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 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

    生……。”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A、需求增长刺激新技术的发明 B、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D、生产经验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
  • 2、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兴起的原因包括……………………(   )

    ①欧美国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②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③垄断组织对外扩张获得物质基础 ④新技术发明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领先的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
  • 4、19世纪末,人们能乘坐的最快捷的交通工具是飞机。…………………( )
  •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内燃机的发明。………………………(   )
  • 6、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的工厂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就向欧洲派出数以千 计的留学生,并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等。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说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转折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对待农奴制的不同态度。 他们不同的态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 7、变式: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之一。从下面俄国两次改革的内容中可得出它们的共同影响是……………………………………( )

       彼得一世创建常备军,鼓励兴办手工工 场,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提倡学习西 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可以 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A、都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 B、都动摇沙皇专制统治地位 C、都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D、都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 8、右侧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 ( )

    A、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 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道路 D、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进步
  • 9、历史学家爱德华 ·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 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 着过去……”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1861年改革……( )
    A、增强俄国实力,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C、具有不彻底性,依然存在农奴制的残余 D、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10、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在某场战争前夕这样预测时局:“……自那时 (1815年)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①这场战争是指克里木战争,最终俄国获胜

    ②“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的制约

    ③“俄国知识分子”希望全面学习西方科技

    ④当时俄国落后,这场战争加速了新的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圣彼得堡地区是彼得一世通过与瑞典的战争夺取的,在这次战争中,俄国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十二月党人的英勇奋战 B、得到了叶卡捷琳娜的支持 C、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通过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
  • 12、下列场景在18世纪的俄国不可能看到的是……………………………( )

    ①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②沙皇的军队远征

    ③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④西化的俄罗斯贵族

    A、 B、 C、 D、
  • 13、“他被称为……大帝……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 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他”推行的改革……………………………………( )
    A、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B、使俄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 C、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废除了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
  • 14、1861年农奴制改革彻底消除了农奴制的残余,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15、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俄国在克里木战争战败。
  • 16、彼得一世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17、 某校九年级某班的同学们以《经济危机下的资本主义世界》为主题收集了如下资料,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相同困境】

    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状况表(与1929年相比)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产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总量

    -70%

    -69.1%

    -50%

    -6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不同选择】

    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

    ——罗斯福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块面包!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

    ——希特勒

     

    内求国基之巩固,外谋国运之发展……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之地位的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

    ——广田弘毅

    (1)、出现“相同困境”与哪一事件有关?表格中的信息体现了它的哪些特点? 
    (2)、结合材料,谈谈美国和德国、日本分别作出怎样的“不同选择”来摆脱 “困境”。
    (3)、美国和德国、日本的“不同选择”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从这次“相同困境”的“不同选择”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18、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的事件分别为 ………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变式:意大利、德国、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共同特点有………………( )

    ①由法西斯党控制本国政权 ②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③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建立 ④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 恐怖主义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就出现了“国家恐怖”,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建立军部 ②残酷迫害犹太人

    ③焚烧进步书籍 ④制造“国会纵火案”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