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19年12月1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正式以“滥用职权”“妨碍国会调查”两项罪名弹劾特朗普。美国的这种政治现象充分体现了( )A、议会至上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自由放任原则
-
2、美国费城是签署《独立宣言》的地方,城中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两次响起,1783年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是( )A、英国的诞生 B、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胜利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
3、17世纪欧洲的殖民掠夺和殖民争霸也影响到中国,一度强占中国台湾的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荷兰
-
4、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圣母的形象端庄而朴实。达•芬奇的《圣母、圣 婴与圣安妮》,圣母更像一位村妇,也是赤脚。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哀悼基督》,作品中的圣母形象,典雅而沉静,俯视着死去儿子的身体,表现出无奈与痛苦。这些作品( )A、鼓励民众崇尚朴素生活 B、宣扬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C、以宗教题材否定基督教 D、提倡回归人的自然属性
-
5、米开朗琪罗的学生瓦萨里曾说:“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伦,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达·芬奇正是如此。”下列作品中属于达·芬奇的是A、《雅典学派》 B、《哈姆雷特》 C、《最后的晚餐》 D、《神曲》
-
6、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引起的社会巨大变化包括( )
①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②自由劳动力涌现 ③手工工场发展
④市民阶层形成 ⑤农民、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
7、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B、《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D、中世纪城市一般是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
8、据记载,13世纪英国某庄园生产的粮食中,燕麦主要用来养马,几乎不出售,大麦自用的也不少,而且使用的手工业品大多自制。由此可以判断庄园特点是( )A、以畜牧业为主 B、基本自给自足 C、实行物物交换 D、商品经济发达
-
9、“拜占庭的创造活力被它冷漠的保守性冲淡,着重于保存珍贵的遗产,而不重视首创精神。”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古籍 B、拜占庭帝国过于保守,缺乏创新意识 C、拜占庭帝国没有陶醉于已有的成就 D、拜占庭帝国海纳百川,富有生机活力
-
10、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封臣不能做危害封君的事,包括不得损伤封君的肢体,不得泄漏他的秘密、出卖他的城堡等。封君不得伤害封臣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臣若受到他人攻打,封君须不惜以武力保护。这表明,当时的封君封臣关系( )A、互为盟友,关系平等 B、淡化了不同等级间的界限 C、具有双向义务的特点 D、易导致西欧王权衰落
-
11、克洛维打败了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最后一任总督西格里乌斯,独占整个北高卢,这一年被认为是王国的开国之日。同时,该王国也是今天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前身。这里的“王国”指的是(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波斯帝国
-
12、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有助于我们学习和感悟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献描述历史】
材料一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方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 “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二天,北京各大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多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编》(第一卷)
【图片见证历史】
材料二
【音乐抒发历史】
材料三
歌曲1:打倒列强,打倒列 强,除军阀!除军阀……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 齐奋斗。
——《北伐军歌》1926年
歌曲2: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城!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赢,两路夹攻才能打得胜!
——《到敌人后方去) 1938 年
歌曲三:我修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我背上了 子弹带,勇敢向前方,我挎上了手榴弹,要消灭那蒋匪帮。
——《战斗进行曲》1946 年
欣赏:《北伐军歌》创作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显示了作者对于北伐战争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激励着国民革命军将士团结一致、英勇奋斗的精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史见证。
欣赏:
欣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对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为什么说“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2)、观察材料二两幅图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在图一的会议中通过了哪些主要内容。图二会议的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照歌曲1的欣赏示例,在歌曲2、歌曲3中任选一首进行欣赏。(要求:要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展现的精神。字数80-100。) -
13、伴随着近代中国所遭受的苦难,中华民族意识也逐渐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事件说明了 “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 怎样认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掀起的救亡运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就职誓词体现他的革命思想是什么。为巩固中华民国他又采取了什么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高举什么旗帜,掀起什么运动。 这一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近代中国人民为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之路的探索特点。 -
14、
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条约之耻】
材料一 魏源得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消息后,以林则徐的《四洲志》为基本素材,参考国外的舆图、书籍等,历时一年半编撰成书《海国图志》,以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同时在解释自己编著《海国图志》的目的时说:“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指出要对付列强的侵略,像中国这样的弱国只能学习它的长处来与之抗衡。
——摘编自朱天策《“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与其友魏源》
(1)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耻辱?
【赔款之怨】
材料二1842年清政府赔款2 100万银元。从1858年-1881年,清政府向英法俄等共计赔款2 300 多万银元:1895年赔款日本白银二亿两;1901年共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赔款成了插在中国主动脉上的一架抽血机,使民族工业步履踉跄,萎缩了农民的购买力,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赔款数额有什么变化。从材料中概括这些赔款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驻兵之恨】
材料三列强在北京强行划定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将大沽炮台和从大沽到北京的沿线炮台“一律削平”。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和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 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
——摘编自张海鹏、李细珠《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强在北京强行划定的“使馆区”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这一特权。对中国有怎样危害。
(4)综合以上材料,说出你从中得到历史认识。
-
15、【人民胜利】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
-
16、【振奋精神】1938年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取得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
17、【武装斗争】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 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八一”两字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是因为。
-
18、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
19、下图是左权县政府于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七月十日颁布的关于统一支拨粮食的政府通令, 那么这份通令应该是颁布于公元哪一年( )A、1944 年 B、1932 年 C、1945 年 D、1943 年
-
20、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齐,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下列反映红军长征史实的诗句是( )A、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B、虎踞龙盘今胜皆,天翻地覆慨而慷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治桑 D、雄关漫道式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