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某同学学习“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时,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他学习的主题是 (  )

    A、废除分封制 B、巩固大一统 C、推行郡县制 D、实行行省制
  •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年至1973年被称为资本主义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接近5%,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更是创下最高历史记录。这主要是资本主义内部的重组,再加上经济事务的国际化而形成的局面。

    ——摘编自李景治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5年

    万隆会议召开

    1960年

    “非洲年”

    1968年

    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1年

    苏联解体

    1993年

    欧洲联盟成立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年

    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3年

    美国占领伊拉克

    2009年

    “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

    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

    2025年

    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肆意增加关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资本主义历史上“黄金时期”的表现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2)、从材料二中找出加速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崩溃的历史事件。
    (3)、综合上述材料,可以提炼出“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个观点。请你从以上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并从材料中选取相关史实,围绕所选观点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符合逻辑)
  • 3、阅读下列毛泽东和美国记者斯诺在1936年的部分谈话,并观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今年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

    斯诺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

    毛泽东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斯诺问:你想,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

    毛泽东答: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很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完成下列任务:

    (1)、明晰胜利条件。据材料,指出谈话内容中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条件,并写出纪念活动标识中最能象征这一条件的元素。
    (2)、探寻艰苦历程。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与军事两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必胜”作出的贡献,并指出这场“牺牲会很大”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多少年。
    (3)、传承抗战精神。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开展“唤醒历史记忆·传承抗战精神”的主题活动,你会提出哪些活动建议?
  •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摘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文化的普遍特征:一是文字由表意符号构成,而不是字母;二是受教育阶层中孔子的学说取代了宗教;三是政府掌握在由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文人学士手中,而非世袭贵族手中。中国文化能如此历久不变,或许就是由于使用了表意文字。中国各地的方言不同,但汉字却全国都能读懂,现在的中国人仍然可以读懂最古老的经书。

    ——摘编自[英]罗素《中国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史记》的体裁。
    (2)、结合所学,分别简述材料二中罗素所论中国文化“特征二”与“特征三”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并评价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书同文字”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 5、下图漫画描绘了巴黎和会上的“三巨头”在操控地球并丈量世界。该漫画讽刺的是(   )

    A、获胜大国重新瓜分世界 B、国际联盟被英法所控制 C、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D、美苏冷战威胁世界和平
  • 6、下表是部分国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情况,其中苏联变化巨大的主要原因是(   )

    国家

    1913年

    1937年

    俄国/苏联

    2.6%

    13.7%

    美国

    38.2%

    41.9%

    英国

    12.1%

    9.3%

    德国

    15.3%

    11.6%

    A、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 B、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西方深陷经济大危机
  • 7、1600年,在法国每六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而到1850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主要得益于(   )
    A、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启蒙运动的兴起 C、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D、大众教育的推广
  • 8、一份1832年的工厂操作人员精神和身体状况报告中写道:“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种状况引发了(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国际工人运动兴起 D、俄国农奴制改革
  • 9、印第安人称他为掠夺财富的恶魔,欧洲人称他为“发现”新大陆的功臣。这个人是(   )
    A、哥伦布 B、克洛维 C、麦哲伦 D、华盛顿
  • 10、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下列文明成果与下图古代文明示意图有关的是(   )

    A、狮身人面像 B、大竞技场 C、阿拉伯数字 D、伊斯兰教
  • 11、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下列人物为此作出杰出贡献的是(   )
    A、钱学森 B、王进喜 C、袁隆平 D、屠呦呦
  • 12、历史影片能艺术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爱国主义影片《上甘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 13、金冲及在论及某历史事件时提到,“一场疾风暴雨式的群众运动的冲刷,可以使大群大群人们短时间内在思想上发生剧烈而巨大的变动”。此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 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这场战争迫使清政府(   )
    A、签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B、赋予了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15、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马来西亚有“三宝镇”泰国育“三宝塔寺”,等。下列与这种命名相关的史实是(   )
    A、卫温船队到夷洲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 16、唐太宗认为“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的认识主要源于(   )
    A、西汉末王莽夺权 B、东汉的宦官专权 C、西晋的八王之乱 D、隋朝的暴政而亡
  • 17、“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主要是(   )
    A、天下为家 B、封邦建国 C、诸侯争霸 D、战国七雄
  • 18、原始农业为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工具中可视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汉代耧车 D、宋代秧马
  • 19、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联系起来,大大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的进程。它引发了欧洲近代几个世纪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开始了欧洲对世界征服和侵略的历史。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下册)

    材料二 19 世纪初,轮船和火车出现,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19 世纪中后期,电报、电话、汽车、飞机等新式通讯和交通工具应运而生。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 世纪初,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三 20 世纪 90 年代,以信息革命的兴起为标志,一场空前强劲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世界经济日趋自由化和制度化。跨国公司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宠儿。

    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这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摘编自李春放《全球国际体系的演进》

    材料四 习近平指出,历史证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不得人心,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退回到封闭的孤岛。贸易战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也冲击世界经济秩序,各国要团结起来,把国家安全和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光明日报》(2025 年 4 月 18 日 01 版)

    (1)、材料一中的“它”指哪一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事件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 20 世纪初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角色。
    (3)、依据材料二、三,概括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对全球化浪潮中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中国方案”。 
  • 20、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某学校策划了一场“团结·合作·胜利”主题图片展,以下是其中部分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赴国难】

    材料二 【抗战灯塔】

    材料三 【万众一心】

    材料四 【屹立东方】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 1 到图 2,国共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概述图 3 和图 4 所属两大战场的关系。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 5、图 6 事件的历史意义。
    (3)、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史事,并说明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地位。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