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 某小学学生在国学诵读活动中朗诵了《三字经》,下图摘录的是《三字经》的叙史部分,横线处应该填( )
宋齐继,梁陈承。为____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面。字文周,与尚齐
A、南宋 B、吴国 C、北朝 D、南朝 -
2、 东晋建立时,皇帝倚重王氏贵族,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马”指的是( )A、司马炎 B、司马懿 C、司马睿 D、司马迁
-
3、内乱犹如洗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灭亡,经此一乱,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久西晋亡国,随之而来的是近三百年的动乱。这场内乱是指(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八王之乱 D、黄巢起义
-
4、 西晋卖官现象流行,如果前来买官的人穿着华丽,就会被热情引见,而穿着一般的人连达官贵人的门都进不了。这反映西晋( )A、统治腐朽 B、地方割据 C、物价飞涨 D、盛行享乐
-
5、 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这种局部统一和之前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相比,仍是又前进了一步。“又前进了一步”是指( )A、促进三国疆土的继续扩展 B、避免出现军阀混战的状况 C、为以后全国统一奠定基础 D、南北社会经济的同步发展
-
6、 关于下列图片中的战役,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交战双方是曹操和孙权、刘备联军
②为以后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③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④周瑜打败曹操并统一全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7、 《课外古诗词诵读》中选取了曹操的《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除汉朝 D、建立魏国
-
8、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此战( )A、袁绍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 D、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
9、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C、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D、民族交融,古老悠久
-
10、 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这赞美其书法的( )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实用性与思想性 C、商业性与时代性 D、商业性与艺术性
-
11、 钱宝琼主编的《中国数学史》指出,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方法难以详考,如果用多边形道近实现如此高的精度,需要割到24576边形,在筹算的古代,完成如此繁浩的计算量是极为困难的。这体现出古代科学家( )A、以民为本的务实精神 B、勇于挑战权威 C、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 D、注重理论研究
-
12、 从下表所示有关《齐民要术》一书的信息中,可得到的信息是( )
卷数
所述内容
卷一、卷二
农作物耕种,具体粮食、纤维、油料作物的栽培
卷三、卷四
蔬菜、木本植物和果树栽种
卷五、卷六
林木、杂料作物、畜牧、渔业
卷七至卷九
食品酿造、加工、烹调、贮藏和农家手工业
A、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B、其记载的内容广泛而且丰富 C、展示了三国时期的农业成就 D、强调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 -
13、 下表是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墓葬变化对比表,从中可以看出改革的影响是( )
对比
改革前北魏墓
改革后北魏墓
海界牲畜
牛、羊、马的头骨、肢骨
猪、狗、鸡、羊等家畜肉器模型
蓝屏形制
鲜翠族:梯形竖穴土坑基
仿东汉:弧边方形跨室基
壁画装饰
狩猎、宴饮、打场、采桑等场景
儒家“孝悌”“升仙”等内容
A、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 B、促进了封建化 C、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民族隔阂消失总上分点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
14、 小李为某改革设计了思维导图(下图),其改革者是( )
A、汉武帝 B、汉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附文帝 -
15、 下列图片内容共同见证了我国古代( )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北魏帝王出御图)
A、社会变革 B、中外交流 C、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 -
16、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淝水之战的知识卡片,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时间:200年
双方:前泰和东晋
结果:前泰胜利
影响:北方实现统一
A、时间 B、双方 C、结果 D、影响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高、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给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 东晋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最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3)、你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
18、 “统治因面临严重的危机而不巩固:内有持续十几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和大规模的流民起义,外有内迁的少数民族上层掀起的反晋斗争,故统一局面并没维持多久。”此材料反映了西晋朝代的特征是( )A、政权分裂,大权务落 B、休养生息,稳定民心 C、纷争不断,短暂面亡 D、文化交流,民族交融
-
19、 导致下图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是( )
A、桂陵之战 B、巨鹿之战 C、七国之乱 D、八王之乱 -
20、 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素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