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各自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但它们都属于同一种文明类型,这种文明类型是(     )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工业文明 D、古代欧洲文明
  • 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文艺复兴运动

    促进思想的大解放

    B

    “三角贸易”

    使美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

    西欧城市的发展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D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A、A B、B C、C D、D
  • 3、三大世界性宗教,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三大世界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C、基督教信仰唯一真神安拉 D、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政权有机结合
  • 4、《罗马民法大全》是研究罗马法的主要资料,它不包括以下哪一部法律(     )
    A、《查士丁尼法典》 B、《新法典》 C、《法理概要》 D、《十二铜表法》
  • 5、下图中的帕特农神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建筑之一。它属于古代的(     )

    A、巴比伦 B、斯巴达 C、雅典 D、罗马
  • 6、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的是(     )
    A、亚历山大 B、屋大维 C、凯撒 D、克洛维
  • 7、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公民无条件参加公民大会 B、抽签决定公职人 C、为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 D、设立保民官
  • 8、下图中的建筑物位于(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的革命性解决方案,是一种所有英国人都能够接受的妥协。威廉和玛丽仍然行使很大的行政独立权,但从此以后,议会每年都会召开,勒紧钱袋,在公共事务的发展趋势方面互通有无。在詹姆士二世以后,没有哪一位英国国王企图摆脱议会进行统治,或蔑视议会的存在。

    ——理查德·邓恩《现代欧洲史》

    材料二   美国的民主实践是一种崭新的尝试。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美国通过革命和协商的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民主政体。与英国的政体相比,美国不仅根除了“君主”“王权”的存在土壤,开启了国家元首的选举模式,而且还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摘自孙瑛辉《论民主的多样性及其科学把握》

    材料三   保障民权——关注政治文明

    1789年《人权宣言》

    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利中,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一样的

    1791年宪法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1804年《拿破仑法典》

    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革命性解决方案”指的是什么?该“方案”的颁布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的“革命”指的是哪一重大史事?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民主实践“新”在何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法国采用什么方式保障民权?并概括人民的哪些权利得到了保障?
  • 10、观察如图,方框内的文字应是(     )

    A、法国大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 11、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又称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的水晶宫举办。这是一座用铁和玻璃构建的建筑物,里面有树木、花园、喷泉以及世界各地的工业产品。下列工业产品有可能陈列其中的是(     )
    A、铁路设备,电话机 B、珍妮机,蒸汽机 C、水力纺纱机,汽车 D、蒸汽织布机,飞机
  • 12、有学者认为:实际上唯有法国大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也惟有法国大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     )
    A、摧毁了封建君主统治 B、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 C、积极推动了思想解放 D、充分彰显了工人力量
  • 13、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时间里,玻利瓦尔就是美洲。”该学者观点的依据是,玻利瓦尔(     )
    A、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C、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D、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4、1783年,在《巴黎和约》签订的2个月后,华盛顿发表“告别辞”:“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波士顿倾茶事件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大捷
  • 15、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在其著作《根》中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亚历山大东征 B、罪恶的“三角贸易” C、文艺复兴 D、城市的兴起
  • 16、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材料中日本借用“中国知识”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是(       )
    A、明治维新 B、倒幕运动 C、大化改新 D、彼得一世改革
  • 17、“我断言,我们的城邦是全希腊的学校,我断言,在我看来,我们的每一个公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独立自主。”材料中把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我”是(     )
    A、伯里克利 B、苏格拉底 C、德谟克利特 D、亚里士多德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完善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2)材料二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有人评价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评价他是暴君。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角度,结合所学选择两个及以上史事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相传西周时期有1800个诸侯国,到春秋时期兼并为100多个。到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各自为政,扩充军队,相互之间展开战争,且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只有7个大国十几个小国……七国疆域内的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趋向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交往十分密切,大多逐渐与华夏族融合起来。

    ——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任选材料一中的一幅图片归纳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写出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
    (3)、综合以上图文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物是凝固的历史。

    材料二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两幅文物图片的名称及其历史地位。
    (2)、请任选材料二中的两位人物加以介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上一页 136 137 138 139 14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