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对下列抗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 2、如表为不同报刊对西安事变的报道。据此可知(     )   

    报刊

    标题内容

    《西北文化日报》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东京日日新闻》

    匪贼张学良等……两京政府紧急会议决定

    《大公报》

    张学良竟率部叛变,蒋委员长被留西安

    A、张杨“兵谏”得到全国认可 B、日本的报道更为可信 C、西安事变扭转时局 D、报道叙述受立场影响
  • 3、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       )
    A、湖南、湖北 B、广东、广西 C、山东、山西 D、江西、江苏
  • 4、某学校历史展板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由此可知,该历史展板的主题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土地革命 D、一二•九运动
  • 5、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他将这一观点纳入了自己的革命纲领,该纲领具体解释为(     )
    A、平等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族主义 D、民生主义
  • 6、图片也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

             

    A、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7、为加强对我国东南边防的管理,1885年清政府建立了(       )
    A、台湾行省 B、广东行省 C、新疆行省 D、海南行省
  • 8、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4年,石达开、杨秀清等人向洪秀全报告:士兵日益增多,应设法解决军粮问题,要求“照旧交粮纳税”。洪秀全同意了他们的奏请。这说明(     )
    A、先进领导人向西方寻求真理 B、平均分配土地原则被放弃 C、旧有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废除 D、太平军抗击清军斗志昂扬
  • 9、电影(十二生肖)精彩纷呈,票房大卖,遗失在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中最后四个兽首终于回到祖国(电影剧情)。这些兽首铜像遗失于(     )
    A、1842年 B、1856年 C、1860年 D、1858年
  • 10、2024年6月3日,各地纷纷举办活动,纪念中国近代史和世界禁毒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185周年,这件大事是指(     )
    A、虎门销烟 B、辛亥革命 C、金田起义 D、收复新疆
  • 11、【战争与世界格局】

    材料一   两次工业革命简表


    发明者的身份

    能源

    领先的国家

    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工人

    A

    英国

    蒸汽机用了80多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家

    电力、石油

    美国、B

    电动机用了60多年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阅读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A和B处分别指的是什么?试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有何联系?
    (2)、材料二中的会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以材料二中会议为基础,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秩序?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 12、从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到21世纪的今天,资本主义走过了近700年的历史。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确立、巩固、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须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这一学说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蔡跃蕾、张伟《史海回眸:罗斯福“新政”复兴美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指的是什么?“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在“公民自由”上取得怎样的重大成果?
    (2)、材料中二的“旧制度”指哪一制度?“西方的脚步”指的是哪些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及新政中救济(Relief)的具体举措分别是什么?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借鉴哪些经验?
  • 13、对下边漫画反映的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一政策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B、这一政策成功抵御了西方的侵略活动 C、这一政策推行阻碍中外交流 D、这一政策造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局面
  •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东汉(25年-220年),三国(229年-280年)

    西汉至西晋官方户口统计图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材料二 下表

    西晋时北方诸州及徐之淮北,共有户约百四十万户,以一户五口计,共有口七百余万,则南渡人口九十万,占其八分之一强。

    ——谭其骧《长水集》

    “这里的草很茂盛,这里的树很高大。这里的土是潮湿的泥。”具备了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罗宗真《六朝时期的江南农业经济》

    至于元嘉(宋文帝年号)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

    ——(南朝)沈约《宋书》

    材料三   曾有许多游牧部族侵入中国,甚至还取代某些王朝而代之;但是,不是中国人被迫接受入侵者的语言、习俗或畜牧经济,相反,是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东汉后期到三国时期全国人口的总体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江南地区发展的有利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一事件最能证明“入侵者总是被迅速、完全地中国化”?有何具体措施(至少写2点)?
  • 15、某班围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分组展开项目式探究,并依据各自研究角度搜集了如下素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组别

    素材

    研究角度

    第一组

    图1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政治

    第二组

                        

    图2 秦半两钱                    图3 汉五铢钱

    经济

    第三组

    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

    ——摘编自《汉魏六朝时期的教育变革》

    思想

    第四组

    秦朝制定“车同轨”法令,全国车辆使用同一宽度的轨距……能够显著减少畜力消耗和车轴磨损,还能够减少商品和旅客运输过程的成本,而且有利于帝国军队带着物资快速到达全国任何郡县。

    ——摘编自肖东发《古代交通地方志》

    交通

    在第二、三、四组中任选一组,帮该小组撰写一份简要的研究报告。

    要求:参照示例,结合素材信息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研究思路,结论明确。

    【示例】研究角度:政治

    研究思路:从组内搜集素材看,秦朝建立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结合相关知识并深入分析可发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研究结论: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统治,维护了国家统一。

  • 16、七年级历老师以“漫谈学史方法”为主题设计以下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学会阅读历史地图】

    材料一   历史地图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地理状况,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摘自冯天瑜、杨华《中国文化史》

    任务二 【掌握历史纪年法】

    材料二   历史纪年法主要包括干支纪年法,王位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公元纪年法四种。

    商鞅方升

    左壁铭文刻:“(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官职名)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底部铭文刻:“(秦始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不统一)歉疑(疑惑不明)者,皆明壹(统一)之”。

    任务三 【从出土文物中获取信息】

    材料三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从文物中获取信息,主要从三个方面(角度)入手: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①春秋时期青铜牺尊

    ②战国铜壶

    ③商后期司母戊鼎

    ④西周早期利簋

    整体为牛形,牛鼻上穿有一环

    壶身刻有水陆攻战等场景

    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腹内铭文记载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时间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什么特征?其中广汉三星堆遗址位于图中的哪一个文化圈?
    (2)、请判断材料二中两则铭文使用的纪年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左壁铭文和底部铭文记载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件青铜器,说明该青铜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 17、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20窟的主佛造像,鼻梁与前额平直,眼大而唇薄,具有明显的古希腊艺术的痕迹;而长长的眼睛,则是北魏鲜卑人种的特殊标志。这体现了该时期(     )
    A、文明交流互鉴 B、科技领先世界 C、人民笃信佛教 D、南北政权对峙
  • 18、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据此可知他(     )
    A、善总结,学术价值极高 B、不盲从,不断探索创新 C、成就众,涉及领域广泛 D、治学严,知识功底深厚
  • 19、从东汉末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气候出现逐渐变冷的趋势,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下列现象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
    A、国家分裂割据 B、人口内迁与南迁 C、政权更迭频繁 D、民族交流与交融
  • 20、如下表是《中国通史大师课》某一章的目录名称。该章的标题是(     )

    第五节   八王之乱

    第六节   王马共治

    第七节   诗酒雅集

    第八节   陈朝兴亡

    第九节   五族归华

    A、盛世气象——大汉王朝 B、盛放的时代——隋唐时期 C、乱世与异象——魏晋南北朝 D、动荡分裂——五代十国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