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受何制度的限制(     )
    A、禅让制 B、种姓制度 C、分封制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工业结构中,轻工业所占比重高达70%以上,而重工业所占比重不足30%,畸形的工业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面对亟需满足人民物质需求和巩固新生国家政权的现实要求,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一五”时期工业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以上材料描述的是“一五”计划的(     )
    A、实施原因 B、主要内容 C、取得成就 D、产生影响
  • 3、下面是张丽同学摘抄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内容。这些内容共同反映出当时西方国家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1897年《北华日报》英国怡和洋行于1897年在上海设立纺织厂,初始资本50万两,配备从曼彻斯特进口的4万锭纺纱机。

    1902年《申报》:英美烟草公司于浦东购地建厂,雇佣华工千余人。

    1902年《大阪朝日新闻》: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1902年在上海设立第一工厂,资本200万日元,纺锤2万锭,主要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廉价棉纱。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洋务运动时引进技术兴办近代企业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4、9世纪中叶,盛极一时的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不包括(       )
    A、法兰西 B、意大利 C、德意志 D、英格兰
  • 5、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1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称为公历。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
    A、公元2025年 B、康熙十五年 C、民国元年 D、农历五月初五
  • 6、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重视文化的民族,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代阿拉伯文化的是(     )
    A、万神庙、《医学集成》 B、《掷铁饼者》、凯旋门 C、儒略历、《掷铁饼者》 D、《医学集成》《天方夜谭》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但丁(1265-1321)

    “人生来不是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美德。”

    彼特拉克(1304-1374)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达·芬奇(1452-1519)

    “和其它科学一样,绘画是一门科学。”

    莎士比亚(1564-1616)

    “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体现的核心思想。

    材料二

    材料三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3)上述材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 8、文艺复兴使得人之为人不断得到历史的肯定。

    材料一:古代中国,人被编排在礼仪秩序里,他的身份可以是某个人的亲人、朋友、君臣、师生,礼制唯独没有安排他作为自己应当怎样。中世纪西欧,人生而为洗脱原罪,在教会规定的一系列繁文缛节中祈求与上帝契合,禁欲、苦修,将一切节省下来奉献给上帝。

    材料二:意大利的很多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这些家族控制了政治、商业和手工业。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给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打上了印记。《蒙娜丽莎》的创作就是最好的例证。

    材料三:贝亚特丽丝是但丁青年时期的梦中情人,可惜过早病逝。她是银行家的女儿,生活里受到贵族和教会阶层轻视。但丁在《神曲》中将其复活,二人在天堂门口相遇。这位世俗美女取代了掌管天国钥匙的圣徒彼得,成为但丁进入天堂的向导。《神曲》一经面世,贝亚特丽丝的形象感动了当时众多的平民读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的中国人和西欧人面临的共同境况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一群体主导了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学倾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反映了经济领域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贝亚特丽丝的文学形象重视了人的什么需要?请借此评价文艺复兴。
  • 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分别写出图一中A、B(印度)、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
    (2)、图二贸易路线被称为什么?写出它的出发点。请简述路线中程所装载的重要货物。
    (3)、图一事件与图二事件之前有何联系?
  • 10、“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成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说明殖民掠夺(     )
    A、加速了非洲的落后 B、客观上有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C、造成了美洲的贫穷 D、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11、“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掠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段文字阐述的是三角贸易的(     )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 12、据统计,仅1500-1650年的150年间,西班牙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15-19世纪的近400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的人口。这主要反映了(     )
    A、三角贸易的互利性 B、原始积累的重要性 C、商品贸易的普遍性 D、殖民活动的掠夺性
  • 13、“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之一,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

    A、火器 B、黑奴 C、蔗糖 D、机械制品
  • 14、从17世纪下半叶起,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     )
    A、英国 B、葡萄牙 C、德国 D、西班牙
  • 15、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 B、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C、直接导致了罪恶的“三角贸易” D、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
  • 16、麦哲伦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完整水域,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材料描写的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     )
    A、目的 B、过程 C、影响 D、背景
  • 17、1492年10月14日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这些人根本不会摆弄武器……用上50人就能征服他们,并使他们做了一个人想要他们做的事。”文中“这些人”应是(     )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意大利人 D、印第安人
  • 18、15世纪早期,在印度本地,1到2枚银币就购得一公斤胡椒,可当这些胡椒辗转抵达欧洲各消费国时,价格竟疯涨至20到30枚银币。这一巨大的价格落差现象,最适合用于研究(     )
    A、罪恶的三角贸易 B、新航路开辟的动机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 19、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
    A、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商路 B、欧洲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C、传播基督教的需要 D、航海技术的进步
  • 20、《全球通史》中描述道:“人口压力加之诸国家和城市国家之间的竞争的促进力,驱使商人们去寻找新的产地、新的路线和新的市场。”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     )
    A、原因 B、技术条件 C、过程 D、影响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