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步练习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4)
- 山东省滨州市2017届中考模拟历史试题(3)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四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南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成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体制设计和机制建构的开创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基并初具规模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元统一全国以后,忽必烈为了便于处理中央和地方的事务,提高管理效能,在全国范围内改设管理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10个行中书省。以后历代各省的设置,基本上都是从这一制度中派生出来的。
——摘编自许正文《论我国省制的沿革与发展》
材料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指出秦实现统一后“体制设计和机制建构”在地方上体现为哪一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什么建议?(2)、材料二中“以后历代各省的设置”都源自元朝的什么制度?元朝又是如何对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进行有效管理的?(3)、材料三中的“区域自治”具体指我国哪项基本政治制度?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列举一例清朝时期对这一地区实行有效管辖的史实。(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
2、 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人类创造的科技与文化成就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请跟随历史兴趣小组一起探寻其中的奥秘吧!
【阅读典籍·感悟先贤智慧】
材料一:
图一 帛书《道德经》 图二 《论语》书影
【搜集图文·提炼核心观点】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制作年表·学习精神品质】
材料三:
时间
18世纪30年代—19世纪20年代的发明及应用历程
1733年
凯伊发明飞梭
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1785年
瓦特经过多年努力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25年
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任选其一,写出该作品是哪个学派的经典之作?并指出该学派的创始人及其主要思想。(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主要发明是什么?并结合人物右侧文字及所学提炼一个观点。(3)、从材料三中找出这一时期的哪一发明为机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动力?(4)、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能从这些优秀人物身上汲取哪些精神养料? -
3、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历史信息。(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2)、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的最强大的王国是。(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4、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1)、南北朝时期,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科学家是。(2)、贞观之治的开创者是。(3)、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4)、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学者是。
-
5、 放眼身边,AI司机、AI助教、AI医生悄然出现;推理大模型有问必答;机器人健步如飞。这体现出我们正处于( )A、石器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
6、 西德总理阿德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 )A、国际联盟 B、北约组织 C、华约组织 D、欧洲联盟
-
7、 以下是历史学科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的词条,其中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的是( )
①凡尔登战役②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③诺曼底登陆④日本偷袭珍珠港
A、① B、② C、③ D、④ -
8、 在演绎“近代科学与文化”的课本剧时,有位同学说出了这样的台词:“我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是我的三大成就。”他演绎的角色是( )A、牛顿 B、贝多芬 C、托尔斯泰 D、达尔文
-
9、19世纪6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资本主义的巩固和扩展。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同年,俄国进行了( )A、彼得一世改革 B、农奴制改革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
10、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 B、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法国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世界近代史产生重要影响
-
11、 看到“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宣言》的发表”“萨拉托加大捷”等提示语时,你应该想到(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美国独立战争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纳米比亚独立
-
12、 下图中人物的对话能够体现出( )A、神权至上思潮 B、人文主义思潮 C、理性主义思潮 D、天赋人权思潮
-
1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上,日本曾长期吸收中国文化,它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新经济政策 C、明治维新 D、罗斯福新政
-
14、 他的研究成果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贡献。他遗像背后的巨石上镌刻着:“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是( )A、屠呦呦 B、钱学森 C、袁隆平 D、邓稼先
-
15、1895年以后的近代中国,各种救国方案层出不穷。有人主张变法图强,有人主张革命救国,还有人主张实业救国。其中,主张“实业救国”的人物是( )A、奕䜣 B、严复 C、张謇 D、邹容
-
16、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A、中共一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17、1915年,下列哪位人物在上海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A、蔡元培 B、李大钊 C、毛泽东 D、陈独秀
-
18、1912年发表的《新陈代谢》一文中写道:“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总统成,皇帝灭。”文章中两个“成”所表述的事件是( )A、中华民国成立 B、提出三民主义 C、秋收起义爆发 D、推翻封建制度
-
19、 下列哪一口号或纲领出自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C、“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20、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这副对联讽刺的是清朝实行(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文化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