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七课英国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民政权的巩固同步练习
-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中国的外交同步练习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步练习题
- 华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工业革命新发展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现代社会生活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同步练习题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中东战争同步练习题
-
1、商周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主要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青铜溶液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铸造而成。这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业 ( )A、工艺水平高超 B、生产规模宏大 C、历史源远流长 D、铸造种类繁多
-
2、从下图的历史文物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青铜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B、青铜器类型和数量有等级要求 C、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完全成熟 D、当时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食器
-
3、1976年,利簋出土于陕西临潼,其上刻着的铭文“珷(武王)征商,唯甲子朝”证实了《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利篮最重要的历史价值是 ( )A、制作者是利 B、出土于陕西临潼 C、是一件祭祀用的青铜器 D、铭文内容证实了武王征商的历史
-
4、请你运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公元纪年法规定:每100年是一个“世纪”,每10年是一个“年代”。示例:西晋的建立可以表述为:西晋建立于公元3世纪60年代。
东汉建立是在公元世纪年代,北魏统一北方是在公元世纪年代。
-
5、汉初,各地诸侯国以各自诸侯王在位的时间纪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创制“元封”年号,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皇帝的年号纪年。这一规定(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废除了汉初分封的诸侯国 C、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D、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
6、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使用了中国古代的两种纪年方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B、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C、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 D、公元纪年法、民国纪年法
-
7、下面表格中皇帝姓氏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 )
朝代
皇帝尊号及名
在位期间年号
公元纪年(年)
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
天安
466
皇兴
467—470
孝文帝元宏
延兴
471—475
承明
476
太和
477—499
A、军事政变,朝代更替 B、改用汉姓,民族交融 C、北方战乱,政权并立 D、江南开发,经济发展 -
8、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是将甲、乙、丙、丁等10个天干,与子、丑、寅、卯等12个地支依序组合,形成甲子、乙丑至癸亥等60个干支,这样60年为一个周期,称为一个“甲子”。已知公元前281年是庚辰年,由此推断,秦朝建立的年份应为( )A、甲辰年 B、庚辰年 C、辛辰年 D、癸辰年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晋时期人口流动情况。(2)、根据材料二,概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
10、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从下图中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西周定都镐京 ②西周确立了分封制 ③周王分封的诸侯国有鲁、齐、宋、燕、晋等 ④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1、观察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观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示的战争发生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期 D、三国时期(2)、研读图片所示战役,你的结论是 ( )A、以少胜多,是项羽灭秦的关键性战役 B、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以少胜多,战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D、以少胜多,苻坚统一中国的努力失败
-
1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构想在世界上从容铺展———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开辟后汉朝与西域的交往
从汉朝输入西域的物品和技术
从西域传入汉朝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绸、漆器等物品
①西城的葡萄、核桃、石榴、宝石、玻璃等
②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
②多种乐器和歌舞等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今天的丝绸之路建设也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写出一位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2)、材料一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作用。(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现实价值。 -
13、据《汉书》载,西域都护统管西域诸国,各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这表明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A、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开辟 B、标志西域纳入汉朝版图 C、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杜绝西域诸国军事冲突
-
14、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很多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高度吻合。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中原与西域地区早已存在联系 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 C、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商朝统治中心处于新疆
-
15、自从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后,西汉在河西走廊“设馆置驿”,为过往使者和商队提供交通工具和食宿,极大地减少了不安全因素。此举( )A、加强了中国和印度的联系 B、有利于保障丝绸之路畅通 C、形成多国对匈奴夹击局面 D、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
16、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下图为“丝绸之路图”,据图可知( )A、丝绸之路连接了亚洲和美洲 B、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 C、丝绸之路途经国家和地区众多 D、丝绸之路最远到达今里海地区
-
1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与班超有关的成语。该成语表达了班超( )A、对东汉政府的失望 B、具有惊人的决断力 C、视匈奴为虎狼之族 D、占领西域的决心
-
18、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材料重在说明西汉政府( )A、鼓励开辟海上交通线 B、与西域各国友好往来 C、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辖 D、能直接与大秦进行贸易
-
19、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它最远可达 ( )A、非洲埃及 B、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C、美洲西海岸 D、索马里半岛南端和大洋洲
-
20、季羡林先生曾说,在世界上延续时间长,没有中断过,真正形成独立体系的文化只有四个———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和从希腊、罗马起开始的西欧文化体系。这四大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其所以能够在这里汇流,则须归功于贯穿全区的丝绸之路。这段话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A、产生背景 B、路线走向 C、开通前提 D、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