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规定要在每年的每个季度对耕牛进行评比,那些把耕牛养得壮实、很健康的,还能得到奖励;反之,如果耕牛养得不好、瘦了,当地负责管理耕牛的官,要跟着受到处罚。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当时(     )
    A、保护动物观念 B、王室地位下降 C、诸侯争霸情况 D、重视农业生产
  • 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A、东周 B、秦朝 C、西汉 D、战国
  • 3、《三字经》有云:“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奴隶制王朝的兴替 C、华夏认同观念的大扩展 D、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
  • 4、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由此可见,梁启超先生的观点是(     )
    A、华夷有别,各有特色 B、国家统一,发展巩固 C、民族交融,形成华夏族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 5、直观的流程图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最适合作如图流程图标题的是(     )

    A、部落联盟的统一 B、华夏族的形成 C、禅让制的实行 D、早期国家的产生
  • 6、小唐同学想了解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制作石器的技术情况,他可以去(     )
    A、周口店遗址 B、牛河梁遗址 C、陶寺遗址 D、大汶口遗址
  • 7、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企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

    ——1912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特点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对洋务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他的这一主张是否得到成功实践。
    (3)、材料三中“天子退位”后革命成果掌握在谁的手中?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三中《泰晤士报》的评论。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 8、义和团运动是西方列强对华侵略行为逼出来的,是有着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行动。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很多人,伤亡惨重,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令人惊奇佩服,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当然还有另一面,义和团运动确实有严重的消极落后方面,如笼统排外、愚昧迷信、组织松散、成分复杂,以至被清政府所利用等等。这些都是事实。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爱国运动就不指出那些消极落后甚至愚昧荒唐的东西。归根到底,是因为当时中国经济文化还十分落后,缺乏先进社会力量的引导。群众性的、特别是起自下层的反抗斗争处在自发的状态,很难不同时带来许多愚昧落后和盲目排外的因素。这是这类斗争在当时只

    能达到的水平。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不涉及”。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有直接关系。(     )

    (2)义和团运动大大地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认识。(     )

    (3)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不久走向失败。(     )

    (4)评价义和团时应该忽略它愚昧落后和盲目排外的一面。(     )

    (5)义和团的局限性源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局限性。(     )

  • 9、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
  • 10、1899年,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因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 11、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英雄人物是;清政府于年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
  • 1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以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企业。
  • 13、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的合法化。
  • 1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了(     )
    A、《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海关税收损失严重 B、官办民用工业对外国资本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百日维新对中国民办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中国企业面临困难处境
  • 15、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天京陷落
  • 16、“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了浙江定海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 17、

    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了神圣崇高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制·追求自由】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英国议会以什么方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由此,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   杰斐逊起草的这一文件正式宣告解除了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治控制,并升华为一部革命性的宪章——它旨在将美国人团结在自由之旗和共同意愿之下……在美国革命激励之下,一群法国贵族起草了一份政治宣言。宣言宣布:普世权利的基石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奠基性文件。

    ——摘编自《文件中的历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杰斐逊起草的这一文件”和“法国大革命的奠基性文件”分别指的是什么?

    【思想·宣传自由】

    材料三   进步思想家猛烈抨击法国的封建制度,称之为旧制度。他们著书立说,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和黑暗……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材料三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指哪场运动?分析该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关系。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以其真理的光芒照耀着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实现自身解放的道路,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科技·创造自由】

    材料五   珍妮机发明后,一个织工生产的棉纱数量相当于此前200织工的产量。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天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长期以来,英格兰东南部是英国经济的重心,北部贫穷落后,南威尔士几乎无人居住。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生产逐步向英格兰西北部、南威尔士等地扩展,形成了曼彻斯特等新兴工业城市……英国的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60年的25%上升到1851年的50%以上。1760—1814年,5万人以上的城市由2个增加到24个。

    ——摘编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5)根据材料五,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产生的影响。(写出两点即可)
  • 18、13--17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推动着欧洲进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手工业不再只是农业的依附,越来越向着专门化发展,商人日益频繁的商业活动,使得城市和乡村联系日益密切;随着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涌入,城市生活的产生,而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末期的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日益成为城市生活最活跃的因素,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整体面貌。

    材料二    它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只限于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等社会上少数英才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入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希腊和罗马的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赋予其新的意义,使之“再生”。

    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突破了新旧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横跨大西洋两岸的贸易由无到有、由少变多逐渐繁荣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新兴的主导力量——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大西洋的东岸,17世纪在欧洲西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相比之下,传统的经济中心——地中海地区显得有点停滞不前。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处于变革”的表现。(至少两表现)
    (2)、据材料二,这一“思想文化运动”是什么运动?归纳这一想文化运动“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思想文化运动是一种“再生“的认识?
    (4)、据材料三,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 19、史观不同就会对历史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解读。所谓全球史现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以这种角度看殖民扩张的影响,应该是(     )
    A、“带着血泪的进步”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冲击了欧洲封建制度 D、给亚非拉地区造成严重灾难
  • 20、据下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字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上一页 722 723 724 725 7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