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八年级某班同学根据课堂总结和查阅的资料编写了下图学习资料卡,从这张资料卡可以看出,《资政新篇》(    )

    (一)创办限级,设置不受众言节制也不节制众言的新闻官:

    (二)成立地方自治机构,管理地方财政、教育及社会救济事业等;

    (三)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等企业,准许私人投资,奖励发明创造:

    (四)与外国通商,平等往来,欢迎外国人前来传授工艺技术。

    A、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B、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C、表达了农民阶级的意愿 D、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 2、关于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林则徐解释为“器不良”“技不熟”;史学家陈旭麓则认为是“因社会落后而政治腐败,因政治腐败而武器陈旧”。对此不同认识解读准确的是 (    )
    A、二者阶级立场相同,但观察角度不同所造成 B、林则徐作为鸦片战争的亲历者,认识更准确 C、史学家与事件无利害关系,结论不带主观因素 D、林则徐的观点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的认知水平
  • 3、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在地图中方框内填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名 :称。 
    (2)、南洋公学、《申报》《新闻报》《东方杂志》《新青年》和商务印书馆·等都创办于同一个城市,你知道是图中的哪一城市吗?据此并结束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分布特点。指出造 :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区域分布:和产业结构上的特点。

    昆上分解析

  • 4、观察地图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就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摘编自人民日担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地图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情、地理等角度分析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国共两党关系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3)、写出材料三中①②③代表的地名。结合所学,指出南京解放的历史意义。
  • 5、观察地图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至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三十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A、B处所代表的五四运动最先爆发的地点和后期运动中心的城市名称。
    (2)、观察材料一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能够取得初步胜利的原因。
    (4)、虽然五四运动已经过去105年,但“五四精神”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 6、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孙中山和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地点分别位于图中什么位置?(写字母即可)
    (2)、如果说“构想共和”的地点在东京,那么“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的地点分别位于图中哪一处?(用字母表示)任选一处,说说你的理由。
    (3)、观察地图,说明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的省份的分布特点。
    (4)、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之后中国民主革命形势发展具有的特点。

    使用建议:期末专项突破·对点提升·|期末综合检测·全方冲分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7、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图,想一想八国联军侵华路线与前几次列强侵华路线相比有什么不同。
    (2)、在图中框内填出义和团和清军抗击八国联军的重要地点名称。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的关系。
  • 8、观察地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框内填出《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和割让地的名称,并指出它们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
    (2)、图中“”是鸦片战争中英军哪一年的侵略路线?按时序对该侵略路线作简要说明。
    (3)、图中A地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很多大事。A地是。请列举该地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一例大事,并作简要说明。
    (4)、结合图中所示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 9、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0、 下图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年代尺,由此获得的信息包括(    )

    ①七七事变成为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②国民党在抗战中始终处于领导地位

    ③经过14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11、 下图是段焕竞参加某次会议的代表证。该会议(    )

    A、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号召停止内战并一致抗日
  • 12、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看出八路军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

    A、破袭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B、夺取沦陷区的大城市 C、在正面战场与敌对峙 D、发起对日寇最后一战
  • 13、 下图所示的战斗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抗战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战斗,这场战斗胜利的重大意义是(    )

    A、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B、八路军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 C、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 14、 全民族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大规模战役,从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到后来的武汉会战,以争夺大城市为主,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为抗战作出重要贡献。下列对正面战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迷梦 B、 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C、国民党一直坚持积极抗战 D、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 15、 史料的搜集、甄别、阁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日本的田中正明曾著有《“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企图为南京大屠杀翻案。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最有力的证据是(    )
    A、电影作品《南京!南京!》 B、历史教科书中的记载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摄的照片
  • 16、 《歌八百壮士》中唱道:“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指谢晋元);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与此歌相关的著名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17、 下图是1937年7月7日发生的某事件的形势图,该事件标(    )

    A、局部抗战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全民族抗战开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18、 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举行抗日救国游行。12月底,平津学生联合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工人农民中宣传抗日救亡。这场学生的爱国运动(    )
    A、成为扭转国内时局的关键 B、提升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 C、迫使国民党放弃了不抵抗政策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19、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可见,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    )
    A、消灭军阀张作霖 B、把东北变为殖民地 C、支持蒋介石反共 D、打击抗日武装力量
  • 20、 下面是记者采访红军战士时的对话,这段对话体现了红军战士的(    )

    问:“你们在与敌人作战时。在深山丛林中过回穿插、过雪山草地时,有没有想过死?”

    答:“在那种特殊环境下,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我们都是穷苦人,一无所有,没有牵挂。”

    A、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坚持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C、革命忠诚精神 D、不怕困难和牺牲的精神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