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1800年前后,铜钱一千文,可换白银一两;到了1838年前后,则需铜钱一千五六百文,才能换白银一两。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的经济迅速发展 B、清朝与西方各国通商贸易繁荣 C、鸦片输入使白银外流 D、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礼记·礼运》
材料三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即诸侯国)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
材料五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1)、材料一、二所述分别是什么制度?这两种制度分别以什么为依据?(2)、材料三、四反映了我国西周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时期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诸侯需要承担什么义务?(3)、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制度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
3、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
-
4、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西周
→
东周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A、嬴政 B、刘邦 C、刘秀 D、苻坚 -
5、汉武帝统治时期,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他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县制 B、实施“推恩令” C、出击匈奴 D、设置西域都护
-
6、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使用一种货币(如图)。这种货币为( )
统一货币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 C、蚁鼻钱 D、刀币 -
7、习近平指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下列说法能准确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B、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C、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D、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8、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技术的出现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
9、石器是已知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根据制造方式的不同分为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下列使用打制石器的古人类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④半坡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0、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中提炼一个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用世界古代史的两则史料进行论述,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摘编自习近平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演讲
-
11、漫长的中世纪孕育了近代欧洲文明,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世纪,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材《世界历史》
材料二:9世纪……庄园在西欧逐渐流行开来。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主要居民是佃户,领主依靠向佃户提供份地对佃户进行劳役剥削;庄园里除了极少数自己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外,大部分生活用品都依靠佃户的生产劳动来获取。居民向领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的为领主服兵役和从事筑路、建房等劳役。最能体现领主权威的是庄园法庭,它是庄园的统治机构,其特点为:第一、非常设机构,根据地方问题多少和领主本身意愿来决定开庭间隔。第二、规定开庭时间,当地佃户都要参加。但并非所有人都有发言权,它只涉及庄园内部事务,是为了处理“家务事”。
——《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经过这场改革形成的制度。该制度以什么为纽带?并分析该制度对西欧社会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填“正确”;不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填“错误”。A“居民向领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的表述是历史解释。______
B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______
(3)、依据材料二回答,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劳动者是哪一群体?庄园有什么特点?(4)、依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地位,并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
12、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各地文明有自己独特的风采。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苏美尔人是古代最早具有法治意识的民族,最先意识到法律是社会治理的有效工具。汉谟拉比继承这一传统,编制了《汉谟拉比法典》……法典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贵族的恣意妄为;限制了高利贷和债务奴隶制,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稳定社会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溢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应运而生……《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曲解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摘编自汪子嵩《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材料三
伯里克利
屋大维
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回答,《汉谟拉比法典》有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共和国法制的发展过程。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对人类法制建设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根据材料三,结合相关史实介绍一位图中人物。(4)、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民主法治的认识。 -
13、下图是某个国家的发展的重大事件时间数轴示意图,下列选项关于这个国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B、颁布了欧洲的第一部成文法 C、地中海成为这个国家的“内湖” D、斯巴达克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政治统治
-
14、下图所示文明古国创造的宝贵文明成果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太阳历 D、阿拉伯数字
-
15、
15-19世纪,世界处于大变革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理的变革】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1500年前后”发生的事件。【政治的变革】
材料二 启蒙运动显然影响了……约1808年前后达到成熟的整整一代人,导致了争取独立的斗争。……在南北美洲,启蒙运动也有着直接的、非常重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两场斗争。【科技的变革】
材料三 19世纪中叶欧洲一位农民具有讽刺意味的感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贤哲告诉我大车行驶不需马拉,富丽堂皇的船只无帆无风也能航行得象箭一样快,神奇的医生能截肢而病人却不叫唤也不痛,……镰刀自动收割,纺车自行转动,铁犁自动开沟,而我们仍象过去一样渴望得到面包。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提取有关工业革命的两条信息。【观念的变革】
材料四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分配的变化,人们的社会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社会观念也反映在日常的服饰、娱乐和举止等方面。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4)综上,谈谈你对“变革”内涵的认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邦联条例控制下的脆弱的中央政府,甚至缺乏满足国家最低需要的权力支持……直至1789年——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产生了联邦政府,这一中央政府凌驾于各州之上,它有足够的力量建立并维持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摘编自詹姆斯·柯比·马丁《美国史》等
(1)据材料一,概括1787年美国宪法实施的意义。材料二 美国历任总统中,很少有人处理过林肯所面对的危机。他刚当选,南部一些州纷纷退出联邦,国家就像“房子一样裂开”……但他期望的“联邦大团结的合唱”,却并未因他这番苦口婆心的规劝而响起,而是经过整整4年血战后方才重新“响彻云宵”。
——摘编自常冬为《美国档案》
(2)据材料二,指出林肯政府遭遇的危机。结合所学,指出林肯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机的。材料三 美国内战前,农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1900年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达到61%。内战后持续半个世纪保持4%的平均年经济增长率,到19世纪末,美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与世界制造业巨头。
——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3)综上,谈谈你从美国的发展中得出的认识。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4—15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
15—16世纪
探寻新航路
16世纪
早期殖民掠夺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
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处的内容。(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自拟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价值观正确) -
18、
在人类历史上,思想文化犹如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多数这个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这个时期”流行的思潮。材料二 这份宣言是革命的基本要旨。用一位法国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它相当于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宣言被印成许许多多的传单。小册子、书籍并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使"自由、平等、博爱"的革命口号传播到整个欧洲,最后传播到整个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指出“这份宣言”指哪一文献。材料三 这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它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伟大著作”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
19、下列事件反映出( )
时间
事件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西欧经济社会的发展 C、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D、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
20、“南部的领导人决定,禁止废奴主义者的著作在南部流传”,种族主义者“抢走了从北部流入的反奴隶制的报纸,并且在广场上当众把它们烧毁。此后,南部许多城市竞相效仿。”这可直接用于研究( )A、拉美独立运动 B、南北战争 C、美国独立战争 D、1787年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