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宋元时期,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B、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C、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 D、“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 2、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可以印证(   )
    A、科举制度的完善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科学技术的突破
  • 3、《元史》记载,某地方行政机构“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则材料所描述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 C、御史台 D、枢密院
  • 4、辽人自称“炎黄子孙”,以“中国”自居;金人进入中原后,亦自称“中国”,也没有把辽、宋排除在“中国”之外。辽人、金人“中国观”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原文化先进 B、民族政权对峙 C、民族认同加强 D、民族习俗趋同
  • 5、宋太祖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还加强对地方税收的控制。这些措施意在(   )
    A、发展海外贸易 B、加强中央集权 C、丰富市民生活 D、削弱宰相权力
  • 6、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回到长安。这说明了玄奘西行(   )
    A、推动了朝鲜民族汉化 B、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C、促进了中华民族交融 D、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
  •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中国历史进入到(   )
    A、春秋战国时期 B、十六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 8、“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中的诗句。该诗创作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动乱时代。请问这场动乱是(   )
    A、大泽乡起义 B、黄巢起义 C、安史之乱 D、隋末农民起义
  • 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诗句体现出的科举制度作用的是(   )
    A、中央决定官员任免 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地方推荐选拔人才 D、注重门第和出身
  • 10、为使运河水能由南向北流淌,方便运输,同时控制水流缓急、考虑汛期水位,古人探索出截直使曲、筑堰挡水、复闸提升等办法,完美解决修筑大运河时遇到的问题。材料重点强调隋朝大运河是(   )
    A、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 B、连接南北地区的纽带 C、改善当时民生的工程 D、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 11、一位同学在学完《隋的统一》这一课后,写下:“它在中华帝国的正午时分高调登场,却匆忙谢幕,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宛如昙花般脆弱、短暂的璀璨辉煌。”这段话反映了隋朝的特点(   )
    A、实现了统一 B、统治特残暴 C、繁荣而短暂 D、节俭与奢侈
  • 1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探究问题。

    材料: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年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

    万隆会议上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

    1971年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

    1973年

    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1992年

    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联合国组织的海外维和行动

    2001年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3年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根据材料可以提炼出“中国方案推动国际合作交流”“中国力量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等主题。请你任选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个或以上与主题相关联的史事,围绕主题加以论述。(要求:相关联史事须出自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符合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 13、“创新是引领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支撑。某校八年级同学以“新”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新制度固团结】

    材料一:目前,我国已经成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一制度使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纪元。

    ——摘编自《中国民族报》

    【新构想促统一】

    材料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自诞生以来,始终像一座灯塔,指引祖国统一大业破浪前行,汇入民族复兴的筑梦伟业,照亮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前行的方向。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摘自新华社《新时代“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新道路谋发展】

    材料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摘自《邓小平在*****大会上的开幕词》

    【新时代迈复兴】

    材料四: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这一制度”是?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对祖国统一大业有什么意义。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制度探索和国家治理之间关系的认识。
    (3)、材料三是邓小平在哪次会议上的开幕词?“走自己的道路”是什么道路?
    (4)、请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 14、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追求国家经济的发展永远是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面对中国当时的工业现状,毛泽东感慨地说道: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摘自八年级下册教材第2课

    材料二

    图一 1949-1957上海工业发展统计图     图二 新中国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材料三  1979年——2017年深圳的城市发展

    项目时间

    人口

    生产总值

    城市面积

    1979年

    约3万

    1.79亿元

    3万平方千米

    2017年

    1252万

    2.2万亿元

    1900万平方千米

    (1)、根据材料一内容,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1953年以后工业开始起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除上述工业发展成果外,请再列举2个当时的成果?
    (3)、结合材料三请说出深圳近40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分析指出引起这一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
    (4)、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出现创新能力不足、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你的一条合理建议。
  •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大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和平赎买、公私合营

    材料二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改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实际上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完成填空。

    【东方宣言·民族复兴】

    斯大林给毛泽东的贺电中说道:“在反击现代化和装备精良的美军战争中,中国军队无疑地也将取得现代战争的丰富经验,变成完全现代化、威力强大的军队。”他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人民当家·法治保障】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这直接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改天换地·经济发展】

    右边知识结构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我国从此进入阶段”。试分析指出三大改造的实质变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相比,农民土地所有制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国际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请为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内容拟一个恰当的主题。
  • 16、1955年,周恩来提出:“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这一主张被概括为(   )
    A、“另起炉灶”政策 B、亚非反帝统一战线 C、“求同存异”方针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7、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首飞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艘自主研制的核潜艇正式交付海军、第一艘国产航母交接入列……这些难忘的“第一”(   )
    A、改变了中国和平外交方针 B、得益于双百方针的直接指导 C、表明我国国防力量发展壮大 D、体现了军队政治工作为强军目标提供了政治保证
  • 18、2024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联合利剑—2024B”演习,对“台独”分裂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形成有力震慑。此举直接体现了(   )
    A、积极推动两岸对话协商 B、我国军事力量已全面超越其他国家 C、深化两岸交流促进统一 D、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 19、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将开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假日。这体现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节日活动精彩纷呈 C、各地支援边疆开发 D、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 20、哈尔滨深挖冰雪资源,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将“冷资源”变成文旅融合“热经济”。据统计,2024年春节期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235.4%。这些成就主要反映的发展理念是(   )
    A、效率优先 B、绿色发展 C、合作共享 D、创新驱动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