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我们习惯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 B、通信手段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
2、(史料实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奥秘】
材料一 牛顿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运动物体的科学规律以数学的精确语言重新表达出来。……他的三条“运动定律”构成了所有深入研究的基础。
——摘编自科林·A.罗南《剑桥插图世界科学史》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19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
——摘编自大卫·布林尼《进化论》
【文艺魅力】
图一 图二
(1)、据材料一,说明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牛顿的成就为人类历史的哪一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据材料二,指出达尔文的主要贡献。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你是如何理解的?(3)、结合以上问题的解答,说说你对科学与理性关系的认识。(4)、图一人物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结合图二人物的遭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
3、小历同学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关于贝多芬、梵高、列夫·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的资料。如果将它们归纳到一个专题中,这个专题应该是( )A、古代思想文化 B、文艺复兴 C、近代文学艺术 D、启蒙运动
-
4、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两位著名作家的作品都( )A、抨击了沙皇封建专制 B、反映社会的客观现实 C、找寻人类解放的途径 D、完善了近代文学题材
-
5、文学艺术只有源于生活现实,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天方夜谭》——阿拉伯帝国 B、《战争与和平》——拿破仑入侵俄国 C、“人间喜剧”——巴黎上流社会变迁史 D、《英雄交响曲》——“俄国革命的镜子”
-
6、右图画面艳丽而又和谐、优雅,每朵葵花好似燃烧的火焰,花瓣和葵花叶则像跳跃的火苗。该画的名称是( )A、《向日葵》 B、《最后的晚餐》 C、《格尔尼卡》 D、《记忆的永恒》
-
7、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另一个是双耳失聪的德国著名作曲家。但一部伟大的作品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这部作品是( )A、《最后的晚餐》 B、《英雄交响曲》 C、《马赛曲》 D、《国际歌》
-
8、在这里,不受任何传统思想的羁绊,可以在一起欢快地生活,真挚地相爱,享有人间幸福的生活情趣。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是作家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及其罪恶的否定,也是作家对理想生活的探求。这部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人间喜剧” C、《复活》 D、《战争与和平》
-
9、1859年的伦敦,一本绿色封面的书,在刚刚出版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被抢购一空。书的扉页上写着:“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适者被保存的物种起源。”该书的出版( )A、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B、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展现了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
-
10、中国近代维新人士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 )A、牛顿 B、达尔文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
11、“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它的规律可用反光镜和透镜来研究,它的颜色可用三棱镜来分析……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驱赶。”可见,牛顿的光学成就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动摇了传统宗教信仰 B、为工业革命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 C、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国际地位
-
12、发现下面所示的公式的科学家是( )
F引=G
A、牛顿 B、达尔文 C、诺贝尔 D、法拉第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5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 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材料二 1850—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万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材料三 1911—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 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等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根据所学知识,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这一现象。(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
14、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A、工业化导致环境污染 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 C、工业革命是把双刃剑 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
-
15、请为以下两幅图片确定一个主题( )A、贫富分化的加剧 B、工业比重增加 C、人口迅速增长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
16、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选项符合其“变化”范畴的是( )A、妇女地位的提高、大众教育的普及、人口数量的膨胀 B、大众教育的普及、人口数量的膨胀、生存环境的改善 C、妇女地位的提高、大众教育的普及、生存环境的改善 D、妇女地位的提高、人口数量的膨胀、生存环境的改善
-
1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描述:“伦敦特别是伦敦工人区的坏空气,最能助长肺结核的发展。”在伦敦工会1883年的报告中,有1/3的工人死于肺结核。此时肺结核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下降 B、农业衰退导致食物短缺 C、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恶化 D、人口膨胀致使工人贫困
-
18、1870年,英格兰的剧院数量差不多有200家,其中伦敦有44家、利物浦有9家、曼彻斯特有3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电力照明已经普及 B、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 C、贫富差距基本消除 D、工人生活条件迅速改善
-
19、下面是1880年和1900年欧洲部分城市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人)。下列属于形成这一变化的原因的是( )
年份
伦敦
柏林
1880年
476.7
138.2
1900年
658.1
188.8
A、贫富分化加剧 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20、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上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增长的需要 B、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D、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