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 专题12 亚非拉的奋起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1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 专题10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9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专题08 美国经济的发展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专题06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5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同步练习
-
1、下图中①②两点分别指的是( )A、长安大秦 B、洛阳大秦 C、长安西亚 D、洛阳西亚
-
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大趋势。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3、某同学对我国古代医学感兴趣,上网查资料时搜集到的信息:“他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据此判断,信息中的“他”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蔡伦
-
4、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的因素分别是( )
春秋 秦 汉 三国两晋 宋 明 清 年代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百家争鸣 -
5、下图反映的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该图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A、封国势力过大,威胁到中央的统治 B、实行休养生息,全国经济得到发展 C、士兵还乡务农,地方人口迅速膨胀 D、实行盐铁专卖,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
6、如下图是秦二世到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比较表,下列哪项内容跟汉文帝统治时期人口快速增长无关( )A、注重农业生产 B、减轻赋税和徭役 C、废除严峻刑法 D、推行儒学教育
-
7、中央电视台曾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这反映了四川人民在灾后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美好愿望。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A、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B、春秋时期、秦朝 C、战国时期、西汉 D、战国时期、东汉
-
8、春秋时期,周天子分封土地,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这表明春秋时期( )A、周王室衰微 B、诸侯争霸崛起 C、分封制瓦解 D、封建制度建立
-
9、西周为了防止外敌入侵,在边境设置了烽火台。东周时,烽火台不仅没有被取代,反而在各诸侯国的边界上广为设置。有的还把烽火台用高墙连接起来,修建了长城。这主要是因为东周时期A、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 B、铁制工具进一步推广 C、骑兵已渐成军队主体 D、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
10、历史课组织了“近代铁路”的主题学习。
【步骤一】确定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1.京张铁路建成的困难。研究内容2.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
【步骤二】查阅相关资料。
(1)、围绕“近代铁路”的主题,从步骤一中任选一个研究内容。(2)、围绕确定的研究内容,从资料包中至少选取三则可供研究的资料。(只写序号)如果再增加其他研究资料,写出获取资料的方式。(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选定的研究内容撰写研究成果小论文。(要求:史实正确,多角度表述,逻辑清晰,不少于100字) -
1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部分)
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
主要内涵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在括号中填入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的字母。事件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事件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事件③: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事件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依据材料二,填写下表。仿照示例,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取材料的理由。(示例除外)示例:主题: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序号:①② 说明:1926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国共第一次合作逐步达到高潮。但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背叛革命。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①②材料说明,国共由合作走向对立。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史实谈谈对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认识。 -
12、教育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一 A.近十余年来,考校生徒不无恂滥,而泰西机巧日辟,船政经费日绌,不免因陋就简……B.夫习造轮船,非为造轮船也,欲尽其制造、驾驶之术耳……C.北洋海军参加中日甲午黄海海战的12艘战舰中,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和留学生就占有10舰管带之职。D.主要课程为算数、几何、代数、直线与球面三角、天文气象学、航海测算、地理、蒸汽机结构原理、仪表使用和英语。
材料二 戊戌变法时期的近代科学教育与晚清政治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维新派及一大批接受过系统科学教育的热血青年留学生,他们热心变法,积极奔走,通过办报刊、兴学堂、办学会,积极宣传近代科学知识。
——摘编自郭海洋《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材料三
学制名称
颁布时间
主要内容
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
1902
学习日本学制;儿童自六岁起受蒙学四年,十岁入寻常小学堂修业三年
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
1904
沿袭日本学制;不准男女同校;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了班级授课制;将师范教育纳入学制系统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
借鉴日本学制;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增加自然学科的内容;改学堂为学校
壬戌学制(又称“六三三学制”)
1922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重视职业教育;兼顾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
材料四 1919年春北大中文系课表(部分)
课程
中国哲学史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小说史
教育学
英国文学
逻辑学
伦理学
学分
3分
3分
4分
4分
3分
3分
3分
类别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限选
限选
限选
教师
胡适
梁漱溟
鲁迅
蒋梦麟
辜鸿铭
章士钊
杨昌济
(1)、1866年,福州船政学堂创办。依据材料一,填写下列内容。①可用于研究学堂开办目的的是
②可用于研究学堂没落原因的是
③可用于研究学堂办学特点的是
④可用于研究学堂办学成果的是
(2)、依据材料二,写出维新派宣传近代科学知识的途径。结合所学,写出戊戌变法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近代学制的变化。(4)、依据材料四,概括1919年北大的办学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北大在近代历史发展中的贡献。 -
13、一位记者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这个“胜利”( )A、粉碎了国民党消灭红军的企图 B、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 C、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14、《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提到:“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材料强调了红色政权的存在需要( )A、人民群众 B、武装力量 C、土地革命 D、党的领导
-
15、下列歌词与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B、朱毛会师井冈,铸就壮丽诗篇 C、八路军打先锋,游击队出奇兵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16、下面是某校演出历史剧的台词(摘录)。据此推测这部历史剧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诞生
-
17、下表是李大钊在 1918年发表的著作。这些著作可以发挥的作用是( )
著作名称
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7月《言治》季刊第3册
《庶民的胜利》
11 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A、揭露清朝的黑暗统治 B、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C、阐述实业救国思想 D、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
18、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中,指出近代文明的特征是“人权说”“生物进化论”。中国要实现近代文明转变,关键在青年觉悟和观念的更新。为此,该杂志积极倡导(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扶清灭洋” D、民主科学
-
19、史学界将1840—1949年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这段历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
20、1839年,一位美国传教士在参观某活动过程后写道:“他们在整个工作中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我对在沟里销毁烟土的检查,感到非常满意。”他参观的活动可能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强占香港岛 D、《南京条约》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