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祖冲之—《大明历》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顾恺之—《水经注》 D、王羲之—《兰亭集序》
  • 2、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能人选该主题的是(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增加了劳动力

    ③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④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南方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学习历史首先要注意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你认为司马睿于在317年重建晋王朝应该表述为(     )
    A、3世纪初 B、3世纪末 C、4世纪初 D、4世纪末
  • 4、秦汉时期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科技成就是(     )
    A、“麻沸散” B、佛教 C、造纸术 D、《伤寒杂病论》
  • 5、下列人物在《史记》没有记载的是(     )
    A、周武王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
  • 6、随着有关秦始皇影视剧的增多,小军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产生了兴趣。围绕着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小军和其他人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这些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车同轨、书同文 D、统一度量衡
  • 7、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礼器,技艺高超 B、战事连绵,干戈不息 C、诸侯混战,郑国落败 D、诸侯崛起,王室衰微
  • 8、都江堰建成后,“旱水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说明都江堰(     )
    A、对周边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B、可以有效预防地震等地质灾害 C、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D、推动了四川地区的文化发展
  • 9、一位导游在介绍某遗址时提到的关键词有:约7000年、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据此判断该遗址位于(     )
    A、云南元谋县 B、北京西南周口店 C、浙江余姚河姆渡 D、西安半坡村
  • 10、我国历史悠久,拥有无比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可以触摸的历史遗迹和遗物。请参照示例,将下列文物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归纳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遗迹和遗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归纳须简明扼要、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遗迹和遗物:

    ①灵渠       ②利簋       ③三星堆青铜面具

    ④圆形方孔半两钱 ⑤燕国刀币     ⑥都江堰

    ⑦西域都护府旧址 ⑧金缕玉衣

    示例

    分类

    主题

    ①④

    秦朝的遗迹和遗物

    作答区

    分类

    主题

  • 11、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黄帝时代,驯养和使用牛、马,发明车、船,学会打井、养蚕缫丝;制作冠冕、衣食,设官治民,并设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给事物、社会各等级命名;发明文字,制定历法和甲子。黄帝文化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象征。

    ——摘编自《张茂泽:黄帝陵祭祖为何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精神纽带?》

    材料二   这个时代,弥漫战火和烽烟、在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开创的伟业中,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推手——诸子的学说。先秦诸子的论战,使周朝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和魅力,更促进了中国政体、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摘编自《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名人为何影响了两千多年?》

    材料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汉时期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汉承秦制,但有因革”是指汉代并非简单完全地模仿秦制,而是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诸子的论战”形成的局面。分析这一局面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总体框架上继承秦制的名称。
  • 12、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诸多齐家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型中心聚落、高等级墓葬、完善的冶金术、发达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以及特有的玉器加工业等,表明其已经进入文明社会。如今,在拥有“齐家文化摇篮”之称的广河县,一座外观形似齐家玉琮的博物馆已成为当地的新标识。馆前浮雕为齐家文化代表性青铜器物“中华第一镜”,吸引着人们驻足“打卡”拍照。

    ——摘编自《齐家文化:华夏文明的远古名片|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

    材料二   我们的嘉峪关,是天下第一雄关,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它像一把锁钥,守住了千里河西的太平,护住了丝绸之路的繁盛。那些历史传奇漫过长城,在黑山岩画里升腾,在魏晋砖画里流传……

    ——摘编自赵淑敏《嘉峪关的风景》

    材料三   天水放马滩汉纸本地图是西汉文景时期的纸本地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纸张。早期的纸制作粗糙,纤维结构松散。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就这样,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

    ——摘编自《刷新两个世界第一!这片还没拳头大的纸地图改写造纸历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齐家文化进入文明社会的理由。(答出三点即可)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与嘉峪关相关的史事。(答出三点即可)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蔡伦改进的纸张的优点。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从而密切了各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相互通婚以及统治阶级实行的“和戎”政策等,对民族大交融也起了促进作用。随着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各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社会经济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族共同走上了封建制的道路。

    ——摘编自钟诗贺《春秋争霸的影响利与弊》

    材料二   2000多年前,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漫长的岁月中、甘肃一直是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孔道。陆上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简牍、泥塑、壁画等文物丰富多彩,烽燧驿站、寺塔石窟等遗址如繁星般散落各地。这些文物、遗迹说明古丝绸之路是双向的,中华文明沿着这条路传播到西方的同时,西方文明同样来到中华大地。

    ——摘编自《丝路日记:探陇原、行丝路——聆听大美甘肃的千年回响》

    材料三   禁胡语,是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为了北魏政权稳定以及社会的和谐,孝文帝改革中并没有忽略民族交融的问题。实行汉制,使汉族与鲜卑族更好地在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相互适应,增加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交融也是非常有利的。

    ——摘编自王典《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1)、依据材料一,归纳春秋争霸促进民族交融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开辟丝绸之路时在位的皇帝。分析丝绸之路的历史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动机。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 14、下图为某著作的目录(节选)。如果根据目录内容为该著作拟定书名,下列最适合的是(       )

    第一章   司马氏篡权

    第二章   “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第三章   六朝古都

    ……

    第六章   祖逖北伐与淝水之战

    第七章   “天下第一行书”

    A、《战乱频仍与国家统一》 B、《大一统的中国史》 C、《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D、《细说两晋南北朝》
  • 15、东晋至南朝时期,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浙东都成为著名的产粮区,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出现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频繁 D、民族交融加强
  • 16、“时东南风急……中江举帆……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北军大坏,曹公退走。”这场战役是(       )
    A、桂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 17、下面为某同学整理的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简表。图中“▲”处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人物

    张仲景

    华佗

    司马迁

    张角

    事件

    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

    发明了“麻沸散”

    写成了▲

    创立了太平道

    A、《汉书》 B、《史记》 C、《道德经》 D、《春秋》
  • 18、“雨顺风调……轻徭少赋养农耕。苍生有幸归文景,足食丰衣享太平。”据此判断,该诗描述的情形发生在(       )
    A、夏朝时期 B、秦朝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时期
  • 19、下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       )

    大泽乡起义

    A、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在巨鹿之战中歼灭秦军主力 C、领导人是刘邦、项羽 D、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 20、嬴政统一六国后,改革西周以来的地方行政制度,命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这说明秦朝(       )
    A、鼓励耕织,奖励军功 B、设置郡县,统一文字 C、开垦农田,制作农具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上一页 886 887 888 889 8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