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们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与这次远征行动相关的是( )A、虎门销烟 B、八国联军侵入北京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和西北大片的领土
-
2、《新青年》所创造的“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
3、下表《檄文》中出现“万户涕泪”是因为( )
A、清帝退位 B、宋教仁被刺 C、军阀割据 D、袁世凯称帝 -
4、造成下表项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项目
时间
变化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
5、孙中山在一篇宣言中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一人冠冕”指的是( )A、黎元洪任副总统 B、袁世凯称帝 C、伪满洲国成立 D、蒋介石任总统
-
6、下表所示的是同学们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标题,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剧本名称:
第一幕:武昌起义
第二幕:民国建立
第三幕:清朝告终
第四幕:约法颁布
A、近代开端 B、国家统一 C、君主专制 D、走向共和 -
7、下图重叠部分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点,应填写( )
A、救亡图存 B、自强求富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
8、如果用力学结构图来展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即下图所示,F1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F2是其发展的阻力。其中F2的阻力主要来自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的剥削和压迫,那么你认为F1的动力可能来自哪些内容( )

①《资政新篇》提出,要学习西方的经济、文化
②在列强的刺激下,以张謇为代表的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
③政府对民间设厂政策的放宽,以及颁布的鼓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④官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
9、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建立了中华民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0、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国家将中国强行纳入“条约体系”之中。下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1、面对近代西方侵略战争所造成的冲击,中国人认真地作出了相应的反应,并形成一股又一股的社会思潮。为应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所造成的巨大冲击,中国人提出了(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C、实业救国 D、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12、为“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满怀热情地投入到一场洋务运动中。下列对洋务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次成功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C、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 D、改变了我国的社会性质
-
13、19世纪60年代,率兵入侵新疆的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是( )A、华尔 B、马神甫 C、阿古柏 D、孤拔
-
14、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A、张之洞 B、张謇 C、李鸿章 D、刘铭传
-
15、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根本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 C、实现“自强”“求富” D、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16、《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通商口岸的地点 D、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17、“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上述内容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明定国是”诏书
-
18、下图为沈阳博物馆展出的“丹青互鉴——清宫画家郎世宁开创的艺术世界”中《圆明园》册。烧毁这一“万园之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 B、英法联军 C、俄国 D、八国联军 -
19、使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 )A、《望厦条约》的签订 B、东学党起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
20、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首次被迫开放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