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目前,中国最美的四趟进藏列车,最长用时53小时53分,这些列车不仅展现沿途雪域高原的壮丽风景,还配备弥散式供氧系统保障旅客舒适出行。根据此推断,国家(   )
    A、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工作中心转向发展旅游 C、实现了区域发展完全平 D、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 国际能源署长法提赫·比罗尔称,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能源故事都是"中国故事"。中国持续开展绿色国际合作,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赋能世界现代化。这体现(   )
    A、中国人确立了能源领域的绝对话语权 B、解决了能源问题 C、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D、巩固了国防建设
  • 3、 图3为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推出的中国内地第一张信用卡——"中银卡",该卡开启了国内消费新时代,使得消费支付更加便捷。这一举措(   )
    A、体现了金融创新服务于经济改革 B、直接推动了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彻底瓦解 D、表明中国已经建立现代金融体系
  • 4、 不同类型的史料价值各不相同。下列探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B、电视剧《走进新时代》 C、书籍《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学生整理的学习笔记
  • 5、 下表为"我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

    年份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978年

    77.6

    22.4

    0

    1980年

    76

    23.5

    0.5

    1985年

    64.9

    32.1

    3

    1990年

    54.6

    35.6

    9.8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得到巩固 B、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C、国有企业的活力受到严重束缚 D、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的推进
  • 6、1981年,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在中国中央电视台首次播出,其创作背景与当时中国农村的变革紧密相关。对该时期农村变革描述正确的是(   )
    A、农村生产合作社普遍建立 B、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强化了人民公社体制
  • 7、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这一社论体现了中国(   )
    A、平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路转变 C、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初步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8、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株洲市)人民为改善恶劣生产生活条件,摆脱水资源匮乏状况,靠人力苦干十载,削平山头,架设渡槽,凿通隧洞,在大行山崖间开凿了一条全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   )
    A、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 B、彻底解决了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C、体现了"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成就 D、反映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改造自然的决心
  • 9、1963年3月,《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学雷锋运动在全国展开。以下属于雷锋同志先进事迹的是(   )
    A、带领群众治理兰考风沙 B、默默地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 C、成功培育新型杂交水稻 D、率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
  • 10、 为了更好地服务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同时满足群众日常需求,从1962年起,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图2),该套人民币的发行体现了(   )
    A、人民公社化的成果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善 C、经济调整卓有成效 D、小康社会已经全面建成
  • 11、 在研究"三大改造"时,学生搜集到以下相关史料,这体现出三大改造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许多农民积极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的农民还说"不让入社,挤也要挤进去!"

    手工业者纷纷要求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荣毅仁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这一举动为上海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众多私营工商业者响应号召参与公私合营。

    A、国家优惠政策的引导 B、社会主义工业化推动 C、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D、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 12、图1图1图1图18. 图1照片所示为1954年9月15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进入中南海怀仁堂的情景。这张照片见证了(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奠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全面推广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 13、1957年全国工业工程技术人员达到17.5万人,比1952年增长两倍。工业和基本建设部门的职工达到1019万人,比1952年增长66%。这表明当时(   )
    A、深入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国家工业化建设加速发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已兴起
  • 14、 下表为1953—1957年我国年均工农业生产增长速度表,与此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

    时间

    工业增长速度

    重工业增长速度

    轻工业增长速度

    农业增长速度

    1953—1957年

    18%

    25.4%

    12.8%

    4.5%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八字方针 D、抗美援朝
  • 15、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这两大历史事件都(   )
    A、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巩固了新生人民政府权 C、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D、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
  • 16、 藏族爱国人士阿沛·阿旺晋美曾提及:"(这)标志着西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标志着藏汉民族团结关系的增强,同时,西藏人民也从此走上繁荣幸福的道路。"这一说法基于西藏(   )
    A、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B、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实现和平解放
  • 17、 这是电影《长津湖》观后感之一;零下40度的严寒里,一支支保持着战斗姿态的"冰雕"凝固在朝鲜北部的山峦间。这些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铸就的"冰雕",不仅是用血肉之躯对抗钢铁洪流的战争奇迹,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精神传承在二十世纪的璀璨结晶。这突出彰显了抗美援朝志愿军(   )
    A、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精神 B、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 C、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 D、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美德
  • 18、1949 年 10 月 1 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五星红旗,随后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之后群众游行开始,现场气氛热烈非凡。这段描述主要展现的是开国大典的(   )
    A、背景 B、过程 C、性质 D、意义
  • 19、1949 年 9 月 26 日《人民日报》报道,何香凝先生说:"(文献)这是体现全国人民意志的产物,因而也完全同意。"该报道提及的文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20、阅读下列材料,探索历史发展中不同领域的横向联系。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人的觉醒,在于人们把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它唤醒了人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外历史纲要(下)》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该运动发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马克思主义是在什么情况下诞生的?结合所学,写出其诞生的重要意义。
    (3)、综上所述,任选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中的2个,结合史实用一句话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示例: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