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1920年,北京、长沙、武昌等地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有李大钊、张申府等;长沙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有毛泽东、何叔衡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B、具有了组织基础 C、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 D、提出了革命纲领
-
2、下侧漫画《共和之假面具》刊登在1912年7月的《民权画报》上,画中一只猿猴正在戴上假面具。这幅漫画( )A、表现了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B、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C、抨击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D、运用了西洋写实主义技法
-
3、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出发前曾说:“关于瓜分中国一事”,现在“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但1901年时他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B、戊戌变法对制度的变革 C、列强侵华兵力的不足 D、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利用
-
4、以下是19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办报高潮中的报纸。当时这些报纸主要宣传的是( )
时间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8年
报纸
《万国公报》
《时务报》
《国闻报》
《湘报》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维新变法思想 C、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 D、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
5、一位同学整理了下表内容,表格主题应是( )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旅顺战役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
邓世昌
徐邦道
丁汝昌
A、新式海军的建成 B、反抗侵略的斗争 C、民用企业的开办 D、东南海防的加强 -
6、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改称西域为“新疆”;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这些措施( )A、彻底解除了边疆地区的危机 B、发展了近代军事工业 C、维护了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 D、废除了不平等的条约
-
7、有学者指出:从生产力角度说,它制造了新的工具和机器;从生产关系角度说、军火有一部分投入市场,有发展为资本主义企业的可能性。其中的“它”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8、下图是太平天国颁布的两个文件,但它们在实践中都难以施行,这表明太平天国( )A、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B、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C、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腐败 D、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
9、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步从广州向北推进到北京;陆上国家则从西伯利亚向南推进到北京,这种钳形活动掐住了满清王朝。其中“陆上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
10、1839年,在广州虎门的外国人说:我们已把销烟的过程反复查看过了,他们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意料,没有别的事能比这项工作更为忠实了。材料表明( )A、林则徐坚决进行禁烟斗争 B、英国完全停止鸦片走私 C、吸食鸦片已经被彻底禁止 D、英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
11、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位历史人物,但不同史书上对他的叙述和评价差异很大。阅读表,回答问题。
作者/作品
作者所处的时代
对汉武帝的叙述或评价
司马迁《史记》
汉武帝时期(目击者、参与者)
?
班固《汉书》
东汉初期(距离汉武帝100多年)
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意译: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如果能再像汉文帝汉景帝那样谦恭节俭的话,就太完美了,和《诗经》《尚书》里面称颂的古代圣王相比,也毫不逊色。
司马光《资治通鉴》
宋代(距离汉武帝1200年左右)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意译:汉武帝极度奢侈享受,刑罚残酷、横征暴敛,大兴土木,还迷信鬼神、四处巡游,弄得民不聊生,百姓都不得不造反了,跟秦始皇简直没什么差别。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上
当代(距离汉武帝约2100多年)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
请回答:
(1)、根据表格内容,指出班固和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证明课本中的观点(材料中双横线内容),至少写出3点史实。(3)、请你以司马迁的身份,补充《史记》中对汉武帝的评价。(用现代文表达即可)(4)、综合上面的材料,想一想,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
12、历史图片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观察表中的历史图片及注解,回答问题。
图①:妇好鸮尊
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当时她不仅主持各种王室典礼,还经常受命统帅军队征战四方、并多次大获全胜。被当代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女将”。
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
图②: A
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片来源:义务教育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③:“司禾府印”煤精印
此印为鼻纽,方形印台,印面阳刻篆字“司禾府印”四字。“司禾府”是东汉时期新疆管理屯田事务的机构。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④:秦始皇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B , 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图片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⑤: C
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的状态。
图片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图⑥:牛尊
该尊腹背及足部满饰云纹和龙纹。整个器物设计匠心独运,造型雄健生动,纹饰华美流畅,为西周青铜艺术之精品。
图片来源:陕西历史博物馆
请回答:
(1)、请将表格中A、B、C分别指代的内容填写完整。(2)、上面六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相关历史,请你将它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写序号)(3)、请你按照史料的价值将这六幅图片分为两组(写序号),并说明分组的依据。(4)、请你任选三幅图片,分别写出其所处时的时代特征。 -
13、“古代中国的农业基本是靠天吃饭,人们迫切希望制定精确的历法,以把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合理安排农事。而精算圆周率则对把握太阳、月亮等天体的运行规律起着决定性作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终于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材料旨在强调( )A、科技创新需要有物质生产作为基础 B、生产生活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动力 C、祖冲之在数学、历法方面成就突出 D、南北朝时期的科技领先世界近千年
-
14、据史书记载,汉代“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无积聚而多贫。”而到了东晋后期,“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种变化反映了( )A、北方各族的内迁 B、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魏汉化改革的成效
-
15、“建安年间,曹操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将其彻底平定。此后,曹操所俘获的二十余万户乌桓和汉人全部迁往内地,并且让三郡乌桓成为骑兵部队,随军作战,自此乌桓被中原内地汉族所同化。”据此可知,曹操( )A、军中骑兵数量不多 B、开创了三国鼎立局面 C、屯田措施卓有成效 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融
-
16、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班超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再到祖逖的“中流击楫”,他们都表现出了( )A、勇攀高峰的科学品质 B、胸怀天下的爱国精神 C、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
-
17、“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是( )A、甘英 B、贾思勰 C、蔡伦 D、张仲景
-
18、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乐乐同学准备今年寒假到陕西汉中参观张骞纪念馆,他在该纪念馆中将会看到的历史地图是( )A、
B、
C、
D、
-
19、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大片田地荒芜。然而,仅仅六七十年后,西汉就出现了国库充盈、百姓生活安定的局面。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B、实行了推恩诸侯子弟的措施 C、恢复了分封建国的传统 D、杜绝了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
-
20、在自主预习课上,同学们对下图所示相关史事的意义展开了讨论,最为正确的是( )A、沟通了中外经济联系 B、加速了秦灭六国进程 C、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 D、促进了文化交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