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全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在朝野上下到处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他们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动员人们“与天争胜”“自强保种”。维新派的这些做法(   )
    A、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B、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带动了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 2、1895年8月 17日,康有为等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宣传西学、强调守旧之弊。并每日刻印千余份,分送给京城官员。由康有为发起的强学会建立后,每10天集会一次,演讲“中国自强之学”的道理,许多开明官吏和知识分子纷纷参加活动。这反映了当时(   )
    A、维新派积极宣传西方思想 B、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发展 D、外国思想不断入侵
  • 3、下面是张謇纪念馆网上展厅的相关物品,这说明张謇   (  )

    A、走发展民族工业的道路 B、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 C、意在推动封建制度变革 D、侧重发展民用工业企业
  • 4、甲午战后,诗人陈玉树《感事悲歌》中“肉投饥虎虎愈骄,一虎得肉群虎城(xiāo,猛虎怒吼)”和黄遵宪《马关纪事》中“瓜分倘乘敝,更益后来忧”的诗句反映了(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担忧 C、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斗志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5、《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后,使中国长江流域对日开放。它不仅把外国侵夺的长江航行权从宜昌延至重庆,而且打破了外轮不得驶人长江主流以外内河的限制,开创了外轮在内港航行的恶例。据此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   )
    A、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 B、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C、为列强的资本输出敞开了大门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6、日本借赔款支付问题,采用各种手段,将中国赔款和赎订费由2.3亿两变成2.8亿两,加上对军事占领区及台、澎地区的抢掠搜刮,从中国勒索掠夺的财富至少在3.3亿两白银以上。上述行为(   )
    A、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导致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D、充分暴露了侵略者残暴本性
  • 7、对下方地图的相关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收复新疆巩固了西北的边防 B、侵略势力伸向中国东南沿海 C、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D、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 8、下图描绘了1885年3月下旬,清军在广西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大败来犯侵略军的场景,该事件发生于(   )

    A、中法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9、“季高(左宗棠)帷幄定西陲,缓进急战羸虎略。毅斋(刘锦棠)疆场摧胡虏,先北后南展龙韬”与这副对联相关的历史事件(   )
    A、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B、促使了近代外交政策的转变 C、保障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安宁 D、谱写了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 10、下表为某同学课后整理的学习笔记。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时间

    事件

    1871年

    俄国侵入新疆

    1874年

    日本借口琉球渔民在台湾被杀,派军侵台

    1881年

    签订中俄《改订条约》,制让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给俄国

    1888年

    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清政府屈辱求和

    A、社会生产停滞 B、民族矛盾激化 C、边疆危机严重 D、救亡意识增强
  • 11、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了如下资料。由此推断洋务运动(   )

    对统治者来说,推行洋务运动是为了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基于洋务运动所产生的新问题,即洋务运动是为维护和强化清政府的统治。

    A、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B、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是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 12、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的主旨是修补旧制度,是要用一块华丽的洋布来补级旧制度的破洞,使旧制度努力呈现出一些耀眼的光华。”从近代化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华丽的洋布”是指(   )
    A、西方先进技术 B、西方政治制度 C、西方思想文化 D、发展对外贸易
  • 13、八年级(1)班同学以“文物承载历史”为主题举办图片展,感悟晚清社会的巨变,请你参与完成。
    (1)、任务一 解读卡片·见证近代开端

    第一组同学制作了如下《南京条约》稿本介绍卡片,请你结合卡片信息,分析“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理由

    相关事件: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五口通商、制让香港岛、协定关税、赔款|2100万银元。

    评价: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任务二 选择文物·简述历史价值

    第二组同学收集整理了如下文物图片,请仿照如下示例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件文物简述其历史价值。

    【示例】选择文物:③。历史价值:为研究太平天国的政治改革提供了重要文献史料,体现了太平天国后期试图摆脱传统农民起义局限、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努力。

    (3)、任务三 品析名单·感悟历史启示

    第三组同学收集了如下拍卖纪要,据此谈谈中国文物被公开拍卖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日期

    拍卖品描述

    1861年7月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件:一批23件,其中包扬“中国皇帝的大国生”

    1862年6月

    来自圆明园的3件块限制品

    1864年7月

    36件标明来自国明园的物品

  •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1月11日,到达全回的全体会众汇集到全回村,洪秀全登上中央的高台,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太平军的活动,引起了清政府的刷杀。在几次打退清军进攻后又攻占了永安徽,大平军在永安进行了休整,整饬军纪,清除内奸。同时,洪为全村主建制,进行政权建设,使太平天国初具立国规模。

    ——摘编自孙玮、张礼恒主编《新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二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清政府马上组织军队反扑,试图封锁国死天京。太平天国为了巩固天京,控制长江中游,开始西征,太平天国孤军北伐遭到覆败,但西征却取得辉煌的胜利。1856年,长江千里,上自武汉,下至镇江,包括江西、安徽大部分地区在内,都归太平天国版图。新克州县,人民争先归附。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鼎盛时期。

    ———摘编自金开诚主编《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三 1856年,太平军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东王杨秀清自恃功高,欲取代洪秀全。洪秀全密召北王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铲除杨秀清。书易辉迅速回京,于9月2日突袭东王府,诛杀杨秀清及两万部众⋯⋯满秀全不满书昌辉暴行,三个月内将其处决。经此内斗,洪秀全对诸王彻底失去信任,太平天国元气大伤。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金田起义的性质和“洪秀全封王建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军北伐西征的影响。
    (3)、与材料三有关的是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太平天国革命的评价。
  •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8年12月27日,道光帝下谕道令全国:“鸦片烟流毒,传染日深,实堪痛恨,屡经降旨⋯⋯一经查拿,定行严办,决不宽贷。“……从1839年6月3——13 日,10日之间,共销烟8320箱又2119豪。其间,禁烟大臣曾发布告示,准令当地文武员舟、远近民人及外国商人教士到场观看销烟。往观者如潮,无不肃然谬畏。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1841年5月29日),盘踞在四方跑台的一股英军窜至三元里抢掠行凶,三元里人民群起反抗,当场打死英军数名,其余仓皇而迫。为防止英军报复,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在村北三元古庙前集合,以庙中黑底白边的三星旗为令旗,对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怒。”

    ————摘自郑天挺、南炳文主编《清史》

    (1)、材料一反映出清朝统治者对鸦片泛滥的态度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的禁烟措施在当时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从这一历史现象中,你能体会到何种精神?
    (3)、根据上述内容,拟定一个学习主题。
  • 16、“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和原则。以下史事论述的观点是(   )

    宝战

    ·1843——1844年间,武冈、东安等地人民走后起义,声势浩大

    ·1856年10月23日,英军开始进攻语江地台,突入内河,李占赠德、龟江及凤凰冈、海珠等处炮台

    A、农民战争沉重打击清朝统治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人民积极反抗外来侵略 D、19世纪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 17、近代史公众号为推送一期文章准备了如下资源包。据此可知,本期推文的主题是(   )

    资源类型

    名称

    书籍

    《李秀成大传》《天国之秋》(天国的陨落)

    论文

    《略论天京事变起因》

    A、太平天国农民愿望 B、太平天国的衰落 C、太平天国宗教信仰 D、太平天国的纲领
  • 18、太平天国统治时期,有些地方佃农还获得了太平天国颁发的田凭,拥有了土地所有权。“常熟、昭文两县原有地主占田70%,太平天国时期降至38%,自耕农比例由15%升至42%。”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C、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D、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 19、 鸦片战争后不久,时任两江总督的者英向皇帝汇报说:“官与民,民与兵役,已同仇敌⋯⋯吏治日坏,民生日困,民皆疾视其长上⋯⋯困苦无告者,因而思乱。”到了1851年,连绵不断的反抗官府的起事,终于汇成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人民革命运动。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
    A、洪秀全的思想动员 B、鸦片战争冲击清廷权威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人口激增导致粮食紧张
  • 20、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列强用武力迫使清政府订立条约,以不平等条约为内核的条约关系得以基本形成,中国被全方位地纳入由西方列强主导的国际秩序中。由此可知,两次鸦片战争(   )
    A、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B、是英国对中国禁烟运动的报复 C、使中国丧失了北方的大片领土 D、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