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这场鏖战耗时2年零9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将血性和信仰发挥到极致,硬生生将“武装到牙齿”的联军从家门口赶回了三八线,最终双方停战,创造了“世界上唯一用步兵围歼机器化部队”的战争奇迹。这里的“战争”指(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 2、在历史的长河中,科技的光芒始终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深刻重塑着经济、社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下面四幅图的内容,从中任选一幅,将其归类到上面相应的板块并说明归类的理由。

    (2)、综合以上内容,围绕“科技发展与国家进步”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3、新中国外交从打破封锁孤立到引领变革,以破局之智应对外交困局,以谋事之姿重塑全球格局,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破局——在孤立中立根本】

    材料一

    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表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

    10

    9

    1

    0

    0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整理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舞 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顾声毅《当代中国外交》

    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数据,指出新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并列举一个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的“中国声音”。 

    (2)、【变局--于博弃中开新路】

    材料二

    建交国家(个)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图(累计)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摘编自《筑梦中国》解说词

    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中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最快的时间段.(只填序号)结合所 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3)、【格局—凭远见铸新格局】

    材料三党把握新时代外交工作大局,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经过持较努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愧,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我国外交布局的特点,并归纳我国推行特色大国外交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发展的认识。
  • 4、某校八年级开展“乡村振兴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究”项目式学习活动,有小组搜集到以下材 料,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材料一

    土地房产所有证

    你们积极加入生产合作社

    公社建立后,在生产和建设事业上,就由原来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到工、农、商、学、兵密切结合的进行多种生产的一个基本单位。

    ——《人民日报》(1958年)

    请将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进行分类:图像史料        ;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只填序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则史料分别反映的重要改革的共同点。

    (2)、材料二

    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对农村政策改革发表了重要谈话,指出:“农村政策放宽后,一些适宜搞包 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 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 体经济。我看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摘编自《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

    根据材料二,判断该纪念馆所在的省份,并指出邓小平对农村政策改革所持的态度及其理由。

    (3)、材料三2023年1—10月,广西全区共投入中央和自治区衔接资金109.01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累计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农业产业强镇55个;整合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9.7亿元重点支持1489个村实施集体经济项目,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733家、发展合作社6.26万家、家庭农场12.56万户;前三季度,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2%,高于全区农民平均增速。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为推动乡 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自《广西乡村振兴新画卷》

    根据材料三,指出广西在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积累的宝贵经验。
  • 5、下表是2012年和2021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关统计数据。这些数据的变化表明(   )

    项目

    2012年

    2021年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7107元

    30307 元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22.8平方米

    41.0平方米

    国内旅游人次

    29.6亿次

    32.46 亿人次

    A、三大改造全面完成 B、互联网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 C、改革开放成就显著 D、我国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
  • 6、 2024年9月29日,海军玉林舰首次靠泊与其“城舰同名”的广西玉林海港码头。“城舰同名”的传统可追溯至新中国成立后,以城市命名军舰成为彰显军民鱼水情、铭记城市贡献的重要方式。据此可知,“城舰同名”的传统(   )
    A、强化了国防建设与地方发展联系 B、标志着我国海军已实现现代化 C、说明了我国军队改革已全面完成 D、规范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 7、近年来,海峡两岸举办“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等大型交流活动,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等文化品牌。这说明海峡两岸(   )
    A、政治分歧消除 B、贸易高速增长 C、科技优势互补 D、文化交流密切
  • 8、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强调:“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这表明(   )
    A、英国已经放弃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B、收回香港主权是民心所向 C、“一国两制”成功解决香港问题 D、中英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
  • 9、 “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各民族同胞共同庆祝、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的开展(   )
    A、消除了民族文化差异 B、推动了各地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D、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10、广西农贝贝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智能化的中央集蛋分选系统,实现每小时精准分选6万枚鸡蛋的新标准。这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绿色发展 D、共享发展
  • 11、下图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历程年代尺。其中③处对应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12、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相对落后。1990年后的浦东 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为了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的这一巨变主 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优越 B、国家政策支持 C、交通设施完善 D、人民辛勤劳动
  • 13、下图为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其中第二个快速增长期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4、“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 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材料旨在(   )
    A、强调要开展拨乱反正 B、明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宣传社会主义优越性 D、主张加快落实八字方针
  • 15、“大跃进”运动中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等口号,这反映出“大跃进”运动中(   )
    A、科技进步成果显著 B、农业生产全面恢复 C、经济措施脱离实际 D、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 16、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特点是(   )
    A、企业由公私共同经营,按比例分配利润 B、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帮助 C、企业归国家所有,工人成为生产主人 D、企业归集体所有,实行统一生产安排
  • 17、某班正在制作“走进劳动模范,追求时代精神”板报,你认为板报的“时代精神”处最适合填入的内容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18、某班将模拟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下列适合作为发布会发言主题的是(   )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说明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西部大开发和脱贫攻坚”实施情况
  • 19、“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这首歌谣中提到的成果取得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土地改革时期 C、中共八大召开期间 D、改革开放时期
  • 20、下图设计所纪念的战争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解放了中国农村生产力 C、全歼了美国现代化军队 D、扩大了中国国际影响力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