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在电影《1921》中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同中共一大代表李达谈话中提到了“communist (共产主义的) groups”“Japan and France”,他们所讨论的可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 ( )A、经济基础 B、组织基础 C、阶级基础 D、思想基础
-
2、观看影视后,历史社团制作了如下坐标轴,对Y轴所示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 B、近代化探索的逐渐深入 C、民族危机的逐步加剧 D、建党条件的一步步成熟
-
3、下面两图为电影《开天辟地》及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节选镜头。这说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 )A、帮助工人组织工会 B、重视提高工人待遇 C、积极启发工人觉悟 D、建立早期工人组织
-
4、《革命者》介绍了一位革命先驱从日本留学回国,担任《新青年》编辑部编辑,领导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与陈独秀相约建党,最终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壮阔革命历程。这位革命先驱是 ( )A、严复 B、李大钊 C、邹容 D、陈天华
-
5、材料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湘乡。19岁前往衡阳唐氏宗祠读书。23岁中举人。41岁署吏部左侍郎。42岁组建湘
军。43岁发表《讨粤匪檄》,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茶毒生灵”,动员广大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49岁提出“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可期永远之利”的主张。50岁在安庆设内军械所。53岁攻破天京。56岁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57岁改任直隶总督。61岁病逝于南京。
——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2)、(中考新考法·制作人物年谱)从材料中选取5项信息,运用表格或年代尺制作一份简要的曾国藩年谱。(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曾国藩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00字左右。) -
6、如下是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光绪十二年刘铭传与闽浙总督呈递的《筹议台湾改设行省事宜折》(部分)。据此可知,台湾改设行省有利于 ( )A、改善台湾人民生活 B、增进两岸之间民间联系 C、强化对台湾的管辖 D、推动台湾经济快速发展
-
7、课堂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两幅绘画作品。据此判断,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法战争 D、天京陷落
-
8、下图人物为晚清三杰之一,曾消灭西北阿古柏侵略势力,维护了边疆安定。以下诗句符合他功绩的是 ( )A、洪氏领兵救苍生,太平盛世万众欢 B、左帅挥鞭驱外寇,新疆重振汉家天 C、孤战虎门身尽瘁,独撑阵地手挥戈 D、虎门销烟震乾坤,壮志凌云气盖天
-
9、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如下论据。据此推断他们论述的观点是 ( )
·1867年,美国人马凯基率人在台湾琅峤登陆,高山族人民击毙马凯基,打退美军进犯
·1874年,日本派兵进攻台湾,高山族各地村庄依险抗击,迫使日军退守龟山
1884年,基隆保卫战中,清军把登陆法军打得狼狈逃回海上,毙敌100多人
A、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 B、西方列强深入中国东南沿海 C、台湾社会生产受到冲击 D、中国军民积极反抗外敌侵略 -
10、在腐朽的封建思想桎梏下,洋务派不想触动体制,仅欲汲取西方的某些长技以改善和加强旧建制。因无新政制配合,洋务派也受困于自己的封建思想,如企业衙门化、官侵商股、贪污舞弊、官商勾结等,都使洋务运动难以发展。材料可用于研究洋务运动 ( )A、发展的历程 B、失败的原因 C、爆发的背景 D、开展的目的
-
11、洋务派自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办工矿、修铁路、通邮电、立学校等活动为主的洋务运动,一直在以维护固有的伦常名教为本,采纳西方各国富强之术的纲领下进行。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性质是 ( )A、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农民阶级的起义斗争 C、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
12、淮军自1862年到上海后开始装备洋枪洋炮,雇用洋人担任各营教习,至1865年就由原来的6000余人增至5万余人,其中洋枪三、四万杆,炮队四营。左宗棠所部湘军也在进入浙江后开始装备洋枪,1867年进军西北后,军中的洋枪比例增加到六成。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 )A、增强海防意识 B、发展近代经济 C、组建新式陆军 D、提升武器水平
-
13、下表是同学们搜集整理的洋务派官员创办的学堂情况。这表明洋务派 ( )
类别
代表
课程设置
外语学堂
京师
同文馆
英文,后来增设法文、俄文等
军事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文学、气候学、测绘及枪炮操演等
技术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
仪器规章、国际电报规约、电磁学、水陆电线建设等
A、发展近代翻译事业促进变革 B、推动近代基础教育发展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救亡图存 D、注重提高海军军事实力 -
14、 同学们在探究活动中出示了如下两幅图片。据此推断,洋务运动的目标( )A、自强求富 B、禁绝鸦片 C、有田同耕 D、发展海防
-
15、李鸿章曾说:“处今时势,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若守旧不变,日以削弱,和一国又增一敌矣。”为落实“内须变法”,李鸿章( )A、组建淮军镇压太平天国 B、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C、兴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任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
-
16、材料一 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不少知识分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在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时,也开始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所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分布在( )A、民族工业发展良好的城市 B、有工人基础的大城市 C、中国各大商业繁荣的城市 D、水陆交通便利的地区(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的理解。(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农民运动。 -
17、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也派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阶段
一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
阶段—
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
阶段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运动爆发的背景。(2)、(中考新考法·说明划分依据)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中学生的呼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划分阶段一、阶段二的依据。 -
18、材料一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民国初期的政治混乱,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部分代表人物主要事迹
人物
主要事迹
蔡元培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聘请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
鲁迅
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陈独秀
认定“只有这(德、赛)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李大钊
发表《孔子与宪法》等文,历数尊孔与宪法性质相悖之处,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1)、材料一有助于了解新文化运动的 ( )A、历史使命 B、发展历程 C、主要思想 D、积极影响(2)、材料二能够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D、沉重打击外国侵略势力 -
19、为丰富故事分享会的内容,历史老师给出了如下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完全打倒目前极其腐败的统治而建立一个贤良政府,由地道的中国人来建立起纯洁的政治,那么,实现任何改进就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孙中山《中国的现在和未来——革新党呼吁英国》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并举例说明孙中山为“打倒目前极其腐败的统治”而作出的努力。(2)、(中考新考法·说明内在联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3)、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胜利”和“失败”的具体内涵。 -
20、在推倒袁世凯企图确立的专制权威的同时,他们又以自己为中心,形成“有限权威”,并力图扩展这种权威,形成政治权威。无论是控制北京的段祺瑞、盘踞东北的张作霖或偏处西南的唐继尧等,彼此为争取控制全国的权力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与上述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革命党人英勇奋斗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C、袁世凯的复辟活动 D、大小军阀割据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