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由‘采集食物’进化至‘生产食物’,被称为‘产食革命’,相对于以后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下列最早进入“农业革命”的早期人类是(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
2、河姆渡遗址是在1973年夏天罗江公社建造排涝站时偶然发现的。下面这些技术哪些是河姆渡人所不会的 ( )A、挖掘水井技术 B、纺线织布技术 C、建造房屋技术 D、制作陶器技术
-
3、下图为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化石。据此可推知北京人的( )
A、体貌特征 B、生产状况 C、生活形式 D、审美观念 -
4、假如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上,你会见到的情景最有可能的是( )A、元谋人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在打制石器 C、河姆渡人在种植水稻 D、黄帝大战蚩尤
-
5、云南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在这里的元谋县曾发掘出两颗远古人类牙齿化石。后续的考古发现可知元谋人( )A、已经会种植水稻 B、已经会使用磨制石器 C、过定居生活 D、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以社会阶层严重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文明的标志……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宫殿的出现……有礼器的大型墓葬的出现、贵重资源和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和分配为统治者所掌控,战争和暴力成为社会常见的现象、稳定的分层级的区域社会……
——摘编自王巍《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材料二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古城北面有延绵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平民的墓地一般选址离王城较远,随葬物一般只有陶器。考古发现了石刀、石犁、石镰等成套农具。茅山遗址发现了面积达5.5万平方米的大型稻田区,古城内发现储藏量达数十万斤的碳化稻谷堆积。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门类,总量达1万余件。
材料三 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大型墓葬……墓中往往随葬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玉器、石器和陶器。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的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两处遗址考古发现的共同点。(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文化的特征。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陕西省蓝田直立人及其共生哺乳动物化石点位于秦岭北麓、灞河南岸的公王岭(34·11'N,109·29'E)……他们(蓝田人)生活在干旱、以草原环境为主、有少量森林、灌丛和沼泽的多生态环境中。近处为草原环境,大量的三门马、丽牛和一定量的兔形目或啮齿目动物生活在其间;远处为秦岭北麓的茂密森林,大型食肉动物豹、熊、蓝田剑齿虎等经常出没活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天赐的宝贵食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推断蓝田人的生活情境是怎样的?材料二 2003年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导致周口店遗址面临全面危机的因素中有哪些是可以避免的?材料三 北京中新社二零二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竣工。此次工程对鸽子堂、猿人洞灰烬层、第三地点、第四地点等六处进行加固保护。加固保护工程采用了灌浆加固、锚杆加固、建立排水设施等技术。据介绍,修复后的六处化石点除抗八级地震外,还具备抗大风大雨、耐正常低温的能力。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对周口店考古遗址进行修复工程的伟大意义。 -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带领人们治理洪水。他治水10多年,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以他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哪一民族?他与炎帝被后世尊崇为什么?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以什么自称?(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治理洪水采取的方法是什么?(3)、以上材料中的人物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
9、以下北京地区的考古发现能够反映原始农业起源与发展的是( )A、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灰烬层 B、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骨针 C、平谷上宅遗址出土的石磨盘与石磨棒 D、新宫遗址出土的金耳饰、绿松石串珠等
-
10、河姆渡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一处原始村落遗址。关于这一原始村落说法正确的是( )A、以使用打制石器为主 B、以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 C、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D、尚未学会使用天然火
-
11、考古学者在云南、北京、重庆、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河北、安徽、江苏、山东、四川、广东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这说明( )A、我国古人类遗址地域分布广泛 B、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C、考古学者的遗址研究内容一致 D、化石是研究古人类的重要证据
-
12、位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以彩陶最有特色,大汶口文化(距今约5900-4400年)的陶器在色彩以及纹饰方面就包含了仰韶文化的元素;而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鼎、罐等陶器,有的器形与大汶口文化遗物近似甚至相同。以上材料说明( )A、大汶口原始居民拥有私产 B、当时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水平提高 C、不同文化间存在借鉴现象 D、仰韶文化时期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
13、“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根据中国历史发展实际提出了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如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国家的产生等。下列考古发现符合“文明社会”标准的是( )A、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人工用火遗迹 B、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 C、牛河梁遗址中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 D、河南仰韶遗址出土几何图案的陶器
-
14、最初人们生活在母系氏族社会,后来父系氏族社会逐渐取代母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私有制和奴隶制出现,人类逐步进入阶级社会。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王权的不断膨胀 B、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贫富分化的产生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15、如果你能穿越时空,体验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古人类之一的生活,那么你可以到(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西安 C、云南元谋县 D、浙江余姚
-
16、郧县人遗址位于湖北郧阳区。经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上共出土各类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迹的砾石,据此可知郧县( )A、会制作磨制石器 B、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C、处于旧石器时代 D、开始从事农业耕种
-
17、1929年,学者裴文中发自周口店的电报称:“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后来这一头骨被证实是我们某古人类化石。这一古人类( )A、距今约170万年 B、已经学会使用火 C、会制作磨制石器 D、有爱美意识
-
18、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促使原始人从居无定所走向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掌握了磨光、钻孔等技术 B、学会了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C、掌握了建造简易房屋经验 D、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
19、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哪个现象不是原始农业起源和发展的表现?( )A、农作物的栽培 B、饲养家畜家禽 C、使用磨制石器 D、以采集狩猎为生
-
20、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我国。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A、北京人遗址中被发现的灰烬 B、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C、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和玉璧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的远古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