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该材料反映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庄园的兴起 D、罗马帝国的衰亡
-
2、13世纪的西欧某机构曾留有这样一份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罚款6便士。能够行使此司法权力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元老院 C、庄园法庭 D、执政官
-
3、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有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居民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一般不从外界购买商品。这体现欧洲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自给自足 B、等级森严 C、自由开放 D、外贸发达
-
4、他是古希腊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他被誉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这里的“他”是指(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伯里克利 D、斯巴达克
-
5、历史课上提到“乔达摩·悉达多”“宣扬‘忍耐顺从’”等关键词。据此可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
6、它们是上古非洲文明的代表,是法老的陵墓,主要集中在尼罗河下游。请根据叙述判断这个历史遗迹是( )A、麦加 B、智慧宫 C、金字塔 D、华氏城
-
7、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旋律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后、在秦政权的内部和外部都普遍而客观地存在着潜在的分裂因素,主要是传统的分封思想和地域文化区别。
——魏明枢《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中国史稿》
材料三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
——译编自贾谊《过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政权消除“分裂因素”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二,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评价秦始皇。 -
8、创新对国家兴盛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馀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西周等级示意图
材料二 平王东迁后,周室仅有洛阳周围数百里之地,相当于一个小国。……西周有诸侯定期向王室述职纳贡的制度,而春秋时诸侯国不再遂守。被视为执行周礼典范的鲁国也不照旧制行事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思想史》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秦国在秦孝公即住后,大力招揽人才。商鞅应召入秦,以霸道说秦孝公,陈述改革主张。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秦国大臣甘龙等提出反对,认为“智者不变法而治”。辩论结果,商鞅最终获胜,得到了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开始推行变法。变法后秦的国力迅速上升,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对象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适应时代的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10、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
-
11、我国发现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12、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形容的是我国哪一水利工程。
-
13、我国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是
-
14、禹因治水有功,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其时间换算成世纪是( )A、公元前21世纪后期 B、公元前21世纪前期 C、公元前20世纪前期 D、公元前20世纪后期
-
15、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让国人领吵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夺目璀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青铜器中最重的是( )A、
B、
C、
D、
-
16、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 )A、私有制已经产生且阶级分化明显 B、最早掌握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 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 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
-
17、
思想解放运动促进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理性的启迪、运用与批判是哲学家的重要任务,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启蒙的内在精神,同时也成为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法国人民在1789奋起进行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正如国王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哲学家的重要任务是什么。并指出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材料三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弊病丛生。这一时期,除了劳动力不足的美国,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工资都不同程度地下降,社会财富分配极为不均,劳动者生活非常困苦,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资本主义显露出其固有的内部矛盾。如何制服资本主义这个“怪物”,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成为时代之问。当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潮和学说都不能回答这个时代之问。刚刚兴趣的工人运动,也因为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而归于失败。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科学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4)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
18、
城市是国家发展的缩影,是时代变迁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地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人在这里开设手工作坊,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随军学者包括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
——摘编自于春英《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在被征服地区建立的城市有哪些功能。依据材料,概括随军者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 10世纪前后……欧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经济也随之开始复苏。……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显著增加,这就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一些农奴……冲破领主的控制,到有利于进行产品交换的地方……从事商品产生产,于是手工业者聚集的地方逐渐的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中世纪城市居民的主要来源。依据材料,回答这些居民成为中世纪城市的主要来源的原因。
材料三 19世纪早期,泰晤士河是一个开放的下水道汇聚处,各种生活与工业污水无序排入。为改变这种情况,伦敦当局着手建立一个现代下水道系统。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1876年河流污染防治法》出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污染法。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第五卷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
-
19、
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回答,图片中的史料属于___________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这两个法律文件出现在哪一社会形态?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政治制度存在的问题。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的示意图,写出图中能显示出来的关系。(至少两种)在材料出示的法律文献中,请选其中一个文献,说出它的局限性。
-
20、下边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观察地图,你认为这些古代文明发生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 )A、丘陵地带 B、湖泊周边 C、大河流域 D、依托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