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高度的文化自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纪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这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这种制度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诗发展的特点。(答出2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文化高度繁盛的原因。(答出2点)(2)、依据材料二,请从“四大发明”中列举出一项发明于北宋时期,并有利于文化传承的发明创造。(3)、请写出材料三这种制度的名称。明朝时,这种制度出现了什么变化?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逐渐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
材料二 (唐玄宗)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唐朝繁盛局面的名字。(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唐朝出现繁荣安定局面的共同原因。(答出2点)(3)、综上所述,请谈一谈你从以上材料中认识到什么治国道理? -
3、明朝时期,招募义乌、金华的彪悍壮丁,教习击刺之法更新火器兵械,打击倭寇的是( )A、鉴真 B、岳飞 C、戚继光 D、郑成功
-
4、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先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与他们通好的意愿,然后与当地居民和平贸易。郑和航海期间,许多国家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材料表明郑和下西洋( )A、时间跨度长且规模浩大 B、发展了与各国之间友好关系 C、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
5、宋神宗时期,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边疆战事屡战屡败,财政入不敷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解决统治危机,宋神宗( )A、减少科举取士名额 B、支持范仲淹进行改革 C、向周边政权纳岁币 D、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
6、如图是小云同学学习隋唐这一单元后绘制的思维导图。据图可以判断隋唐的时代特征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
7、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黎。……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歌描述的场景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
8、对于如图所示工具,曾有人在诗中这样描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此诗所描述的工具的作用是( )A、灌溉 B、耕地 C、鼓风 D、播种
-
9、唐太宗曾对侍臣说:“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这反映出唐太宗( )A、知人善任 B、以民为本 C、广纳贤才 D、虚心纳谏
-
10、我国古代先民非常注重兴修水利,都江堰和隋朝大运河这两项工程都( )A、推动了国家统一的完成 B、促进了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C、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
11、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已经实现从外交大国到外交强国的转变,赢得世界的赞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1949—1955年我国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49年
毛泽东向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
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
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
1955 年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在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
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并列举我国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重要外交原则与方针。
(2)、材料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发生在哪个年代,并列举这一年代两件外交上的大事。
(3)、材料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Ⅱ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摘编自人民网《大国外交》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今天,形成了怎样的外 交布局?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中国外交发展变化对你的启示。 -
12、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制度建设创新现代化】
材料一小明同学在阅读了相关文献后,整理了下列材料
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202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讲话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2024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材料一内容,归纳两种政治制度的相同点。
(2)、【精神不朽助推现代化】材料二 小刚同学观看了以下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经典历史电影
从材料二三部影视作品中任选两部,对影视作品主人公的主要事迹进行解说,并 概括他们所彰显的时代精神。
(3)、【祖国统一共享现代化】材料三 小红同学在分析了许多数据后,整理了下列表格
澳门本地生产总值
澳门居民存款总额
旅客到访澳门人次
澳门企业总数
成就
回归之初,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519亿澳门元,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
达3010亿澳门元
2023年底,澳门居民存款总额逾7000亿澳门元,较1999年增长了8倍多
1999年,仅700万人次旅客到访澳门,截至 2024 年12月7日,这一数字已达3254.5万
截至 2024年 9月,澳门企业总数达6461 家,比深合区成立时增长39.3%
——摘编自《劲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数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根据材料三,概述澳门回归祖国后获得新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澳 门取得以上发展成就的原因。
-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如下两幅图反映了 “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情景。
材料一中“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 据湖南省1954年对9个县的9个乡调查,贫农由于平均亩产比中农全年 收入比中农少38. 83%O又根据福建省同年对8个县的8个乡调查,贫农占当地农户总数的 14.1%,而只占当地耕地总数的9. 88%,耕牛总数的4. 20%,主要农具的9. 47%,其中40%的农户粮食不够吃,25%的农户出卖劳动力,31%的农户家庭负债。——摘编自范守信《土改后的中国农村和党的互助合作政策》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生产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 如下为农村改革前后变化情况表(注:食品开支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称作恩格尔系数。其数值越小,说明生活越富裕;数值越大,则说明生活水平越低)时间
人均纯收入
人均住房面积
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恩格尔系数
1978年
134 元
8.1平方米
0.39台/百户
67.7%
2010年
5919 元
33.6平方米
111.8台/百户
41.1%
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农村改革前后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 得益于哪一制度在农村的施行?
(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面貌不断发生变化的认识。 -
14、《2024年中国高铁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高铁建设不仅实现了国内的快速到达,还积极参与国际高铁项目,通过技术输出和合作影响世界。这说明了( )A、我国铁路运输全部改为高铁 B、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成就斐然 C、我国铁路技术不再需要与国外合作 D、全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
15、为热烈庆祝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八年级(1)班决定办一期“探索宇宙的奥秘•共筑航天强国梦”的主题板报。下列成就适合入选宣传素材的是 (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第一艘航空母舰交接入列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屠呦呦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
16、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火箭军的前身是( )A、网络空间部队 B、空军 C、战略支援部队 D、第二炮兵部队
-
17、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 )A、胡锦涛会见连战 B、《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 C、“九二共识”的达成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19、 2025年宣汉县政府工作报告: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93. 4%, •••…清溪河成功创建国家幸福河湖,土壤质量安全稳定,实施储备林项目2个,完成营造林4. 24万亩。”这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
20、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会议
内容(部分)
A
中共十二大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中共十三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中共十五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