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大河文明——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 B、海洋文明——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 C、文明冲撞——区域文明冲突——亚历山大东征 D、世界宗教——佛教——种姓制度
  • 2、苏美尔是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文明代表之一,其文学作品中“猖獗的洪水啊,没人能和它对抗......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该文学作品中的“洪水”指的是哪一流域泛滥(     )
    A、两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 3、古巴比伦人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刑事、民事、商贸、婚姻等行为都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并于公元前18世纪左右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这说明(     )
    A、古巴比伦的社会生活很浪漫 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完美 C、古巴比伦的商品经济较活跃 D、人类社会的法制历史非常悠久
  • 4、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
    A、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B、政治制度完善 C、文明走向衰落 D、国王权利至高无上
  • 5、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对下面的年代尺中①处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尼罗河下游出现若干小国家 B、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C、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古埃及被波斯帝国所灭
  •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中,这种层层封受的君臣关系是很复杂的。各个大中小领主的领地仅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土地及其行政权和司法权,并没有权力干涉封臣权力的运行实施,封臣只对其直接的领主负责,形成了所谓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封君封臣带来的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

    ——黄瑞玲《采邑契约等级》

    材料二   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几乎每一个村落里都有磨坊……人们穿的衣服由羊毛和大麻、亚麻制成……庄园里通常设有酒坊,农民可以去酿酒当时存在的庄园法庭,审理各种诉讼案件……由当地全体居民出席,依习惯法判决。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   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士,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断形成,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等城市出现了第一批大学。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此外,它们不像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等实用课程。

    ——摘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国家“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的原因,并说明这种封君封臣制度的实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欧庄园的双重性质。
    (3)、根据材料三,归纳欧洲早期大学教育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说说西欧封建庄园制、城市兴起、大学的创办三者之间的联系。
  •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这是日本人民的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2008年5月8日)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写出材料一中“远在 1400 多年前,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所指的历史事件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标题自拟,观点明确,能体现材料的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 8、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并留存至今的文化结晶,是我们今天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观察下面文化遗产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的文化遗产是哪一古代文明的结晶? 这一古代文明还有哪些代表性成就,试举出一例。
    (2)、图2中的文化遗产反映哪一宗教在我国的繁盛? 发源于何地?
    (3)、图3是哪一文明的遗址? 请列举该文明在文学上的成就一例。
    (4)、观察上述三幅图片,请把它们分成哪两种类型文明? 不同类型文明说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怎样的特点?
  • 9、下表是西欧某庄园法庭审判案件统计表,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农奴之间的纠纷

    100件

    农奴与庄园主的纠纷

    152件

    农奴与爵士、教士间纠纷

    5件

    爵士、教士与庄园主纠纷

    8件

    A、农奴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最多 B、庄园法庭处理庄园内部纠纷 C、庄园法庭可以随时开庭审理案件 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 10、一份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 B、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地租 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修道院的教士们贪得无厌
  • 11、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英俊的相貌和发达的肌肉,女性形象则均具有惊世的容貌。这说明(     )
    A、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希腊文学、雕塑开创一个新时代 C、古希腊文学对世界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D、古希腊对和谐之美、人体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 12、苏格拉底认为,众人往往凭感觉和情绪作出决策,很容易盲目行事,所以多数不一定代表正义。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思雅典简单多数的民主 B、束缚了雅典青年的思想解放 C、学术研究开始转向人类社会 D、意在推翻雅典城邦的统治
  • 13、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23日结束,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城邦。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其形成的地理因素是古希腊环海、多山、多岛屿

    ②其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③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④所有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巴比伦国王的无限权力 B、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是研究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说明了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一大特征 D、三幅图片,是不同地区的特征,体现了亚非文明的多样性
  • 15、弗罗兹是公元前1500年印度一个非常善于经营的富有商人,家财万贯。他有很多愿望,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认为他可能实现的愿望是 (     )
    A、向国家多纳税,寻求国王授予爵位 B、向神庙中的婆罗门上供 C、雇佣一名武士,保护财物不受侵犯 D、娶一个貌美公主做妻子
  • 16、下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部的浮雕,呈现的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向国王汉谟拉比授予权杖的情形。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C、《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的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D、《汉谟拉比法典》主要是为了保护奴隶的利益不受侵犯
  • 17、在胡夫金字塔的塔身北侧,有一个用四块巨石砌成的三角形出入口,压力得以均匀分散。如果不用三角形而用四边形,金字塔本身的巨大压力将会把它压塌。这体现了(       )
    A、法老的集权统治 B、高超的建筑艺术 C、先进的组织管理 D、完备的科学体系
  • 18、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一万年前,人类文明史上发生了一个更加巨大的变化。简单说来,就是从“狩猎时代”进入“农业时明”……人类定居后,“泥土”被认识了,它是能带给人类安全感的物质,带给人类许多肥美的记忆。

    材料二   研学日记《良渚先民的活动思象》

    5000多年前,生活在今天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一带的良渚先民们临水而居,在生活中使用陶器等工具。学会了用原始文字来交流或记事,过上了“饭稻羹鱼”的农耕生活。先民们拥立了自己的国王,国王用玉器标识身份和表示对神的崇拜。国王等贵族组织大量平民兴修水利,修建宫殿城市,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良渚王国迈进了文明时代。

    材料三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文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文字和图片,说明人类如何利用“泥土”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哪个更具有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二中关于良渚先民的活动想象有哪些是合理的?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 19、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摘编自《礼记·礼运》

    材料三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即诸侯国)屏周。

    ——摘编自《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

    材料五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所还的是什么到度?这两种制度分别以什么为依据?
    (2)、材料三、四反映了我国西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诸侯需要承担什么义务?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产生的影响?
  •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 如图所示

    材料三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完成探究活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图二农作物遗存分别属于哪个原始居民遗址,并分析农作物遗存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提取图片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每图至少两条信息)
    (3)、根据材料三,指出①②的生产工具分别属于哪个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产工具的进步的认识。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