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70年,我国终于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
材料二: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材料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公开亮相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令当时观看的外国使节和外国记者大为惊叹。……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哪两个军种取得的成就?(2)、我国的导弹部队后来更名为什么?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
材料二清王朝1888年组建北洋水师,虽苦心经营,但最终战败于日本海军。……现如今,中国海军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英国《金融时报》
材料三第一组图片
第二组图片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要“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指出为什么清政府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举例说明。(3)、材料三中第二组图片与第一组图片相比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变化?哪些重要因素导致了上述变化?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
3、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期,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的力量。依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1949年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①
特点
1949年11月1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构在北京成立
③
1956年9月10日
我国仿制成功第一架国产歼-5型歼击机
1966年10月1日
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主要担负②
1970年12月26日
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随后装备海军
2012年9月25日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2)、根据下面内容,举出新时代的强军举措,并简述形成的军队建设新格局。 -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
-
5、1964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
-
6、“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指出,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个成就是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7、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
8、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
9、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
-
10、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
-
11、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2015年。我国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12、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形成的新格局,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13、早在1928年,时任国民党海军署长的陈绍宽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1970年7月,中国正式启动了航母研制计划“707”工程,迈开了自行研制航母的步伐,但直到2012年,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服役,它诞生的主要因素是我国A、海权意识增强 B、综合国力提升 C、国际实力增强 D、造船工艺进步
-
14、下面图片反映了中国( )A、科技强军,走出国门 B、敢打敢拼,战绩辉煌 C、反抗侵略,保卫和平 D、接轨国际,军种齐全
-
15、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是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C、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D、1955年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加强了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
16、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央军委总结了同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作战的经验,推动人民解放军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逐步实行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的战略转变。这旨在说明( )A、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国帝国主义 B、抗美援朝战争创造了稳定的和平环境 C、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我国的地位 D、抗美援朝战争推动了我国军事现代化
-
17、新中国空军刚刚诞生就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辉煌战绩。下列能佐证的事例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抗美援朝 D、渡江战役
-
18、如图所示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局面。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③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后,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重大转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不断取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科书
材料二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的补充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
——《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被形容为“梅开三度”(见下图)
材料四 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通过点对点的双边外交,从政治、经济到人文,中国持续发展传统友谊,不断拓展全球伙伴。我国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的“甲”指哪一历史事件?(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外交布局的特点?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
2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举行声讨美国侵略罪行、支持抗美援朝的示威游行1950年9月30日,我国周恩来总理发出严正警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摘编自郭大钧《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尼克松访华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动机是为了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给美国人民展现一幅和平前景。当时的中国虽然在严格意义上是苏联的盟国,但为了抵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威胁,北京也在寻求回旋空间。——摘编自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材料三:对走过50年的中美关系而言,无论前途是晴是雨,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
——摘编自《尊重彼此核心关切是解决好分歧的前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总理发出“严正警告”的原因,并列举一例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人物。(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谋求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原因,并指出尼克松访华取得的外交成果。(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美关系如何健康发展,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