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毛泽东说:“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也是一条真理。我们认识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
使用建议:诊断区-检测薄弱·重分区·补发检测·验收区·档步提示会议开始的。”这说明遵义会议(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挽救了红军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
2、 李德、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以上材料反映了( )A、红军长征的经过 B、红军长征的原因 C、红军长征的结果 D、红军长征的意义
-
3、 1929年12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下图是大会的会址。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 )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口号 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D、“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
4、 “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 )A、南昌起义前夕 B、秋收起义后 C、第五次反“围剿”中 D、遵义会议后
-
5、 1927年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的方针。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 )A、工人阶级的重要性 B、农民阶级的重要性 C、商人的重要性 D、知识分子的重要性
-
6、 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材料三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等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1)、材料一中的“军校”指的是什么学校?“军校”的创办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蒋介石发动了哪一“反革命政变”?随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反动政权叫什么? -
7、 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C、北伐战争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D、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
8、 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黄埔军校正式成立
-
9、 下图是黄埔军校毕业证书,它可以直接用来佐证以下哪项内容( )A、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 B、黄埔军校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C、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建立黄埔军校 D、黄埔军校培养军事人才
-
10、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渡难关。假如你穿越到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携手共渡难关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创办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11、 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阅读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走进历史遗迹,抒写历史余音】历史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价值。
材料一
【梳理历史时间轴,见证时代进步】五四运动大事时间轴
材料二
【研读史料内容,分析数字意义】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13名参会者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中共一大签于当时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先建立由3人组成的中央局,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中国共产党诞年生之后,始终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心连心,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历史伟业。到202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9804. 1万名。100多年奋斗,缔造了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创造了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揭开史实联系,明晰历史因果】
(1)、请写出与图一、图二历史建筑相关的史实。并结合所学,叙述图二史实发生的直接原因。(2)、依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前后期的变化,并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计算出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多少周年。分析其诞生的历史意义。(4)、在开放性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从中共一大召开时的50多名,到2022年底发展为9804. 1万名,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5)、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请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玄同(1887—1939)是近代思想家,他于1906年留学日本,认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清朝的政制仅文一一推翻而复于古”。到了1919年,他提出“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谁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常……弃如土蓝(糟粕之意)”。
材料二
时间
人物
作品
1915年9月
陈融秀
《敬告青年》
1917年
《新青年》杂志升辟“女子问题”专栏
1917年1月
李大钊
《孔子与宪法》
1918年
《新青年》第4卷第1号开始周白语文出版
1918年11月
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20年5月
陈欣秀
《新青年》开辟“劳动节纪念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钱玄同对传统文化所持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前后态度不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近代化探索应秉承的原则。 -
13、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单元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该单元的主题是(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华民国的建立
-
14、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关于这次大罢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提出了“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的口号
②罢工遭到了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③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正确的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许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图会址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16、 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纲领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这表明,中共一大( )A、提出革命政权的创建 B、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 C、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D、探索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
17、 “在乌云蔽日的天空撕开一道缝……劳苦大众就看见了希望的火种……沿着红船指引的航向破浪前行⋯⋯初心在这里诞生⋯⋯引领着亿万人出征,甘苦与共。”这首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华民国的建立
-
18、 表为某同学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从中可看出,该同学主要探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 )
1920年8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1920年10月
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11月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拟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1920年秋至1921年春
董必武、毛泽东、王尽美等在武汉、长沙、济南等地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A、成立条件 B、奋斗目标 C、思想基础 D、中心工作 -
19、 1920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创办了一批新刊物,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与此同时,他们积极深人工人群众,举办夜校,建立工会。这些做法旨在( )A、发展新文化运动 B、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C、启发工人阶级觉悟 D、阐明民主革命任务
-
20、 工人发动罢工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象征中国的历史发展迈向新的转折。“新的转折”是指( )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青年学生为先锋队 C、中国开始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以知识分子为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