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请以“法制建设推动社会发展”为观点,结合世界古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200字左右。
  • 2、16世纪的欧洲,一场“着装革命”迅速崛起。人们不再将衣服视为对家族传承的象征或对后代的长期投资,他们开始穿戴以往贵族专属的丝绒、皮草,并通过独特的剪裁展示个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的扩张 B、人文主义的影响 C、商业革命的推动 D、宗教信仰的变化
  • 3、2023年12月,上海博物馆推出“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展览18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珍品真迹与18件中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让观众感受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与交融。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实际上就是复古 B、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C、达·芬奇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D、莎士比亚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最后的晚餐》充分展现人文主义内涵
  • 4、观察“阿拉伯帝国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A、从地图可看出,帝国东部疆域最远抵达印度河流域,与古代印度文明区域相邻 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创立伊斯兰教,随后以此为起点推动阿拉伯半岛统一 C、图中绿色区域为7世纪末阿拉伯帝国的最大疆域,此时帝国已征服整个欧洲地区 D、阿拉伯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通过帝国的扩张传播到欧亚非各地
  • 5、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主持编撰的《罗马民法大全》于公元529年首次颁布。这一重要法典的颁布时间属于(     )
    A、5世纪初 B、6世纪初 C、5世纪末 D、6世纪末
  • 6、13世纪英国温彻斯特主教庄园的档案记载:当地农奴通过集体向法庭申诉,最终确认了他们的一项权利——“当农奴为领主运送干草和谷物时,领主必须为此支付报酬”。据此可知,庄园法庭(     )
    A、根本上改变了农奴的依附地位 B、仅是领主推行专制统治的工具 C、主要依据罗马法保护了农奴的财产权 D、在维护领主利益的同时,也依习惯处理佃户诉求
  • 7、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儒略历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该历法是谁命人制定的?(     )
    A、伯里克利 B、亚历山大 C、凯撒 D、屋大维
  • 8、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被描绘成拥有人的形体,有和凡人一样有爱恨情仇与欲望争斗,会嫉妒,也会犯错。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A、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 B、体裁丰富,故事多样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强调“神权至上”的观念
  • 9、“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由国库开支。”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A、罗马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B、罗马奴隶制经济繁荣昌盛 C、罗马进入帝国发展的黄金时期 D、统治者奢侈腐化导致帝国财政负担加剧
  • 10、史料显示:“雅典城邦中,前来经商的外邦商人、在庄园劳作的奴隶,以及操持家务的妇女,约占城邦人口总数的2/3,但他们既不能参与公民大会投票,也无权担任公职,甚至没有资格旁听议事。”该材料意在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是古代世界最完美的民主模式 B、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C、因频繁召开公民大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D、民主范围狭隘,外邦人、奴隶、妇女无政治权利
  • 11、在古印度,有三个好友聚在一起聊天。甲说:“我常年在华氏城的市集倒卖粮食与手工制品。”乙接着说:“我追随城主处理领地事务,偶尔还要领兵抵御周边部落的侵扰。”丙则表示:“我负责在都城神庙主持祭祀仪式。”由此推断他们的社会地位(     )
    A、甲最高 B、乙最高 C、丙最高 D、一样高
  • 12、《吉尔伽美什史诗》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在苏美尔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这种文字应该是(     )
    A、楔形文字 B、甲骨文 C、象形文字 D、梵文
  • 13、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由于需要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这反映了古埃及人(     )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融合吸收外来文明 C、善于总结自然规律 D、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 14、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与时代潮流”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王朝更替】

    材料一   夏商周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约公元前207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年

    亳、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幽王

    【制度创新】

    材料二

    材料三

    【时代潮流】

    材料四   这是一本关于商鞅变法内容书籍的一部分目录

    一、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

    二、经济

    5.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6.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7.统一度量衡

    ……

    三、军事

    8.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

    (1)、请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填上①②③相关内容。

    ④“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夏商西周更替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填上材料二A、B相关内容。
    (3)、材料三的图示是七年级(1)班一位同学在学习到某一制度时整理的笔记,请问这一制度是什么?该制度有何作用?
    (4)、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是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最能体现社会性质变革的措施是(填序号)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秦国和战国后期形势有什么影响?
    (6)、说说商鞅变法给我们留下哪些启示?
  • 15、《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
    A、灵渠的开凿 B、郑国渠的开通 C、黄河的治理 D、都江堰的修建
  • 16、“他”任用管仲为相,采取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实现富国强兵,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晋文公 B、越王勾践 C、楚庄王 D、齐桓公
  • 17、“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这是国宝级文物“青铜利簋”内壁铭文的部分内容。它为我们研究三千多年的一场关键战役提供最直接都实物证据。这场“关键战役”是指(     )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阪泉之战 D、长平之战
  • 18、下图文物曾深埋于二里头村的泥土中。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  )

    A、远古的人类活动 B、夏朝的文明进程 C、商朝的铸造技术 D、西周的等级制度
  • 19、如下是同学们经过查阅史料后制作的两张房屋设计展示卡。据此推断,这两处房屋的设计者最有可能是(     )

    A、原始社会自然条件的恶劣 B、自然环境对先民生活的影响 C、原始人类生活方式的进步 D、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历史
  • 20、新石器时代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以下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共同反映了(     )

    图1 骨耜

    图2 碳化稻粒

    图3 猪纹陶钵

    图4 人面鱼纹彩陶盆

    A、人类的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的传说 D、早期国家产生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