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1859年洪仁玕拟定《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科技、兴办工厂、发展工商业。这两份纲领的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阶级对土地诉求的变化 B、太平天国从反封建转向反侵略 C、中国开始向先进的西方学习 D、传统农耕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的碰撞
-
2、“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此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3、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九年级同学以“文明之光”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不同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展示文献——认识古代法制文明】
(1)第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了《汉谟拉比法典》和《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这两部法律分别出自哪个国家?概括这两部法律的相同之处。
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汉谟拉比法典》
债务法规定债权人可以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将其变卖为奴或处死。家庭法给予了家长对其家庭成员的绝对权力,可把子女出卖为奴。该法典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任务二【呈现地图——了解古代文明交流】
(2)第二组同学呈现了如下两幅地图,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反映的文明交流方式,并结合图中信息简述相关历史事件对文明交流的影响。


图一 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 图二阿拉伯数字与造纸术的传播示意图
任务三【明晰制度——阐述古代政治文明】
(3)第三组同学整理了古代史上的制度建设。请你从下面的制度中任选三例,以《制度建设·见证国家治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
中央集权制 民主政治 庄园制度 封君封臣制 日本天皇制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汉谟拉比法典》第282条
材料二 (乔达摩·悉达多)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摘编自课本
材料三 下图是古代亚非文明区域分布图。
(1)、材料一中的法典出自哪一文明古国?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法典的实质。(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该宗教的创立在当时是针对哪一社会制度提出的?(3)、结合材料三的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非文明古国为什么都诞生于大河流域? -
5、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传入欧洲。阿拉伯的医学,主要来源于希腊医学,一部分则来源于波斯医学。材料说明( )A、阿拉伯帝国是当时疆域最大的国家 B、阿拉伯文化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 C、阿拉伯人保存并传播了东西方文化 D、阿拉伯帝国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
-
6、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A、幕府统治 B、天皇统治 C、大化改新 D、鉴真东渡
-
7、查士丁尼一生充满着传奇,他试图恢复古罗马帝国的荣光,打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疆域。但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遗产有( )
①《法学汇纂》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新法典》 ④《十二铜表法》 ⑤《法理概要》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 -
8、博洛尼亚大学处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研究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材料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C、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D、具有较大的自治权
-
9、某学者认为:“西欧中世纪城市是靠工商业维持生存,争取自治权利的努力使其自身成为新的共同体,并从内部生发出新的社会元素”。这里“新的社会元素”主要指( )A、自由农民 B、早期资产阶级 C、封建领主 D、工人阶级
-
10、下列对西欧封建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A、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B、庄园领主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对外贸易 C、庄园里的农民可以自由离开庄园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对农民毫无用处
-
11、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教皇的权力高于一切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
12、法兰克人原本只是日耳曼诸蛮族中从人数到文明程度都不起眼的一个族群,在“他”出色领导下,王国成为高卢大地的统治者,“他”皈依基督教得到了教会的支持。“他”是( )A、凯撒 B、查理·马特 C、克洛维 D、查理
-
13、古希腊作家将商人和探险家列入英雄行列,这在其他地方是无法想象的事,例如,同时代的中国他们更重视农民、士兵与学者。造成希腊和中国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传统民族习惯 B、社会政治制度 C、文化学识修养 D、自然地理环境
-
14、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惑。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英雄情结的产物
-
15、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来针砭时弊。下列这幅漫画反映了( )
A、《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B、古代罗马奴隶制度的实质 C、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D、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 -
16、著名思想家顾准在论及古希腊政治制度时说:“直接民主只能行使于“城邦’。其主要的依据是城邦( )A、具有小国寡民的特点 B、具有独立自治的特点 C、都在伯里克利统治下 D、有利于形成平等互利的观念
-
17、佛教教义中含有反对古印度等级制度的是( )A、忍耐顺从 B、独尊安拉 C、众生平等 D、消除欲望
-
18、人类文明是多样的,各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读图·析史料】
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按史料类型划分图片所示内容属于文献史料的有(填序号)。图片所示内容属于实物史料的有(填序号)

①按斯芬克斯的形象建造的狮身人面像
②屋大维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命人制造的银币,银币一面时具有希腊风格的斯芬克斯的形象


③《荷马史诗》
④《查士丁尼法典》
(2)、【填表·识智者】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探索与引领。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上表填空。历史人物
贡献
苏格拉底
主张人应该A_____,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释迦牟尼
公元前6世纪,在古印度创立了B____(宗教),其教义影响了亚洲多个地区的文化发展。
C______
东征,并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_____
文艺复兴的先驱
(3)、【赏文·悟思想】
材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人文主义者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号召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肯定“人”的价值和自由的权利。人的高贵被赋予新的内涵,用个性解放反对宗教的桎梏。——摘编自吴稚平《“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4)、【小结·写收获】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交流的途径主要有哪两种。并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看法。 -
19、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以及鞋帽、衣服、工具等日用品,基本上都由庄园自己生产。庄园还设有法庭,审理庄园内部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图2
11世纪起,西欧城市普遍兴起。城市居民通过斗争或赎买等方式获得自治权,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城市商业活动日益繁荣,商人阶层逐渐壮大,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同时,城市对文化教育的需求增加,大学应运而生,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成为传播知识和思想的重要场所。
——摘编自[英]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材料三

图3
14世纪初,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业已经普遍地使用雇佣劳动。……毛织工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佛罗伦萨国际贸易、银行业的发展,使佛罗伦萨市民阶级的手中掌握了巨大财富,这正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早期文艺复兴运动的物质基础。
——摘自王乃耀《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经济之考察》
(1)、根据图1指出庄园的所有者。根据材料一概括庄园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双重属性。(2)、根据图2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依据材料二,归纳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对经济和文化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3)、根据图3指出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生产经营方式出现了哪些新形式?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在经济上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
20、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每一次重大跃迁都镌刻着制度革新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部男性公民组成,每10天在雅典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大会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决。
——摘编自《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落,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为了应付频繁的战争,查理·马特进一步推行封臣制,越来越多的高级官吏、主教、修院长等也得到采邑,成为国王的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的观念日益流行。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材料三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总之,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制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在哪位执政官执政期间发展到了高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图片进行简要说明。说明文字包含内容(是什么)、背景(为什么)、意义或影响(怎么样)三部分,字数100字左右。(3)、材料三中日本历史上的这次革新史称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此次革新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