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
2、考古学家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墓葬中,发现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一无所有。据此可知大汶口文化晚期( )A、手工制品精良 B、贫富分化出现 C、审美意识发展 D、氏族社会兴盛
-
3、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地区,下列属于仰韶文化的是( )A、浙江河姆渡 B、淮河中游贾湖遗址 C、河南二里头遗址 D、陕西半坡遗址
-
4、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中有大量稻谷堆积。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 )A、使用磨制石器 B、出现人工栽培水稻 C、饲养多种家畜 D、使用铁制农具
-
5、下列属于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是( )
①农作物的出现②家畜饲养③磨制石器④人工取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某小组以“我国境内的古人类”为主题进行研讨,如下选项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A、有关北京人的科普读物 B、有关蓝田人的纪录片 C、元谋人上门齿化石 D、有关丁村人的论文
-
7、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起点,树立起了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此后,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1905年8月,在孙中山的倡导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夺取枪支弹药,随后起义军汇集起来,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了武昌城。
材料三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一职。封建军阀集团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1)、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联合反清志士分别组建了哪两个革命组织(或团体)?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写出辛亥革命的标志性历史事件。(3)、根据材料三回答,辛亥革命是否实现了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目标?请从中找出能够直接证明自己观点的史实。 -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认为,当时中国“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列强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中国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他还认为,“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材料二:……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跌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1)、基于材料一的现状和认识,以李鸿章为代表有志之士代表哪一政治派别?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任意写两点)这场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地位?(2)、指出材料二梁启超所代表的政治派别。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为了“育人才”、“变官制”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任意写两点)(3)、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国人近代化探索的演变历程。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了。”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 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
材料四 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材料一中马士说“战争果然就到了”,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变化(由……到……)?(3)、材料三中“列强争先恐后地到中国开设工矿企业或修筑铁路”依据的是什么条约?(写出具体的条约名称)(4)、材料四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
10、武昌有“首义之城”的美誉,使武昌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黄花岗起义
-
11、“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三民主义中的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
12、下列城市按被迫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杭州 ②广州 ③天津 ④南京
A、④②③①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① -
13、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4、洋务运动期间由洋务派开办的企业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15、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16、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④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天京事变 B、北伐军全军覆没 C、安庆陷落 D、洪秀全称“天王”
-
18、法国历史学家布立赛在某书的序言中写道:“这里几乎一片废墟,与其说是公园,不如说更像一片苍凉的空地。……想到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和英国人犯下如此大罪,我怒火中烧……。”让作者“怒火中烧”的历史事件是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
-
19、《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此图示解读最准确的是A、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
20、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增进中英友谊 B、帮助中国开放 C、便于走私鸦片 D、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