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创办近代工业 C、领导变法革新 D、倡导民主共和
  • 2、下列图片所示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中国人民的抗争
  • 3、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到:“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金田起义 B、安庆陷落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 4、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而之后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D、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 5、某学者指出,“爆发于19世纪中期的这场战争夺去了大约2000万人的生命,包括平民和军人,是当时我国最具破坏性的内战。大片大片的城镇和村庄被摧毁,清政府再也无力恢复其权威和地位了”。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义和团运动
  • 6、2023年10月18日到29日,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举办,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铜像在时隔163年后重聚圆明园。兽首流失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关天培战死虎门 B、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C、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割占中国领土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中国市场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 9、(19分)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某班同学搜集了一些文物资料,打算制作一个专题展板,请你一起来参与。

    (1)、写出老子的主要政治主张。
    (2)、请从以下主题A、B、C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选择上述文物中的两件,说明所选文物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主题:A.社会动荡   B.经济发展   C.思想繁荣   D.文字发展

    示例:

    所选主题

    文物序号

    说明

    D.文字发展

    周成王时期的何尊可以研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

    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可以研究商朝时期的甲骨文

    (3)、请为该专题展板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导览语。(要求:语言精练,逻辑合理。)
  • 10、(18分)农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废除旧的土地制度;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些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的局面。

    (1)、依据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

    成果

    作用

    生产工具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为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耕作技术

    水利工程

    都江堰

    (2)、依据材料二,说明此次改革的目的,并分析此次改革带来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请归纳推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 11、(18分)朝代更替与制度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代更替】

    材料一

    (1)、写出朝代A的名称、B处的时间、朝代C的建立者以及D时期的主要特征。
    (2)、描述材料二发生的制度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制度?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王分封的对象,并分析该制度的作用。
  • 12、 右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研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早期国家的产生 D、民族关系的发展
  • 13、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春秋时期问世的《黄帝内经》总结了医学经验 B、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中原夏商王朝系统的玉礼器 C、“楚辞”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D、《诗经》的代表作《离骚》充分表达了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 14、某校准备编写《中华文明之光》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标题 (  )

    A、诸侯叛乱保疆土 B、司母戊鼎说青铜 C、百家争鸣论时局 D、罢黜百家立儒家
  • 15、某一学派在其学说中主张:“道私者乱,道法者治。”“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子 B、墨子 C、韩非 D、孔子
  • 16、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  )

    A、顺应自然 B、结构精巧 C、功能齐全 D、造福千秋
  • 17、某电视栏目展示了文物“商鞅方升”(如右图),并介绍了它的前世今生。这一文物是商鞅变法中哪一项举措的佐证 (  )

    A、加重刑罚 B、奖励农耕 C、确立县制 D、统一度量衡
  • 18、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战国七雄,干戈不息 C、春秋争霸,中兴伟业 D、周王分封,拓宽疆土
  • 19、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
    A、稳定政局,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扩大统治范围,推动中原文明的扩展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开拓疆域 D、确立周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统治
  • 20、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以人为骑尽作乐”,下联是“炮烙之刑极淫威”,横批是“作茧自缚”。这副对联反映出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
    A、外敌入侵 B、实行暴政 C、人民起义 D、自然灾害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