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河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有“燕赵”之称。从古至今,名人辈出。如尧、扁鹊、赵奢、荆轲、董仲舒、刘备、窦太后、郦道元、赵云、祖逖、祖冲之……等都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请就你了解的其中之一的人物(不限于以上列举)进行介绍和评价。
  •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但使龙城飞将(龙城飞将:泛指英勇善战的将军)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诗人王昌龄《出塞》

    材料二   请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如图):

    (1)、据材料一,请指出古诗中的“胡”在秦汉时主要指北方哪个少数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汉武帝为巩固北方边境各采取的主要措施。
    (2)、依据地图,指出图中的人口迁徙现象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阶段的人口迁徙对我国北方和南方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 3、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领略迷人的西域风情,聆听沙的呼吸,触摸历史的脉搏——追寻丝路”。

    材料一   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降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我的家乡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弧烟。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亲切。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尘封,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材料三   汉为发展同中亚、西亚各国的交往,修筑了令居(今甘肃永登)以西的道路,设置亭驿,便利商旅。据当时文献记载,通往中亚、西亚的大道,有南北两条,这成为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1959-1969年,在“丝绸之路”的我国境内新发现了大批文物,在民丰这个当时曾是南路要冲的地点,发现了“汉司乐府印”,说明那时在当地曾设立了专为供应汉使者和旅行所需食粮的管理屯田事务机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习近平主席所说丝绸之路的路线的起点和终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出使西域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关系?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材料中哪些属于文化成果的交流?(举2例)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代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措施。
  • 4、小明的爸爸想要带领全村人民致富,为选择适合本村所在的北方地区自然规律的项目,他想查阅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的我国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正在就读七年级的小明到书店为爸爸购买了这部著作。小明为父亲购买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 5、周杰伦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
    A、顾恺之 B、胡昭 C、锺繇 D、王羲之
  • 6、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明显带有中外文明交汇交融特征的是(       )
    A、孔府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长城
  • 7、据下图可以推知,当时(     )

    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

    A、南北地区交流减少 B、南方秩序相对稳定 C、南方经济超越北方 D、北方行政区划固定
  • 8、《资治通鉴》有载:“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混水)击之……秦兵遂溃……其走者闻风声鹤唳……死者什七、八”。这场战役(     )
    A、成就了晋国的霸业 B、激发了秦国的变法 C、促使北方陷入分裂和混战 D、加速了南北统一进程
  • 9、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可以清晰反映历史的发展变化,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 10、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最不可能出现的信息是
    A、司马迁这个人真是迂腐,朕很生气 B、今天朕练了一套“五禽戏”,强身健体 C、张骞此去西域已六年有余,杳无音信,朕甚是挂念 D、这次大宛(中亚古国)进贡的良种马真不错,朕很喜欢。
  • 11、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得,缣帛昂贵,简牍所占空间很大,都不便于日常书写。公元105年,蔡伦在东汉京师洛阳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为纸张取代竹帛开辟了前景。这段话强调了(     )
    A、改进造纸术的原因 B、造纸工艺的传承 C、工艺流程的繁琐性 D、洛阳纸贵的缘由
  • 12、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动乱,阶级对立。以下哪幅图片最能体现这一社会背景
    A、 东汉宅院画像砖 B、东汉说唱俑 C、 东汉陶院落 D、 汉代讲经图
  • 13、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B、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D、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
  • 14、《汉书》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区域:“东则接(连接)汉,厄(关隘)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这一区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始于(     )
    A、西汉政权的建立 B、班超经营西域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甘英出使大秦
  • 15、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汉朝对匈奴政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和亲政策产生积极效应 B、汉代重新实现大一统 C、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D、国家实力的明显增强
  • 16、百度词条:“楚河汉界”,是秦朝灭亡后的楚汉争霸时期的历史典故。楚、汉双方曾在荥阳展开长达四年(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的争夺战,后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从词条中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楚汉争霸的双方是楚庄王和西楚霸王 B、楚汉争霸是为争夺帝位而展开的 C、楚汉之争是一场农民起义 D、楚汉之争无果而终
  • 17、战国后期,燕国太子丹派壮士荆轲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同学们对这件事的评价很多,下列符合唯物史观的一项是
    A、只要杀了秦王,燕国就不会灭亡 B、荆轲是一个壮士,他用生命阻止秦王的暴行 C、秦王进行的战争违背了历史潮流 D、荆轲刺杀秦王虽然壮烈但行为愚蠢,违背了历史潮流
  • 18、有学者认为,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率先按地区划分国民,使国家公共权力控制到基层社会,国家形态逐渐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废除井田制 B、严明法度 C、统一度量衡 D、确立县制
  • 19、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巨变之中。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一时期“巨变”的是(     )
    A、经济上,广泛使用牛耕,促进经济发展 B、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引发制度变革 C、思想上,诸子百家争鸣,带来思想学术繁荣 D、社会生活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 20、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三公九卿制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