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秦始皇实行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废除结构上与秦相异的六国文字。这一措施实行有助于推动 ( )A、王国问题解决 B、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D、疆域面积扩大
-
2、“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一年间完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中国大陆永远连成了统一的整体。”与歌词描述相符的史实是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C、推行改革,巩固统治 D、以农为本,让利于民
-
3、陆贾在《新语》中写道:“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这句话说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A、暴政与严刑峻法 B、分封制的实行 C、陈胜、吴广起义 D、疆域过于辽阔
-
4、“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下列人物属于亡国之君的是( )A、启 B、桀 C、盘庚 D、周厉王
-
5、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A、三省六部制逐渐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
6、《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驟彭彭……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最能佐证以上记载真实性的是( )A、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 B、西周青铜器利簋的腹内铭文 C、小说《封神演义》的描述 D、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
-
7、北京人生存的地区有大片森林和水域,动物出没,水草丰美。他们采用打制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等。这些工具可用于( )A、采集狩猎 B、刀耕火种 C、家畜饲养 D、精耕细作
-
8、《史记》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上述记载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A、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 B、部落间的攻伐与部落联盟的形成 C、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D、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的具体位置
-
9、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印度
-
10、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平王立,东迁于雒(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
材料二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四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
(1)、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是西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2)、依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为提高的主要因素。这一原因促进了当时社会中哪个阶级的逐渐增强?(3)、材料三中“坏井田,开仟伯(阡陌),急耕战之赏”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些措施?(4)、依据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专制主义”的思想流派及其创始人。 -
11、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3 原始农耕时代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 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举行。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1)、结合材料一、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由谁发现的?图2属于什么类型的工具?结合图1、图2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复原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和生产生活状况提供重要证据的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的图3,说一说A、B两处原始聚落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何不同?(3)、结合材料二、三、每年都会有那么多的海外人士来陕西祭拜黄帝,举行这样的公祭活动,有什么意义?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预荐禹于天。”《礼记》中也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三 如图,分封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1)、在材料一中的①处填上相应的人物。(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在②③处填上相应的制度名称。(3)、材料三显示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政治制度?分别写出图中贵族4个等级人物相应的身份。(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被分封国(诸侯国)对周王有什么义务。 -
13、下列成就属于黄帝的有( )
①建房 ②造船 ③制衣 ④挖井 ⑤炼铜 ⑥弓箭和指南车
A、①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
14、清明节快到了!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2007年,国务院正式决定,每年清明节全国人民放假一天。政府重视清明节主要是为了( )A、发展假日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B、创造国人阖家团圆的机会 C、纪念先辈缅怀英模 D、培养国民的家国情怀
-
15、《三字经》写道:“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这段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有( )
①暴政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规律②三个朝代中,周朝的统治时间最长
③夏、商、西周政权更迭的历程④禹在位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了“绿电”运行,在节约环保这一方面树立了奥运新标杆。春秋战国时期主张节约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
-
17、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这本书中写道:“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他成功发达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失败的时候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服镇痛剂,所以抚慰创伤了中国人之灵魂者。”下列体现道家思想的是( )A、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B、仁政治国,民贵君轻 C、中央集权,严明法度 D、无为而治,与世无争
-
18、通过下图“北京人复原头像”,我们可以了解到北京人的A、生产特征 B、生活特征 C、体态特征 D、社会组织
-
19、“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告诉我们( )A、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B、每个王朝都酷刑当道 C、奴隶起义推翻旧王朝 D、早期的王朝更迭频繁
-
20、《商君书》记载:能得(敌军)甲首(甲士之首级)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该措施对秦国的影响是( )A、增加了粮食产量 B、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C、产生了阶级分化 D、保护了贵族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