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新闻画报是以刊载摄影照片、绘画为主要内容的期刊,用形象直观的图像传播信息。图为19世纪中期《伦敦新闻画报》对中国报道的文章数的变化曲线图,与图中数据峰值出现相关的重要因素是( )A、中英矛盾进一步加剧 B、中英法律体系的差异 C、中英文化交流的发展 D、中英政治制度的冲突
-
2、清末学者王韬在上海西人书馆做事时,常将洋皂、洋布等洋货作为礼品赠送给友朋。洋货大盘出现在上海,可能与近代签订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虎门条约》 D、《北京条约》
-
3、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夏
约公元前2070年
①
②
桀
商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殷
③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④
⑤
周幽王
材料二
西周地方管理制度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2)、请写出材料二图中从上到下的贵族等级。(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并写出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灭亡给后人留下了什么启示。 -
4、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人们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最辉煌的篇章。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
材料二 战国七雄实力比较
材料三 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秦孝公去世后,他们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后,惨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商鞅变法中两个富国强兵的措施。(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旧贵族对商鞅恨之入骨”的原因。旧贵族尤其对哪一项改革措施更恨之入骨?(3)、材料三中提到“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秦国发生了怎样的“大变”?(4)、历史上商鞅为变法而死,但变法为何还会成功,原因是什么? -
5、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的制度创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秦半两钱
内蒙古赤峰、陕西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衡器--八斤铜权
陕西西安、咸阳、临潼等地均有出土
说明:史料主要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体系为秦朝建立的哪一制度?其中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什么职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推行了什么制度?(3)、材料三所示图片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它们见证了秦朝巩固统治的哪两项措施? -
6、《史记》评诸子百家说:“儒者博,墨者俭,法家严,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其中,“严”字当头的代表人物是( )A、
B、
C、
D、
-
7、下表为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竹简所记载的部分秦朝律令内容。有利于表中律令内容实施的举措是( )
法律
内容
《田律》
按照拥有的土地数量缴税
《仓律》
进出仓库的粮食必须严格称重
《金布律》
对绢帛的宽度、长度有严格的尺寸要求
A、统一度量衡 B、修建长城 C、修建灵渠 D、统一车轨 -
8、“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王——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夏王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
9、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A、辽东、临洮 B、东海、陇西 C、山海关、嘉峪关 D、长城、南海
-
10、《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轶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改革户籍制度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
-
11、下图中A、B、C为战国七雄中的诸侯国,其中A、B、C分别代表了A、赵、韩、楚 B、韩、赵、楚 C、楚、赵、韩 D、赵、楚、韩
-
1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刑法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
13、《国语·齐语》中记载管仲曾说:“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由此可知春秋时期( )A、农具材质都是青铜 B、铁农具开始用于生产 C、金属制品买卖频繁 D、铁器制造业十分发达
-
14、某中学刚调来一位风趣的历史老师他在做自我介绍时说:“我与战国很有缘,我的姓是战国七雄中最东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字是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由此推断,这位老师的姓名是( )A、秦楚 B、赵魏 C、齐晋 D、齐秦
-
15、下列思想家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
①孔子 ②老子 ③孟子 ④韩非 ⑤荀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
16、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与这种做法一致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无为而治 C、温故知新 D、依法治国
-
17、下图是某遗址中出土于某一文化地层的典型石器“原手斧”,是一种砸击成型的石质斧状工具,表面粗糙。据此可推知当时( )A、已进入青铜文明 B、已出现铁制农具 C、已掌握冶铁技术 D、处于旧石器时代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一统”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天下一统,即国家领土的完整。第二、政治一统,即天下统一于一个国家、一个君王。第三、思想一统,有共同的核心价值。第四、民族一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融为一体。
——摘编自何星亮《“大一统”理念与中国少数民族》
秦、汉、明、清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四个朝代中任选一个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
19、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所提供的的信息,说出代表当时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2)、将材料二图片中三处“口”中数字所对应的诸侯国名称补充完整。(3)、根据材料三、指出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
20、下表反映出汉初实行的政策是( )
措施1
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措施2
将因战乱、饥荒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措施3
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A、休养生息 B、郡国并行 C、编户齐民 D、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