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主要是因为(    )
    A、在这里发现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B、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在这里生活过 C、中国的农耕文明起源于这里 D、黄帝炎帝结盟于这里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欧,任何一块土地一旦封授,土地上的管理权及所有其他的权力包括经济权,司法权、治安权、警察权、铸币权、军事权等全部转移到土地受领人手里……封臣在自己的采邑拥有独立的政治权,每个领主都行使完全的司法和行政权,每个庄园都是一个独立的司法、行政单位,正如恩格斯所言:“领主身兼立法者、裁判官和判决执行人,他成了自己领地上的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统治者。”

    材料二:封建领主通过代理人统治、管理城市,直接干涉城市的工商业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统治与干预,特别是经济上的随意榨取,成为城市难以承受的负担,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侵害了城市工商业者的利益。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因此开始。

    ——摘编自陈稳《“中世纪西欧城市”教学解说》

    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庄园的特点。(写出一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庄园的形成与什么制度的推动有关。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世纪西欧城市争取自治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城市争取自治的两种常用手段。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 3、

    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史实,举三例说明“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

    材料二:

    六七世纪时,日本处在奴隶社会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改革势在必行。

    唐朝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其中就包括日本。那时候,外国人除了和中国人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六七世纪的日本面临的困境,以及它是如何向中国学习摆脱困境的?

    材料三: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类世界不同的文明?

  • 4、罗马帝国时期,东方的丝绸成了新贵们炫耀跟风的奢侈品,他们认为只有足够昂贵的绸缎才配得起他们高贵的身份。皇帝和皇后常常穿着华丽的丝绸长袍,佩戴珠宝饰品,以展示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引导下,罗马帝国(     )
    A、进入黄金时期 B、陷入统治危机 C、爆发斯巴达克起义 D、颁布《十二铜表法》
  • 5、如下图,古代文明成果的共同主题是(     )

    A、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制 B、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辉煌 D、两河流域的统一
  • 6、在亚历山大庞大的远征军队伍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这一现象表明,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     )
    A、具有侵略性质 B、掠夺了东方世界无数财富 C、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 7、“中古时期的欧洲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遵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信条。材料反映的是(     )
    A、种姓等级制度 B、教阶等级制度 C、封建庄园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 8、“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远行中国的史实告诉我们应该具有(     )
    A、开放和交流意识 B、爱国意识 C、民主和法治意识 D、革命斗争意识
  • 9、在中国汉代史籍中,日本被称为“倭”。唐朝时其汉名变为“日本”。646年,日本进行了一次改革,效仿中国,那么,这次改革是(     )
    A、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 10、下面关于庄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 B、自由农民有份地保有权 C、直领地可供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D、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 11、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荷马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 12、被公认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的是(     )
    A、陶片放逐法 B、《十二铜表法》 C、《古兰经》 D、《权利法案》
  • 13、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是在(     )
    A、公元前8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前4世纪
  • 14、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下面哪个王朝统治时期(     )
    A、孔雀王朝 B、笈多王朝 C、后笈多王朝 D、贵霜王朝
  • 15、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灿若群星,他们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史料分析与问题探究。

    【先民智慧】

    材料一 “至于神农,因灭之时,分地之利,制来都,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 黄帝陵(如下图)。

    【民主政治】

    材料三 尧知子开来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开来病;授丹来,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摘自《史记·五帝本纪》

    【杰出首领】

    材料四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

    图一 历山的舜王坪

    图二 芮城的大禹渡

    图三 临汾的尧庙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中华儿女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其关联人物担任联盟首领的时间先后排列。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他们的优点。
  • 1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两枚门齿化石,还有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并且发现大量的炭质和两块烧骨。

    材料二 经过漫长的自然变化,中国境内的古猿从体质上完成了向球人的演进过程。该人与古猿的区别是猿人会制造并使用工具。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日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布中国南北,最具代表性的有元谋人、北京人等。他们过着采集和温措的生活,如道使用火。

    材料三 贵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形或台阶式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器,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四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五 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吉祥物中的“踪踪”,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踪,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诸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装整纹”。

    (1)、说出材料一描述的远古人类的历史地位。并从材料一中找出远古人类已经会使用火的证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猿人与古猿的区别。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两个流域原始居民住房分别是什么样式的?这两种房屋在结构上各有什么优点?
    (4)、阅读材料五,“琮琮”融入了良渚文化哪些方面的信息?人们想要了解更多良渚文化,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 17、 文物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下图所示的文物主要可以用于研究(    )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陶寺都城遗址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

    A、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D、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 18、 绘制思维导图是我们在历史学习中比较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处应填的内容是(    )

    A、禅让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 19、 在远古传说中,黄帝能制作衣裳、制造船只,会炼铜。现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地发掘出距今8000—6000年的蚕茧、丝织品、独木舟和铜刀等。这说明(    )
    A、传说中的内容都是真实的 B、考古是了解历史唯一途径 C、传说中包含一些历史信息 D、考古发现证实了所有传说
  • 20、 小刚同学在网上搜索到一场战役的传说: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对此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这次战役是         (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巨鹿之战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