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下面是魏晋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消弭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巩固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C、加剧了中原政局的动荡 D、结束了政权分立的割据状态
  • 2、西汉时秦岭淮水以北有74个郡,秦岭淮水以南有29个郡,西晋时两地郡数则分别为86个、76个。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B、政治中心开始实现南移 C、西汉的疆域比西晋小 D、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 3、下表是东汉末年两位杰出政治家的作品。这反映了两者共同的志向是(     )

    龟虽寿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师表诸葛亮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A、构建和谐社会 B、实现国家统一 C、坚持以民为本 D、追求天下大同
  • 4、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今新疆、青海、陕西等省份发现了一些萨珊王朝(224—651年)的银币和“波斯锦”,还有拜占庭金币等。这可用来说明(     )
    A、丝绸之路是中外交流通道 B、中国与欧洲建立直接联系 C、游牧民族加速封建化进程 D、贵金属全面取代实物货币
  • 5、下表是东汉部分显赫高官的信息。据此可知,东汉时期(     )

    姓名

    人物

    简介

    窦宪

    汉章帝章德皇后之弟

    功比卫青及霍去病,但飞扬跋扈,后被灭杀

    梁冀

    汉顺帝之妻弟

    当朝第一权臣,甚至诛杀皇帝

    阎显

    汉安帝的妻族

    专断朝政,废皇太子,立少帝

    A、选官强调血缘关系 B、外戚专权危及统治 C、士族门阀专横跋扈 D、官僚政治陷于瘫痪
  • 6、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体现汉代某项政策的漫画。据此可知,该政策的实施(     )

    A、消除了朝廷与诸侯间的矛盾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杜绝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D、促进了西周分封制的发展
  • 7、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实行严刑峻法,导致农民起义爆发。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鼓励生产,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由此可见,汉朝(     )
    A、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B、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 C、否定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
  • 8、一队派往北部边境的戍卒因下雨误期,按照国家法律不能如期赶到戍地将被处死,于是铤而走险,“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大泽乡起义 B、国人暴动 C、黄巾起义 D、七国之乱
  • 9、秦始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了70多万人,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秦朝有如此大规模的动员和组织能力,主要是由于(     )
    A、实行思想专制的政策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通往各地的驰道 D、统一了度量衡制度
  • 10、秦朝的度量衡器,由官府制作模具,加封鉴印,全国统一校验,并以法律规定度量衡器具允许误差的标准和超出标准的处罚办法。秦朝此举旨在(     )
    A、建立国家质量标准 B、抑制商业发展 C、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D、巩固国家统一
  • 11、秦朝时,户籍的保存与管理、赋税徭役的征调以及地方军队的基本编制都是以县为单位。据此推知,秦朝的县制(     )
    A、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B、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C、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 D、保证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12、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
    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 B、皇权世袭的特点 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D、中央集权的加强
  • 1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灭六国后,以原来秦国通行的字体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以小篆为规范化字体,统一了全国文字。这一举措(     )
    A、是秦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 B、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C、促进了小农经济的蓬勃发展 D、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 14、战国时代,一位思想家向各国君主提出治国方略,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还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该思想家是(     )
    A、墨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 15、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儒学复兴 D、无为而治
  • 16、公元前256年,在“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思想的指导下,秦昭(襄)王任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一举将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成都平原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军事粮仓。由此可见,秦国修建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     )
    A、便利商品贸易流通 B、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C、治理长江洪水泛滥 D、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 17、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地方很富足,街上人很多,众人把衣袖举起来像帐幕,每人挥一把汗,简直像下雨一样。”由此可见,此时齐国(     )
    A、交通发达尽享地理优势 B、成为中原地区经济中心 C、变法在各国中最富成效 D、社会经济有了重大发展
  • 18、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的“诸华”(亦称“诸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与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由此可见,春秋争霸战争促进了(     )
    A、各国改革 B、民族交融 C、技术进步 D、思想繁荣
  • 19、西周初年,诸侯须经周天子授权才有征伐小国之权。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大国不经授权兼并小国成为常态。这反映了当时(     )
    A、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B、周天子权威消失殆尽 C、思想文化空前活跃 D、诸侯国经济快速发展
  • 20、下表是“山”字在不同时期的字形。这说明了(     )

    二里头遗址的象形符号

    郑州商城遗址的陶符

    甲骨文

    A、二里头符号批量出现 B、商城陶符有明显的形态差异 C、三种符号有承续关系 D、甲骨文是一种较成熟的文字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