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C CTV大型纪录片《天府的记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完美、最科学、最先进、独一无二的无坝引水式引水枢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水利工程沿用至今的奇观……”解说词中提到的“引水枢纽”和“水利工程”的主持修建的历史人物是( )A、秦国李冰 B、秦国商鞅 C、赵国赵括 D、齐国管仲
-
2、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纸彩陶 D、饲养家畜
-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涿鹿之战 D、阪泉之战
-
4、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从下图中我们能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山顶洞人使用的装饰品和骨针
①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 ③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 ④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春秋时期,贵族开始禁止用牛祭祀宗庙;战国时期,秦国规定“盗牛者加(枷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祖先崇拜的消失 B、井田制的出现 C、牛耕方式的生产变革 D、兼并战争的影响
-
6、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为( )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主要事件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纣
A、国人暴动 B、盘庚迁殷 C、分封制 D、世袭制 -
7、如图是海南陵水桥山遗址出土的史前人类使用的磨制石纺轮。这个石纺轮产生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
8、假如你生活在山顶洞人时期,你可能做哪些事情?( )
①种植粟 ②进行人工取火
③能把骨头钻孔 ④用磨光的小石珠、贝壳等来美化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9、去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对地区安全和国际局势都产生重大影响,这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宗旨相违背。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有一个学派的主张与联合国的宗旨不谋而合。这个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
10、“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了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禹 B、李冰 C、商鞅 D、秦孝公
-
11、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应该是(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
12、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使用弓箭射杀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穴里,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
13、17、18世纪,北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地的人民大都使用英语,英语逐渐成为世界性语言。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荷兰成为海上霸主 B、英国的殖民扩张 C、西班牙拥有“无敌舰队” D、葡萄牙建立殖民据点
-
14、如图是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15、中世纪欧洲一个迷信的说法认为大西洋就是地狱的入口处,日落时太阳发出的红色光芒即为明证。而在赤道以南,人们相信那里是无法通过的火焰带。这种认识被打破得益于( )A、文艺复兴的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的开展 D、亚历山大东征
-
16、恩格斯指出:“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段话描述了( )A、“三角贸易”的罪恶 B、新航路开辟的目的 C、大化改新的背景 D、伯里克利改革的影响
-
17、文艺复兴的受众是受过教育的阶级,只包括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而不包括没受过教育的广大群众。这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 )A、肯定人的价值 B、推动思想解放 C、受众的局限性 D、揭示自然规律
-
18、欧洲中世纪晚期,一位呢绒工场的工头吩咐道:60个人中,12人选料、染色和洗羊毛;30人纺纱、刷毛和梳毛;12人织呢和剪呢,剩下6人帮助别人干活。这段材料表明( )A、手工工场有了较细的分工 B、工人的收入非常可观 C、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 D、中世纪欧洲商业发达
-
19、生动活泼的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所反映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是属于( )A、古希腊雅典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古代日本
-
20、以下人物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双重使命的是( )A、穆罕默德 B、屋大维 C、耶稣 D、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