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战国时最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
    A、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日食 B、农历诞生 C、留下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D、测定24个节气
  •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发生在(     )
    A、尧舜禹时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隋唐时期
  • 3、关于甲骨文的叙述,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夏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 4、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 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5、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     )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学者推断 D、历史记载
  • 6、货币在人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单位:百万银元)。

    年份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数量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1600年

    11—14

    10

    4.4

    1650年

    10—13

    8—9

    6

    1700年

    12

    10—12

    8.5

    1780年

    22

    18—20

    14.7

    ——摘编自后智钢《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16—19世纪中叶)》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是英镑成为国际货币开始的时代,英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大的盛世。这个时期的辉煌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后英国“世界工厂”的工业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上。而且,只有通过庞大的海外贸易,这种领先地位才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黄金流入,使英国得以积累起雄厚的黄金储备。作为史上第一个被公认的“世界货币”,英镑的兴起和最终的国际化从不同的层面上能探查出皇家海军的庇护。

    ——摘编自李云帆《英镑国际化背后的海洋霸权》

    材料三   下面是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情况表(部分)。

    时期

    演变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20世纪40年代中期—20世纪70年代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20世纪70年代至今

    1976年,“牙买加协议”达成,国际货币体系进入新阶段,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全球主要外汇市场交易额比例来看,美元占主导,但欧元、日元等货币的份额渐长,人民币、卢布的影响力也在上升。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属美洲白银的流动趋势,并分析这种流动产生的世界性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世界货币体系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 7、先进思想如同划破黑暗的一束光,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摘编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摘编自《人权宣言》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人权宣言》体现了资产阶级哪些政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权宣言》的历史进步性。
    (3)、材料三著作的发表标志着哪一重大理论的诞生?请简述该理论指引了欧洲哪些重大事件。
    (4)、综上所述,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8、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具有区域性、多元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契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摘编自【美】朱迪斯·M. 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

    (1)、将材料一中六幅图所示文明成果与其在地图中的诞生地对应写下来。

    ;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古代不同文明交往的方式。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亚历山大征服战争的影响。
    (3)、材料三中,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持何观点?列举两个史实证实此观点。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特点。
  • 9、某次论坛中“汽船的出现”“清朝的衰落和鸦片战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等短语,探究的主题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 10、詹姆士 •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 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 •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 1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政治前提是(     )
    A、瓦特改良蒸汽机并广泛应用于生产 B、工厂制度的确立 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D、君主立宪制首先在英国确立
  • 12、拿破仑说:“它是一只船,把法国革命的行政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拿破仑所说的“船”的指是(     )
    A、《十二铜表法》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 13、这幅漫画讽喻了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后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 )

    A、颁布《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B、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 C、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衡 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
  • 14、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政治方面

    大型工程

    文化方面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阴历、60进制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 15、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对于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17586 次

    46.53%

    法观念

    法、刑

    4548 次

    12.30%

    财富观念

    利、财、富

    4765 次

    12.61%

    公平公正观念

    士平

    4427 次

    11.715%

    道观念

    6367

    16.85^%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实行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C、抗击匈奴,开疆拓土 D、设司隶校尉,加强监察制度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寻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良渚古城遗址

    陶寺古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杭州,距今约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礼器。

    陶寺古城遗址发现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遗址中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多出高等级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身份的礼器。城内还出土小件青铜器和带刻画符号的陶壶。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距今约4100年,遗址中发现了宫殿建筑群。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1)、请说出上述三处遗址的考古发现有哪些共同点,并概括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17、位于安徽境内的凌家滩遗址是中华文明早期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代表。其生活区、高等级墓葬区、公共活动区规划有序。在高等级墓葬中,随葬了极其罕见、数量稀少的玉人、玉龙、玉鹰、玉龟以及大量象征权力和财富的玉钺、石钺等。据此可知(     )
    A、中原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 B、当时已产生贫富和阶级分化 C、精耕细作的农业快速发展 D、人类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 18、文物是历史的痕迹,蕴含着历史信息。运用如下图中的文物可研究(     )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部落联盟 D、早期国家产生
  • 19、迄今为止,云南、陕西、北京、广东等省份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其活动遗迹、遗物。数十万年前,先民们就在不同的地方生存、发展。下列说法最恰当的是(     )
    A、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较高 B、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C、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性 D、早期人类结成群体生活不稳定
  • 20、2023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元谋人、山顶洞人 D、北京人、河姆渡人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