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思想家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揭露三纲五常是“奴隶的道德”,忠孝节义是“吃人的礼教”,坚定地表示:“孔教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 ( )A、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B、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 C、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D、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
2、小乐同学查找到如下宣言信息,并对其做了笔记。下列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
·强调民权要“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直接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并且反对资本家操纵国计民生
A、为武昌起义发展奠定基础 B、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达成 D、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3、历史学家戴逸曾说:“戊戌变法促进了全民族的觉醒,像谭嗣同这样宁可杀头也绝不逃走,做了第一个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人,鼓舞了后人前进的勇气。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维新的探索仍然继续了下去,中国人民开始了真正的觉醒。”他意在强调戊戌变法的( )A、发展进程 B、进步意义 C、失败原因 D、历史背景
-
4、严复深刻分析中国面临的时局为“世变之亟(jí,急切)”,他说:“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方今之计,为求富强而已矣;彼西洋诚富诚强者也,是以今日之政,非西洋莫与师。”这反映出严复主张 ( )A、民主科学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自强求富
-
5、李鸿章主张“讲求军实,造就人才”,练兵、制器、购船,“师彼之长,去我之短”,资取西方资本主义的甲胄以保护清朝封建主义的躯体。下列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B、设立京师同文馆 C、筹建近代新式陆海军 D、开办轮船招商局
-
6、魏源认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他提出:中国不仅要学习英国武器船炮的制造和使用,还要学习西方国家的选兵、养兵、练兵之法。这表明他的思想核心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富国强兵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民主科学
-
7、浏览“品鉴中国瑰宝”主题展厅,完成任务。
展厅一【品远古瑰宝】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
——图片均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2024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
展厅二【鉴商周瑰宝】

利簋及其铭文拓片
关于商周更替的历史,最早仅在《尚书》《逸周书》等文献中有零星记载,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直到1976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出土利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取得重大突破。
展厅三【观国之重器】

勾践剑(左)与夫差矛(右)
上图展品出土于湖北江陵(属战国早期楚墓),剑体(左)铸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作用剑”铭文,剑身布满菱形花纹,检测发现,该剑的剑脊、剑刃为两种不同的合金,采用了分铸技术;矛(右)上铸有“吴王夫差自作用鈼”铭文,矛脊有血槽,可增强杀伤力。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你能提取哪些较为可信的历史信息。(2)、研究商周历史,利簋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利簋对研究商周历史有何价值?(3)、据展厅三并结合所学,对“国之重器”展品进行解读。(从历史价值、艺术和科学价值方面任选其一进行解读)(4)、每一件中华瑰宝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据材料分析,我们从瑰宝中提取信息时,应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
8、某七年级教师进行单元主题设计,部分清单如下,请你参与完善。
任务一【大概念提取】

任务二【子任务--经济巨变】

任务三【子任务--政治剧变】

图1主要诸侯国示意图图2战国形势图
任务四【子任务--文化思变】
(1)、请结合上述图示,写出“社会形态A”“社会形态B”名称。(2)、据任务二图片,可以看出该时期促进农业经济巨大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3)、该时期,王室衰微,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逐渐瓦解。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位于任务三图1中的处;战国时期,成效和影响最大的变法发生于任务三图2中的处(4)、据任务四,指出诸子百家之间辩论的焦点。这说明了什么?(5)、综合以上学习任务,写出你得到的历史结论。 -
9、中华民族是伟大而浪漫的民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仰望星空的浪漫】
材料一

【脚踏实地的伟大】
材料二 当时各国都十分注重兴修水利,秦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公元前256年,在蜀郡郡守的主持下,民众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李冰父子为修建都江堰,详细考察水情和地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工程的规划方案及施工方法……
利用地形和水势实现无坝引水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2024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
【民族伟大我参与】
材料三
名片主题
A
工程人物
B
工程特点
C
工程效用
D
个人感悟
E
(1)、研究古人对宇宙星空的探索,材料一中哪些可作为直接证据?请简单说一下作为直接证据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都江堰修建成功的原因。(3)、以“千年都江堰”为主题,讲好中国故事。请你完善都江堰故事名片。 -
10、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以下图片展示的是该汉墓出土的两件文物。这反映了,该时期( )

漆器 素纱单衣
A、纺织品种类繁多 B、手工业有大发展 C、长安城布局规整 D、人口数增长较快 -
11、下图是某一历史现象形势图。对该事件描述准确的是( )
A、其关键领袖为项羽和刘邦 B、在大泽乡建立了张楚政权 C、中国历史第一次农民起义 D、该事件被称作“楚汉之争” -
12、“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这“印记”体现在(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修建秦始皇陵 C、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D、实施严刑苛法
-
13、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分封制,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新皇帝”是( )A、秦始皇 B、周武王 C、汉高祖 D、汉武帝
-
14、‘大一统’的政治理念起源于三代,在秦朝变为现实。下列文物可为“大一统”变为现实提供证据的是( )A、
B、
C、
D、
-
15、战国末期,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的统治。同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他”的思想主张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
16、下面是某一时期形势图。它反映的是( )
A、西周分封示意图 B、春秋争霸形势图 C、战国形势图 D、秦灭六国示意图 -
17、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单元复习专题”课堂笔记(部分)。他学习的单元主题应是( )
单元主题:
动荡变化的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C、向封建社会过渡 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
18、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周王室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这主要阐述了分封制的( )A、目的 B、性质 C、权利 D、影响
-
19、观察下图文物,这可以用来研究(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A、夏朝文明 B、商朝文明 C、西周文明 D、东周文明 -
20、考古学者发现良渚遗址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还修建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这反映了,良渚时期( )A、文化影响范围广阔 B、社会人口规模庞大 C、工业生产水平高超 D、统治者组织能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