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人民日报》1954年1月25日文:“中央、华北和北京各机关选民投票的队伍中,充溢着格外热烈的气氛。好多单位的首长们和住地选区的选民们一起参加投票。”这则材料说明A、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体系完备 C、制定宪法是建国初期的首要任务 D、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
-
2、“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被誉为“铁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A、王进喜 B、焦裕䘵 C、雷锋 D、邓稼先
-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技术革新能手王崇伦发明和改进了“万能工具胎”,一年完成三年的劳动定额。这一时期出现了“每一秒钟都为创造社会主义社会而劳动”的口号。材料反映的精神内涵是( )A、乐于助人 B、严守纪律 C、忘我奉献 D、扶贫济困
-
4、“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这场“社会大变动”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减租减息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合作化运动
-
5、美国学者罗伯特·奥古斯德在《有限战争》一书中写道:“当中国变成一个在重要战役中取得打败西方军队胜利的国家时,似乎一夜之间,中国便跃进为世界强国之列。”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使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 B、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包围 C、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
6、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新疆和平解放 B、北京和平解放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海和平解放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七次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一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二: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请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面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2)、材料二反映出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一外交政策有什么影响?(3)、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变化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
8、“大一统”观念源自先秦。“大”指重视、尊重,"一统”是指一体、统一、治理,大一统的含义就是重视和尊重一体、一统的治理制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的疆城)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二: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2)、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3)、元朝时、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什么?(4)、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的统一对各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啊? -
9、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面足无积聚而多贫。是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朱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时,仰东南财赋,面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一一宋代《陆游集》
材料四: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格局什么时候最后最终形成?(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请你为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出两点建议. -
10、我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特色解明。从表现特色看,下列组图体现的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京刷
-
11、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清朝皇帝是( )A、皇太极 B、崇祯帝 C、乾隆帝 D、顺治帝
-
12、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早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反映了( )A、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B、宋朝市民文化的衰落 C、缓和国内民族矛盾 D、提供国家治理参考
-
13、南宋时期,有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
-
14、”宋代甚至不能收复被辽王朝所占的燕云十六州,在1005年还同意向辽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材料反映的是( )A、靖康之耻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
-
15、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最终推动统一大业的完成.他就是( )A、忽必烈 B、铁木真 C、蒙哥 D、元昊
-
16、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她是( )A、武则天 B、李清照 C、白居易 D、李白
-
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诗人林升的的作品《题临安邸》,这首诗歌描述了( )A、南宋偏安江南 B、西夏塞外风光 C、金朝迁都中都 D、北末都城繁华
-
18、照宁五年,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在肥西县,纠正有地而无租税者100家,收取逃漏税款80万。仅上蔡一县,就查出隐田26930余顷,并征税数百万。由此推断,这一措施( )A、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B、削弱了地方豪强势力 C、减轻了人民劳役负担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
19、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五六十年间竟然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由此可知五代时期( )A、经济稳步发展 B、政权更选频繁 C、政局相对稳定 D、疆土日益扩大
-
20、唐朝时期,拔河在官廷和民间都大受追捧,一些妇女也喜好,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 )A、发达的经济水平 B、开放的社会风气 C、多彩的文学艺术 D、频繁的中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