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把它视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创办了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随后,社会上兴起了办女学运动。这表明维新派( )A、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B、推动了国民素养的普遍提升 C、实现了男女地位的平等 D、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
-
2、维新派一心一意地争取封建官僚的支持,只能在一部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的帝党官僚这个狭小圈子里转来转去,使得维新派显得十分孤立,根本无法与强大的顽固派相抗衡。这说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B、帝国主义势力强大 C、没有得到社会的响应 D、变法措施急于求成
-
3、《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宣传了民主共和的新思想
-
4、“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在此方略指引下,清政府派遣钦差大臣从沙俄手里收复了新疆。如果为这位钦差大臣量身打造一句台词,最符合的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C、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
5、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中国近代史上,沙俄干此勾当,得到了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多的好处。“好处”是指( )A、强迫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占领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从中国抢劫了无数的财宝 D、从中国获得了最多战争赔款
-
6、“公元1840年4月7日星期二,在英国下议院,一场异常激烈的辩论足足进行了三天,但是让他们激烈争论的不是英国的法案和政令,而是攸关万里之外另一个国家国运的决策”。“辩论”做出的决策导致了( )A、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哥伦布《航海日志》: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路线,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材料二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引自《哥伦布的遗言》
(1)、该陛下是哪个国家的陛下?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路线,而走向西的海路”?(2)、根据材料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他到达印度了吗,如果没有,他到达了哪里?列举同时期其他三位航海家?(3)、请概述该事件带来的积极影响?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的意识被一层共同的纱幕所遮掩,始终处于睡眠状态,这些纱幕由偏见和愚昧所组成------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史学家布克哈特
材料二 这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1)、这层纱幕指什么?导致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是哪一事件?(2)、材料二中“最伟大、进步的变革”的核心和实质分别是什么?在当时有何积极的影响?列举其中产生的三位巨人? -
9、人类的诞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西方国家在不断探索民主法制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为了扩大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建立了津贴制度。
——九年级上册历史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期,这个国家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青铜板,在上面刻有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广场上。
材料三 527年,查士丁尼继任该国皇帝。528年,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撰出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1)、阅读材料一并根据材料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2)、阅读材料二并回答,这个国家和法律文献分别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有何作用?(3)、阅读材料三并回答,该国是哪个国家?请任意列举这4部法律文献其中的两部? -
10、下列关于中世纪欧洲商人与雇佣工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
②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生产工具
③工人完全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④商人与工人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1、“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改革,尽数吸收。”材料中,日本“革新”指的是( )A、明治维新 B、伯里克利改革 C、大化改新 D、法兰克王国改革
-
12、以下对封建时代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B、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两部分 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D、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
13、中国近代史是一段民族危机深重与国人救亡图存的历史。让国人深感耻辱,又展现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历史痕迹。(1)、
从材料中指出开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事件?(2)、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这个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3)、从材料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加以说明与阐述。(观点正确,要带有价值取向,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4、国人办报是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开始的,他们办报不得不用政论形式广泛议论时政,以唤起人们的觉醒。阅读材料,答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甲午战败与《马关条约》的签订,举国震惊,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维新变法与革命运动相继开展,政论报刊勃兴。1904年《时报》首先将这种尖锐犀利的评论形式文体移植于日报,配合当天重大新闻,发表短论,分版设置,抢其时效,深受读者欢迎。梁启超的《时务报》上运用新文体,以半文半白、平易畅达和饱含感情为特点,传播新思想,冲击着国人的思想和视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材料二
——黄瑚《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1)、概括《时报》到《时务报》的形式发生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新闻报纸发展阶段的特点?(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的关系? -
15、近代以来教育的发展反映了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项目
时期
教育发展概况
项目一
19世纪60—80年代
主要是为科举考试培养人才的官学和书院,同时官办的洋务学堂增多,其中60年代创办的广州同文馆开始就模仿西方近代学校制度,80年代创办了广东水陆师学堂,为广东培养了大量军事和科技人才。
项目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广州教育逐步抛弃科举附庸的经史研究,民间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其中较有影响的万木草堂成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和宣传理论的基地。1901年,朝廷将书院改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学堂,近代学校系统开始。
——广州近代史博物馆
材料二 盖学堂教育之宗旨,必以造就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必严德育、体育而后为完备讲堂上所授学科……东西各国知其然也,故无不以体育一事为造就人才之基。
——《京师大学堂运动大会敬告来宾诸君子文》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项目的历史时期与教育发展的新特点?(2)、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因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学堂教育”的宗旨,谈谈“以体育一事为造就人才之基”的重要意义? -
16、下图为近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情况(单位:万两),图中信息反映了( )A、进口总额的增长比出口更快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C、进出口额的比例在逐渐缩小 D、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地位
-
17、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束总统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复辟帝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导致帝制的复辟 B、亲美派和亲英派的激烈斗争 C、总统制更适合宣传民主思想 D、袁世凯总统制才更适合中国
-
18、辛亥革命使更多的人对参与国家政治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将集会、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国,参与政治的除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附识分子、工人、军人和士绅外,妇女也有参政的意愿,女子参政团相继出现。这表明革命( )A、实现了男女权利的平等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促进各阶层思想的趋同 D、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
19、下列一组漫画选自1911年10月13日出版的《神州日报》,对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革党之轰击 新军之哗变 官场之逃避 上海报馆之忙碌A、辛亥革命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B、辛亥革命以上海为领导中心 C、武昌起义没有推翻清朝统治 D、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武昌起义 -
20、下面可以作为研究辛亥革命的第一手材料的是( )A、书籍《孙中山传》 B、枪支《武昌起义》 C、油画《武昌起义》 D、《辛亥革命》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