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精准扶贫”理念等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成为国际共识,为全球治理及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援建众多医院诊所和学校。这说明( )A、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B、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联合国是当今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D、生态与人口问题深深困扰人类社会
-
2、“由于中国有了洲际导弹,中国就在大国的力量游戏中打出了新牌……北京实际上对两个超级大国有了免疫力,无论谁进攻中国,就必须估计到中国核导弹打击给自己力量造成的削弱。”这表明核导弹的成功研制( )A、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B、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C、开启了我国飞天之旅 D、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
3、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等理念,现代运用这种理念处理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4、“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石榴火红多籽,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如今粒粒晶莹又抱作一团的石榴籽,成为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为这种民族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众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的构想
-
5、“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历史已经证明,实现这个伟大梦想的主心骨是( )A、戊戌维新派 B、中国同盟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
6、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思想理论都( )A、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 B、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为反帝反封建提供理论武器 D、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7、截至2024年10月,中国已与超过150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并开展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涉及地区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等各大洲。这说明我国( )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 B、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8、班级“走进劳动模范,追求时代精神”黑板报,折射出的时代精神是(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 B、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9、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材料主要反映开国大典的( )A、背景 B、意义 C、性质 D、过程
-
10、1953年9月,毛泽东曾说:“(抗美援朝战争)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这说明抗美援朝战争( )A、标志着民主革命基本胜利 B、实现中国的真正独立自主 C、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D、是美苏“冷战”在亚洲表现
-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 75周年。某学校拟开展八年级 “庆华诞, 75周年历程 ” 国庆主题 活动。
(1)、活动 一 搜集材料材料 一:
毛泽东说:改还是要改,但旧的还是要。 我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虽然全国快解放 了,但还受帝国主义的包围,不能忘记 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压迫。我们要争取中 国完全独立、解放,还要进行艰苦卓绝 的斗争,所以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 —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 1000个
为什么》
义勇军进行曲
根据材料一、简述新中国代国歌的歌名,并概括新中国成立后选择这首歌曲作为代国歌的原因。
(2)、材料二: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对应的历史事件及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 事件承载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新起点的理由。
(3)、活动二 活动展示根据上述材料,为本班的主题活动设计一种展示方式。
-
12、中国、美国在世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关系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 探究有关问题。(1)、材料一 :“以俄为师 ”曾经代表了 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社会的进步思想 ……中国近代社会革命与建设,在 “以俄为师 ”中得到发展,也在 “以俄为师 ”中经历挫折,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
﹣﹣ 王垒《从 “以俄为师 ”到 “以苏为戒 ”》
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 “以俄为师 ”的挫折后,吸取教训,走出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
(2)、材料二:分析图一和图二表现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其原因。
(3)、材料三:我们认为新时期的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上我下的跷跷板,双方应该一起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应该一起谋共赢,而不是零和,我们认为双方完全可以通过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来共同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义务,共同承担促进全球发展的责任。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中美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
-
13、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自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 :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终于动摇了 “文化大革命 ”“左 ”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循着这条思想路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 大决策。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冲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 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摘编自迟成勇《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
材料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野中,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再被视 为世界对立和冲突的根源,而被看作世界丰富多彩的体现,是世界充满活力的动因;也不再被视为界 定国家关系亲疏远近的准绳,而被看作世界展开交流与合作、实现和谐共处的基础。
——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视野》
(1)、根据材料一得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思想路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真理 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对改革开放的作用。哪次会议 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成果?(举一例)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写出一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野下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综上, 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何意义? -
14、 “广大青少年要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他们中涌现出 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 6000个功臣集体, 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 于尽的杨根思 ……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恙的罗盛教 ……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 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 “最可爱的人 ”。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
材料二:
几代大庆人艰 苦创业、接力奋 斗 ……大庆精
神、铁人精神已 经成为中华民 族伟大精神的 重要组成部
分。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 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 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 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 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1)、结合所学知识,再写出两位与杨根思、罗盛教并列的英雄人物。(2)、归纳抗美援朝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共性。(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精神谱系 ”为主题,自拟论点,并以相关史实 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哪一次大会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
16、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代曲辕犁既总结吸取了汉魏以来我国耕犁的优秀成果,也有创新和发展。犁辕由直辕变为曲辕,犁架小巧,改变了古老笨重的二牛抬杠法。犁辕末端设有能转动的犁槃,耕田时可以左右摆动和控制方向,耕作时可控制犁铧入土的深浅,减少阻力
——摘编自宋兆麟《唐代曲辕犁研究》
材料二: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培根《新工具》
材料三:
(旧药物著作)名称多杂,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曰《本草纲目》。
——《明史•李时珍传》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不再追求科举功名,面对流民遍地的现实,撰成《天工开物》一书。
——潘吉星《宋应星评传》
材料四:古代科技发明统计表(部分)
年代
世界科技发明总量(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无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曲辕犁的“创新”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这三种发明”对世界作出的贡献。(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时珍、宋应星创作过程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分别阐述他们著作的历史地位。(4)、根据材料四,比较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1500年前后世界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
17、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迨至隋,一土宇……唐高祖,起义师。……辽与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太祖兴,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摘编自(宋朝)王应麟《三字经》
材料二: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不同朝代的疆域变迁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见证。
(1)、根据材料一,请你按照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将下列示意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朝代或政权名称补充完整。(2)、观察材料二两个朝代疆域示意图,由图1信息可知,当时的朝代在地方实行什么行政制度?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根据材料二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这一时期我国疆域的“四至”补充完整。(4)、对比材料二中两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两个朝代的共同点。(提示:从政治、民族等角度回答) -
1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南宋社会生活史》
材料三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1)、图一图二所示分别是唐朝发明的哪种农业工具?(2)、结合图三和材料二指出宋代出现的最早的纸钞是什么?宋代都市生活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什么?(3)、材料三、四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在哪个朝代最终完成? -
19、同学们,本学期通过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请你按照这些文学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将下列代表人物像进行排序(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
20、七年级某班开展探究学习,在成果汇报时有下列材料。由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锦衣卫印
A、民族交融 B、发展经济 C、海外贸易 D、强化皇权