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社会结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政治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交往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绝对王权国家采纳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各国君主需要一批富于生气的新人来充当推行者,或者是由于王室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只得靠卖官鬻爵来弥补财政亏空,在欧洲各国都出现了一批出身市民和资产者的人士进入贵族阵营的现象。而一部分贵族转而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获取较多的利润,出现了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趋势。至于在法律、政治和文化观念上彻底摧毁等级制度的任务,则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
——摘编自沈汉《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
材料二 新兴的工业家不但在经济特征上,而且在社会特征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家——手工工场主。被统治阶级的面貌也随着工业化进程被彻底改观。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所有的城市、乡村破产者忝列其中,从长远和整体利益来看,他们是一致的——需要共同反对资本对他们的经济剥削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三 1924—1970年英国财富在各部分人中的分配比例表
1924—1930年
1951—1956年
1965年
1970年
上层1%
57.7%
40.9%
31.9%
28.2%
上层5%
80.1%
66.7%
56.8%
54.0%
上层10%
87.9%
77.6%
70.3%
65.4%
上层20%
93.6%
83.6%
85.4%
81.5%
下层80%
6.4%
16.4%
14.6%
18.5%
注:表格中百分比均指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摘引自鲁宾斯坦《英国的财富与不平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结构的新变动及成因。结合所学,写出1789年法国颁布的有利于“摧毁等级制度”的文献名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兴的工业家”出现的根本推动力。19世纪中后期,为反对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分别是什么?(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材料三的数据变化,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
2、城市发展反映社会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城邦的公民大多数躬耕垅亩,住在乡村。由于实行公民轮番执政,城邦中不存在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城市连同属于它的土地是一个经济整体”。城市既是民选的官员施政的中心,也是全体公民集会、参政和举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城邦国家一般只有一个本土中心城市,它是城邦国家之根本。城市在战争中具有很强的军事功能,一旦失守,就意味着城邦的灭亡。
——摘编自张南、周伊《春秋战国城市与古典希腊城市比较论》材料二
中古时期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
材料三
19世纪,英国领导了世界城市化的浪潮。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生活被城市化了,英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到1900年,工业化国家中至少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1800年,欧洲人口达10万的大城市仅有20座,西半球一座也没有。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150座。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四
二战后,法德两国试图实现和解。两国地方上自发的友好城市活动,恰好是对国家政治层面的补充。1948年,法德市长圆桌会议召开,提出要在和解的精神下发起积极的交流活动。同年,法德建立了第一组友好城市关系。20世纪50年代,法德友好城市已经达到130例。1963年,《法德友好合作条约》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合作。1963—1969年,法德友好城市增加到400多例。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城市的特点。(2)、“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古时期形容西欧城市的一句谚语。从表格中任选两个特许状作为证据,说明你对该谚语的理解。(3)、依据材料概括19世纪世界城市的发展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法德友好城市建立的时代背景,并就法德友好城市的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
3、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深受两极格局的影响。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德国分裂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欧盟成立
-
4、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其影响是( )A、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消除了社会贫富差距 D、有助于摆脱经济“滞胀”
-
5、“这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指的是( )A、凡尔登战役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莫斯科保卫战
-
6、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其中,“全球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德国突袭波兰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德国入侵苏联
-
7、1921年,苏俄政府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上述举措属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
8、凡尔赛体系曾被称为“胜利者的蠢事”。这主要是指该体系( )A、巩固了欧洲的中心地位 B、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C、助长了法西斯主义势力 D、埋下了国际冲突的祸根
-
9、下图为 1930 年委内瑞拉为纪念解放者先驱玻利瓦尔逝世100 周年而铸造的肖像徽章。玻利瓦尔的主要功绩是( )A、开拓了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B、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领导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D、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10、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第一国际”成立 D、列宁主义形成
-
11、18 世纪后期,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这段话主要描述的是( )A、三角贸易 B、工业革命 C、太平洋贸易 D、新航路开辟
-
12、中国的罗盘传入西方后,被广泛应用于航海,成为新航路开辟的( )A、主要原因 B、技术条件 C、动力来源 D、物力保障
-
13、《共产党宣言》指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位“大人物”是(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薄伽丘 D、莎士比亚
-
14、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宣称:“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指罗马)汇合。”这段材料反映了罗马帝国( )A、商业空前繁荣 B、农耕技术发达 C、文化广泛传播 D、社会陷入危机
-
15、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的是( )A、古巴比伦人 B、古印度人 C、古埃及人 D、印第安人
-
16、欧洲文明历史悠久,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意识的觉醒)
材料一 意大利是一个富裕的国家,它的城市佛罗伦萨是当时世界有名的工业中心,水上城市威尼斯连接着东西方的航运,这些都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一方沃土,让它的萌芽可以在这里汲取营养、茁壮成长。从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耀眼夺目,灿若霓虹。
——摘编自《文艺复兴:中世纪的觉醒》
(世界地理的发现)
材料二
(殖民扩张的罪恶)
材料三 17世纪到19世纪,美洲大陆黑人奴隶的价格从400美元上涨到2000美元,奴隶贩子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他们又从美洲将大量的黄金、白银以及糖、烟草、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这些不义之财成为奴隶贩子创办企业的重要资本来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文主义具有怎样的内涵?列举一例该时期取得的文化艺术成就。(2)、根据材料二,指出“发现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是哪两条航线?(字母表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主要依据。(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图1):太阳神、正义神沙马什授予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下部(图2):法典具体条文。
材料二 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
——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
材料三 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四 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占有总人口1/6的人享有了民主权利,才使雅典国家与古代其他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它已在思想和传统上为后来所有类型的西方民主和法治奠定了基石。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古代两河流域除《汉谟拉比法典》外的另一主要文明成果。(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目的。(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埃及法老当年修建金字塔的目的。(4)、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君主统治的共同特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上古时代东西方政治制度不同之处。 -
18、依据下列三幅油画中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概括的主题应是( )A、人性之光一文艺与人的解放 B、寻梦东方一艰难的探险之路 C、问道政治一不同选择的革命 D、技术创新一机器生产的时代
-
19、李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集了以下史实,据此判断,她研究的主题是( )
《汉谟拉比法典》
《韩非子》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A、文明多样性 B、古代法治建设成就 C、文明交流互鉴 D、东西方文明的比较 -
20、小历同学进行“古代世界文明”的研究性学习,图7是他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推测他研究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罗马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