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即将胜利之际,毛泽东诗兴大发,欣然写下
    A、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B、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
  • 2、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是因为南昌起义(     )
    A、打出来“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 3、电影《觉醒年代》有一个镜头,李大钊把陈独秀送出北京,两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     )
    A、思想基础 B、阶级基础 C、组织基础 D、革命基础
  • 4、以下对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同之处的讨论,正确的是(     )
    A、都经过长期准备 B、都均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性质 C、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D、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 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 6、孙中山推荐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提出了一些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措施,它们包括(     )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观点错误的是(     )
    A、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C、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D、戊戌变法的失败告诉我们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 8、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出现了中国人创办的近代企业 C、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 9、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索历程。符合这一历程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 10、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驻中国公使签订了一项正式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
    A、洋务运动的失败 B、东南海防的削弱 C、西南门户被打开 D、抗法战争的胜利
  • 11、1920年,刘半农写下了著名诗篇《教我如何不想她》。在此之前汉字中的“他”本无男女之分,在这首诗中首创了“她”指代女性,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这说明(     )
    A、戊戌变法促进了思想启蒙 B、辛亥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 C、新文化运动提倡个性解放 D、五四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
  • 12、1916年,袁世凯死后,有人为其写了一副挽联:上联“袁世凯千古”,下联“中国人民万岁”。此联没有对齐,按楹联的规则不能成对,画外音是:袁世凯对不齐(谐音“起”)起中国人民。这一讽刺性的挽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袁世凯逼迫清帝下诏退位 B、袁世凯复辟帝制废除共和 C、袁世凯武力镇压二次革命 D、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
  • 13、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世界近百年史上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     )
    A、战死于虎门炮台 B、收复台湾 C、天津保卫战中牺牲 D、收复新疆
  • 14、某历史公众号推出如下研究内容,该公众号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①英军进攻虎门沙角地台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③旅顺大屠杀④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 C、近代化的探索 D、清王朝的衰亡
  • 15、截至2020年12月圆明园流失的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铜像通过不同的方式回归祖国。追根溯源,抢走他们的外国侵略者是(     )
    A、俄国 B、英国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 16、《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体现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是(     )
    A、贩卖鸦片 B、倾销商品 C、勒索赔款 D、惩罚中国
  • 17、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观察上图,围绕文明的起源,任选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至少选取两处文明,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8、变革是人类历史的鲜明主题。14-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了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产品推向市场。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紧密和扩大。

    材料二:刚刚来到世间的资产阶级,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新文化的发展,必须打破基督教会的桎梏,冲破经院哲学的统治,摆脱来世主义、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的束缚……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继承和改造罗马文化,汲取城市文化、民间文化的优秀成果,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宣扬核心思想,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三: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并发展,货币(黄金)取代了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马可·波罗对东方财富的夸大描述,刺激了欧洲人向东方寻找黄金的热情。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它的横征暴敛使传统的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急剧减少,价格猛涨。欧洲当时的造船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并普遍使用罗盘导航技术。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实现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政府为了发展贸易、改善经济状况和扩大版图,大力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材料四: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五:(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他大大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全球贸易和物种交流发展起来,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引发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关系,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并选择图片中的一位人物,写出他的代表作品
    (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三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三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三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寻金热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

    B: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C: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启了环球之旅。

    (4)、结合材料四,请回答A、B、C三条航路的开辟者分别是哪位航海家?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9、文明的碰撞与交流是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文化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由于和东方文化的交流,希腊本身的特性和文化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亚历山大也开始穿起了细软的衣服,他要求进贡者吻他脚下的尘土,这些只是东方专制君王采用的方式。

    ——(美)海斯等著《人类简史:从远古到二十一世纪》

    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这一时期,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加以吸收、融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日本自己的文字、制度、文学、艺术、建筑等。

    ——摘自陈钦庄等著《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拜占庭帝国则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淘。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四:阿拉伯人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地处欧洲、亚洲、非洲三洲交界处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阿拉伯民族也曾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帝国统治区域曾是世界文明的摇篮,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历山大东征有何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在大化天皇的领导下,日本国进行了仿效唐朝典章制度的改革“大化改新”。

    B: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拜占庭这一“保存”对后来欧洲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材料中认为拜占庭帝国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根据材料四指出阿拉伯帝国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证明。请写出两项阿拉伯文化的成果。
    (6)、综合以上材料,你对人类文明的交往有什么样的认识?
  • 20、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真实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罗马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 B、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 C、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形成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D、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其进步性、野蛮性和残酷性
上一页 135 136 137 138 1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