
10、 以下是1895年前后外资在华设厂以及投资总额的相关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外资在华设厂(家)
投资总额(元)
1895年之前
192
11943万
1895—1913年
1366
10215. 3万
A、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的浪潮 B、太平天国编制《资政新篇》 C、列强取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权利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11、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曾试图武力侵入中国台湾;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藩属国————琉球;光绪十一年(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这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A、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B、清朝开始筹建近代海军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
12、 下图是初二某学生制作的中华民族英雄人物系列名片(部分),你认为该名片空白的部分应该是( )
民族英雄:____
籍贯所在: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
历史码绩:抗法名将,镇南关大捷
名言警句:宁可终身不做官,不可一日不做人
A、曾国藩 B、左宗棠 C、冯子材 D、刘铭传 -
13、 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建省,1907年将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裁撤吉林、黑龙江将军,改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东北三省正式建立。清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行政地位 B、促进社会转型 C、推动经济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
-
14、 19世纪70年代,当清政府向日本赔偿50万两白银后,《泰晤士报》的记者宓吉感叹道:“台湾事件的处理等于向全世界宣告,这里有一个富饶的帝国,它将随时自动地给你支付赔款而绝不进行战斗。”这充分反映了( )A、清军力量非常弱小 B、清政府统治的腐朽 C、清朝经济实力强大 D、清朝外交政策灵活
-
15、 安庆内军械所的“内”的几层含义————内部资金(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内部消耗(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内部力量(技术力量完全来自中国国内,未雇洋匠)。这种对中国人内部力量的运用和肯定,正是“□□”这一口号的最佳注脚。“□□”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自强 B、求富 C、变法 D、民主
-
16、 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提到:“……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道(指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据此可知,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抵御外来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
17、 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图图示理清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
18、 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见证看时代的发展。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商务印书馆馆标
图二 《申报》
告:电影专例《疏舞是做电影明星的终南捷径》平。
表一 中国近代第一批留美学生在美选科情况
类别
备学科人数(共计47人)
人文社会科学
8人 哲学、教育学、教育行政等
自然科学
39人 物理、化学、土木工程等
表二 20世纪30年代部分高校迁移情况
学校
迁出地
迁入地
中央大学
南京
重庆
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
北平
西安
同济大学
上海
昆明
作品:《狂人日记》(1918年)
作者:鲁迅
作者呼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柄露和反思,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无情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微文。
作品:《愚公移山》(1940年)
作者:____
作者呼声:____
(1)、新闻出版业反映时代变迁,简述图一出版机构的地位和图二报刊的作用。(2)、教育事业的发展折射时代风貌。根据表一、表二的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概括近代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开放性文学艺术传递时代呼声,仿照文学作品《狂人日记》知识卡的示例,完成美术作品《愚公移山》知识卡的制作。 -
19、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0月10日,武器起义爆发,革命浪潮汹涌澎湃。1912年3月,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凡未去辩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清末民初,中国两亿男性同胞在很短的几年内全部剪掉了长辫子,将延续268年的清代发式,统一改成世界通行的近代男发。
————摘编自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
材料二
材料三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成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民初之际,剪发辫风潮出现的原因。(2)、材料二两则广告照片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哪些领域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
20、 中国第一部将影视艺术与国粹京剧相结合的电影是 (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