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材料一 见下图。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二 我国流传着大量有关远古先民事迹的传说,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人物。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历史就在身边】
(1)、上图所示石器证明北京人处于什么时代?这些石器能反映出北京人从事哪些活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3)、围绕“探寻历史的途径”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
材料一 见下表。
柳州白莲洞人遗址的考古发现清单
相关结论


穿孔砾石
尾部被敲掉的螺蛳化石


火坑
龟背状石核砍砸器
材料二 见下表。
遗址名称
部分考古发现
①___________
使用天然漆,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大量水稻遗存;出土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等
②___________
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种植粟、黍,饲养猪、狗等家畜;使用弓箭、渔叉等进行渔猎等
材料三 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的部分考古发现。(见下表)
①陶寺古城的墓葬中,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②良渚古城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③良渚古城内权贵的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与城外随葬品稀少的普通墓地对比鲜明。
④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良渚古城的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1)、选择材料一中考古清单中的一项考古发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相关结论。示例:从考古清单中“尾部被敲掉的螺蛳化石”,可以推断出螺蛳是白莲洞人的食物。(请选择除示例外其他三项考古发现中的一项,参照示例写出相关结论)
(2)、根据材料二,写出①②对应的遗址名称。(只填写字母。)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①②处居民生产、生活的共同点。(4)、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面的观点。(只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A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统治者有较强的调动和组织能力。
B当时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
3、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的重要依据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表。
原始人群
体质形态
工具制造
生产活动
观念
北京人
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制作不同类型的石器工具
采集、狩猎
——
山顶洞人
模样和现代人相同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采集、渔猎
有爱美意识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多方面的发展……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摘编自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1)、根据材料一,写出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2)、根据材料二,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指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 -
4、中国古代有女娲制作笙簧、伏羲发明渔网、黄帝缝制衣裳、燧人钻木取火、伯益发明捕兽的 陷阱、舜作箫、少昊之子发明弓和箭等神话性质的传说。这些传说( )A、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 B、蕴含了先民的劳动精神 C、比出土文物的研究价值高 D、证实三皇五帝真实存在
-
5、有学者说,在我国多个早期文明地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广泛吸收各地文明要素。该学者肯定了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A、产生时间最早 B、居于引领地位 C、发展相对独立 D、体系最为完备
-
6、中华民族祭祀黄帝和炎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此举是因为( )A、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和炎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黄帝和炎帝时期出现早期国家 D、华夏族的主体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
7、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就已经进入农耕文明时代。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明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靠采集、狩猎为生 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开始使用打制石器
-
8、如果要实地了解半坡人种植粟的情况,应到( )A、浙江余姚 B、陕西蓝田 C、陕西西安 D、湖北郧县
-
9、人类发展历程中,先后使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劳动。下列劳动工具中,最能直接证明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生产状况的是( )
A、石器 B、骨耜 C、铜铲 D、铁铧 -
10、河姆渡人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因此,最适合他们居住的地方是( )A、
B、
C、
D、
-
11、绘制下图最有说服力的史料依据是( )

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A、史书中的场景描写 B、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牙齿化石 C、周口店的自然环境资料 D、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灰烬、烧骨 -
12、考古学家在元谋人遗址中发掘出一些粗糙的、人工痕迹明显的石器。由此可知,元谋人能够( )A、钻木取火 B、直立行走 C、制作工具 D、从事农耕
-
13、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代去体验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去体验的地方是(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陕西蓝田 D、湖北郧阳
-
14、进入近代,欧洲文明强势崛起,法国是近代欧洲文明的重要发动机之一.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变革先导】
材料 “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显然这一天在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该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7月15日早晨,路易十六听到了大臣的汇报.他吃惊而困惑地问:“怎么,造反啦?”大臣回答说:“不,陛下,是一场革命.”
(1)、材料中的“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哪次革命运动?这次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这次革命对欧洲和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拿破仑是法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风云人物,有人赞他为“欧洲雄狮”,也有人骂他是“科西嘉怪物”,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 -
15、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法制建设伴随着人类从专制走向民主,从无序走向规范。请同学们探究以下问题,感受这一变化历程中的几个精彩片段。
片段一:古代法制起源

片段二:近代美国宪法

片段三:近代法国民法典
(1)、片段一中“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图上浮雕中国王接受神授的权标是在宣扬什么?该法典有何重要地位?(2)、结合片段二材料,填写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中的机构名称或职能。依据该材料举例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体现了什么原则的?
(3)、依据片段三材料,概括《拿破仑法典》所体现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
16、17—18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出台了《权利法案》,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了《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了《人权宣言》。这些文献都有利于( )A、君主立宪的确立 B、联邦体制的建立 C、共和体制的创立 D、资本主义的发展
-
17、17、18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美国、法国相继制定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文件。下列与数字编号对应的法律文件,顺序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 B、《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1787年宪法、《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权利法案》 D、《权利法案》《独立宣言》《拿破仑法典》、1787年宪法、《人权宣言》 -
18、“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场宫廷政变,国王更换了,王位却保留了……但君主制的实质发生变化了,君主专制不再存在,君主立宪制建立起来”。这场“宫廷政变”是( )A、“光荣革命” B、倒幕运动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内战
-
19、绘制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适合下列时间轴的主题是( )
A、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
20、下面内容节选的是15—17世纪部分欧洲国家的殖民历史。它们共同揭示了( )
·1493—1600年,葡萄牙人仅在非洲就掠走了超过27万公斤的黄金。
·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黄金20多万公斤,白银1800万公斤。
·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通过种植园和黑奴贸易获得巨额利润。
A、西欧庄园制度的建立 B、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 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