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经过五四运动洗礼,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正式成立,中国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我们也不能因辛亥革命的失败,而忽视它本身的光芒,以及由它而揭开的新的斗争的序幕。”……它将中国旧社会经营了千百年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完全打乱了……民众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从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后来领导的一场“革新运动”是什么?(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2、近代中国,屡遭侵略,教训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5-183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日本海军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以察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注:此信写于1895年1月23日。19天后丁汝昌自杀殉国,不久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95—1839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2)、材料二的这封信写于哪次战争期间?根据材料二指出,伊东祐亨认为“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的原因是什么?(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幅图片,说明其反映的八国联军罪行。这组历史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怎样的本性? -
3、民国八年六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报道反映( )A、五四运动的扩大 B、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C、北洋政府的镇压 D、工人独立领导革命
-
4、如图所示为1920年上海《申报》上发表的漫画,名为《共去厌物,道路平坦》。图中四个农家装束的老百姓在挖刨一棵写着“军阀”二字的老枯树。该图反映了当时( )A、人们渴望结束军阀混战局面 B、北洋军阀破坏报社言论自由 C、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动失败 D、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观念解放
-
5、梁启超说,若再有人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孙中山号召全国人民“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据此可知,他们共同( )A、推进国民大革命运动 B、主张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C、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D、号召推翻清朝君主专制
-
6、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A、通过分权方式践行民主 B、保证总统总揽国家事务 C、标志着中华民国的成立 D、提倡“民本”的治国理念
-
7、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促进了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熟 D、宣传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8、如图反映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并引发各省纷纷响应,使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该军事行动是(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安庆起义
-
9、下表是关于《民报》第一期的四幅图画名称。由此可推知,创办《民报》旨在宣传( )
第一幅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第二幅
《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
第三幅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
第四幅
《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扶清灭洋 D、三民主义 -
10、晓涵在翻看一本曾祖父的日记,其中一篇日记中写道:“我加入该组织时,墙上贴着他们的标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当时晓涵的曾祖父加入的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
11、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清军镇压金田起义
-
12、1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地区形势严峻。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因美、法等西方列强先后觊觎台湾,清政府于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新疆、台湾建省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边疆地区的教育水平 B、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C、削弱地方权力以加强王权 D、加强边疆管理以巩固国防
-
13、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先后派遣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下表是对他们归国后就业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该情况( )
从事行业
外交(海关)
海军(船业)
矿务
电报
铁路
商业
医疗
教育
人数
32
16
8
18
16
7
5
4
A、标志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起步 B、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巩固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14、如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某一条约内容时的摘录表,该条约的影响是( )
1.开天津为商埠
2.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3.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
A、导致义和团运动兴起与发展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有识之士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 D、清政府沦为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
15、鸦片战争前,中国市场上主要以土布为主,洋货是少数人问津的“奢侈品”;战后,洋布等日用品日益增多,逐渐占据进口商品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战争改变经济制度 C、进口日用品质量提升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位于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只有打破西班牙的海上霸权才能向海外发展。1588年,英国海军在英吉利海峡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遭遇惨败。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英国文化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史实:英国是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领先世界上所有国家,它的工业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拥有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上力量,它的海洋和军事文化具有创新性;英国率先建立了现代意义的议会民主制度,它的政治文化具有创新性。
——云牧心主编《每天读点世界历史》
材料三 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北美十三州挣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束缚……殖民地时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某些封建制的残余已被扫清。十三州在政治上团聚为一体,这就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美国独立战争为殖民地的独立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先例。
——摘编自郭圣铭《美国独立战争》
材料四 法国大革命期间重大事件一览表(部分)
时间
重大事件
1789年7月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象征专制的巴士底狱
1789年8月
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和平等的”
1791年9月
制宪议会通过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并宣布要坚定地废除损害自由和权利平等的制度
1792年8月
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君主制度,结束君主立宪政体
1793年5月
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上台
1793年6月
国民公会通过1793年宪法,规定法兰西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国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开展殖民扩张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并指出这场战争的性质。(3)、根据材料四,归纳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饮食与料理嬗变表(部分):
时间
历史时期
重要事件
约前12000—592年
先史时代
稻作技术传入日本
592—1185年
古代
①
1185—1568年
中世
日本料理格局初步诞生
1568—1868年
近世
②
材料二 天妇罗作为日本料理的代表,在日本关东地区的制作方式大多是由鱼、虾、蔬菜等食物裹面浆下锅油炸;而关西地区的天妇罗则多以鱼肉磨成鱼浆后再下锅油炸。后来,这种关西的料理方式又传到了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甜不辣”。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
材料三 日本历史简表(部分):
1—2世纪
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7年
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3世纪
小国逐渐统一
5世纪
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6—9世纪
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日本大化改新开始
大化改新后
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
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12世纪末
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现象填入上表相应位置。(填写字母。)A.天妇罗(一种油炸食品)由葡萄牙人传入日本
B.茶叶、豆腐等食物生产制作技术传入日本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简述你对6世纪至近世日本饮食与料理的嬗变过程的看法。(3)、请从材料三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水源,适宜农作物生长。印度河与恒河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方向绵延几千公里,流经之处往往形成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巴尔干半岛海岸线曲折,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港湾。在古代造船、航海技术落后的时候,它有利于希腊人从事航海。同时,巴尔干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与北非也相距不远,各地之间的物产差别也十分明显,东西之间的物产交流大多经过希腊周转。
——摘编自朱衰主编《世界古代史》
材料二
文明古国
文明特点
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
①____文明 集权政治 浓厚的宗教意识
金字塔 象形文字
古代中国
农耕文明 中央集权
分封制 青铜器 甲骨文
古代罗马
②____文明 奴隶制民主政治
《十二铜表法》罗马大竞技场
(1)、依据文明的地理环境特点,完成材料二中①②处的填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2)、假如九年级某班A同学要著书介绍世界古代文明,请为该书籍命名并设计简单的目录。(注意:可参照但不必拘泥于示例格式,不能原文照抄材料内容)示例
书名:×××××××
目录: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
19、巴黎公社成立后,“铲除了工人夜工制度”“废除了带有剥削性质的职业介绍所”“封闭了私人用工的剥削当铺”“制订了禁止无理罚款和扣除工资的法令”。这说明。巴黎公社( )A、注意防止工作人员失职 B、关注无产阶级切身利益 C、强化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D、着力提升政府工作效能
-
20、有学者研究认为“〔近代英国)棉纺织业的新生产棋式很快扩散到毛、麻纺织,使机械工程和金属制造业得以兴起和发展。铁路、轮船和各种机械装备需要巨额投资,棉纺织工业的利润为工业化支付了第一批账单。珍妮机在发明后很快就传播到国外,不久在欧洲大陆出现了珍妮机为主导的纺纱厂。”据此,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作用是( )A、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变革 B、制约了工业设备的升级 C、英国棉纺织品产量巨大 D、欧洲棉纺织业发展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