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大单元主题学习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题20图中①和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A、隋唐 水陆交通发展 B、辽宋夏金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明清 文学艺术硕果累累 D、辽宋夏金元郑和下西洋
-
2、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平民文化的兴起 B、人口数量的增长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海外贸易的兴盛
-
3、民众的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上街买到小说《红楼梦》 B、到晋商票号办理存款 C、到指定市场购买玉米粥 D、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
4、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朝顾宪成的“视天下为己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A、家国一体的情怀 B、廉洁自律的品质 C、锐意革新的精神 D、隐逸山林的理想
-
5、考古工作者在甘南、陕西、内蒙古、辽宁等地陆续发掘出多枚元朝前期的驿站官印。据记载,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立了1500多处驿站,以保障中央政令的通行。这说明元朝政府( )A、注重对边疆的开发 B、重视边疆军事防御 C、加强对地方的管辖 D、积极推动中外交流
-
6、岳飞去世后,其孙岳珂修书写道:“先臣之得罪,天下皆知其冤”;而宋高宗委派的秦桧之子主编的“官史”中对岳飞事迹多有篡改。材料所示现象说明( )A、对岳飞的评价随时代而变化 B、历史人物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C、作者身份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D、“官史”更接近于历史真相
-
7、如图所示,这口卤簿钟曾与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一同被金军掳走,在北上途中被金军丢弃,它见证了( )A、靖康之变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陈桥兵变
-
8、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亲自控制军队,分割宰相的权力,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由此可知,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A、崇文抑武,中央集权 B、宦官专权,外重内轻 C、藩镇割据,政权分立 D、三国鼎立,局部统一
-
9、唐高宗时,苏敬等人受命修《唐新本草》53卷,图文并茂,收录药物800多种,补充了百余种新药物。这体现出( )A、中国医学技术领先世界 B、国家力量助推医学发展 C、技术更新利于巩固统治 D、唐朝政府内部人才济济
-
10、隋唐时期,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该材料意在强调( )A、民族间的交流交融 B、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C、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
11、某班在准备隋唐对外交往图片展的过程中,搜集和整理了以下素材,可以入选这一专题展的图片是( )A、
B、
C、
D、
-
12、五代十国时,北方饮茶之盛超过前朝。北方不产茶,来自南方九国的茶叶成为茶马贸易的重要物资。材料反映出当时( )A、中原文化影响少数民族 B、南方成为经济重心 C、茶叶成为南方经济支柱 D、南北存在经济联系
-
13、唐朝政府为了保障边疆安全,在边境设节度使,置重兵,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这可用于说明( )A、安史之乱的原因 B、黄巢起义的背景 C、黄巢起义的影响 D、五代十国的更选
-
14、唐朝时期,拔河在官廷和民间都大受道捧,一些妇女也喜好拔河,参与人数规模空前,竞争气氛极其浓烈。这体现出唐朝(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文化兼容并包 C、开放的社会风气 D、奢廉之风盛行
-
15、唐诗展现了唐朝生活的真实面貌和时代特征。题4表中的诗句可用于考证唐朝( )
诗句
出处
九秋风霜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越器》唐·陆龟蒙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盌》唐·杜甫
A、商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达 C、农业的繁荣 D、文化的昌盛 -
16、某地举办了一次主题展览,与以下展览内容有关的局面是( )
大唐始立
昌民初显
丝路华章
治世遗韵
A、“康乾盛世”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17、如题2图所示,隋唐时期,洛阳、江都、余杭等成为著名的经济城市,这主要是由于( )A、城市人口的增长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便利的海上丝路各 D、繁盛的内河航运
-
18、“他的主要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材料中的“他”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以来中国大事记(部分)
时间
重要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4年
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瑞市
1985年
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
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2010年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2年
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文接入列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1)、据大事年表,指出1978年实施的重要经济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呈现的趋势。(2)、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成立大会上,周恩来说:“中国一百年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种,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一一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中美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材料三历史因交往而多彩,文明因借鉴而丰富、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示意图、
材料四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一积机拓展多边外文,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并解决区战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势力而努力……举办多次世界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一摘编自人收饭《中国历欠》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率行什么择的外交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中美两国于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请你结合材料三图示,写出“开拓”、“突破”阶段我因取得的外交成處各一项(4)、根据材料四,归纳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的外交布局、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外交取得世人瞩目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