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战国时期发生的典故有(     )

    ①负荆请罪             ②问鼎中原             ③卧薪尝胆             ④围魏救赵             ⑤纸上谈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2、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农业技术发展演变 B、社会生活物资丰富 C、手工业产品的升级 D、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 3、2022年10月10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一尊来自三星堆最新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首次与观众见面,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
    A、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
  • 4、鹰城是河南省平顶山市的通俗名称。西周在殷商应国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重新封侯,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市因此又称“鹰城”。由此可知,“鹰城”的名称源于(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5、关于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以下四个选项正确的是(     )
    A、元谋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B、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 C、北京人会人工取火。 D、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 100

    1 740

    2 400

    4 940

    8 000

    11 000

    材料三 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三个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 7、为探究美国独立的历程,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你一起参与解决问题。

    【主题一:自由在呼唤】

    材料一 反映独立战争前夕英国与北美殖民地关系的漫画《宰杀下金蛋的鹅》

    材料二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经接受了这个挑战。

    ——托马斯·潘恩

    【主题二:利剑已出鞘】

    材料三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的独立100周年礼物。她屹立于美国纽约市哈德逊河口附近,左手握着的文件中有如下内容:“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主题三:历史在回响】

    材料四 我们同一个如此难对付的强国进行了战争,而且战争的目的已经完全达到……我们的独立和主权已经得到了确认。

    ——华盛顿

    (1)、请你根据材料一中漫画的名称推测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挑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根据以上内容判断,自由女神左手中的文件是什么?它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有哪些?它的发表有何意义?
  • 8、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6世纪,在欧洲出现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先驱者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2)、材料三出自哪部文件?这部文件的发表有何意义?
    (3)、在材料三体现的科学理论指导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
  • 9、《大国崛起》解说词中写道:“(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l789年8月,从巴黎传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整个欧洲。”这里的“它”是指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
  • 10、11世纪以后,西欧农奴想要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可以采取什么办法(     )
    A、逃跑 B、购买劳役豁免权 C、缴纳迁徙税 D、购买领主的土地
  • 11、亚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列文物中,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B、 C、 D、
  • 12、秦汉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时,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和平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摘编自刘云柏《中国管理思想通史》

    材料三 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编自禹平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用主父偃之计”指的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秦汉两朝在思想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并概括二者的共同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一定的标准或比率)受上爵......僇力(尽力,致力于)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材料三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站,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中反映了商鞅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商鞅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变法有何影响?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学完了《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这一课后,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对我国古代人类的吃住进行了专项的探究。

    〖食物见变迁〗

    图1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   图2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罐和粟粒

    (1)稻粒和粟粒的出土,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住宅现差异〗

                 图3                                           图4

    (2)根据所学写出这两种房屋建筑的名称,这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

    材料三 陕西榆林的石峁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面积逾400万平方米。以石砌的内城和外城拱卫着一块有城墙的台地,这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已具备了早期“宫城”的性质。石砌的墙垣不仅是防御设施,还具有神权或王权的象征意义。这里还发现了铸铜、制骨等早期“核心技术”的生产遗存。遗址中的墓葬有各种不同的规模,不同规模的墓葬极可能代表了不同阶层的人群。

    ——摘编自孙周勇等《石峁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3)依据材料三,补全下面的表格。

    结论

    证据

    贫富分化,出现阶级


    出现王权国家


  • 15、《史记》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精通《春秋》)白衣(平民)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B、平民将相涌现 C、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D、学了儒学就可以做官
  • 16、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百家争鸣 B、秦灭六国 C、焚书坑儒 D、秦统一文字
  • 17、明朝大才子解缙到广西桂林曾感叹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这里的“引湘漓”是指(     )
    A、黄河 B、都江堰 C、钱塘江 D、灵渠
  • 18、威海在西周时期属于莱子国管辖,秦朝时属于家东郡腄县管辖。这表明,西周、秦朝时在地方分别实行(     )
    A、分封制、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郡县制、世袭制 D、世袭制、分封
  • 19、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城市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产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这反映了(     )
    A、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B、手工业生产工艺成熟 C、农业生产巨大进步 D、各国君民能和平相处
  • 20、《左传》记载:“周公……封建亲戚以屏周。”这说明,“封建亲戚”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诸侯的兵力 B、保证国家的兵源 C、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D、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上一页 696 697 698 699 7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